青瓦白墙、飞檐翘角的传统院落,一个个妆发精致、身着唯美民族服饰的“朝鲜族公主”徜徉其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执法检查组来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民俗园。2008年,朝鲜族服饰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或端庄或灵动,或优雅或华丽的裙装,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到此打卡拍照。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情况是本次执法检查的重点之一。执法检查组了解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经常性组织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进社会公众对非遗的了解和认知,努力使非遗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渠道。
非遗场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非遗传承体验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广东积极推进传承体验设施建设,全省建成超过500平方米以上的非遗展示场所231个。其中,综合性场所97个,专题性场所134个。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展陈面积1.04万平方米的广东省非遗馆于今年5月正式开放。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哪里有烟火气、哪里有老百姓,非遗传承的舞台就搭建在哪里。
云南组织开展“视频直播家乡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和“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系列活动,打造“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云南省传统戏剧曲艺汇演”等非遗传播品牌,支持各地举办有地方特色的非遗展览、展示、展演和传统节庆活动。内蒙古依托“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主题节日,开展各类非遗展示活动,发挥各级融媒体中心传播效能,打造《黄河魂》、《长城长》等精品节目,建立内蒙古网上数字非遗馆,多维度展示传播非遗。
我国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地方,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保留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还形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区,多年来自治区各地坚持把非遗传承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黏合剂”,借助各民族节庆活动,集中展演展示民族音乐、舞蹈、服饰、饮食、工艺品等非遗项目,通过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蒙古在非遗传承中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内容,评定公布内蒙古展览馆等44个自治区级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以非遗传承助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非遗理念传播、非遗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技艺的当代传承,离不开国民教育体系。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将非遗保护工作“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山东推进实施高水平学科建设计划,支持省内高校、职业院校增设非遗相关学科专业。全省现有非遗相关博士学位点11个,硕士学位点40个,开设本科高校专业点30个,高职院校专业点39个,中职学校专业点25个,非遗相关专业在校生达2.3万余人。扎实开展非遗进课本、进课程、进校园活动,面向中小学认定省级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100个。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重大实践要求,推出“非遗大思政课”,组建“山西非遗青年行”社会实践团,打造“行—研—创—说—传”青年非遗传承实践机制,带领青年学子深入了解非遗、勇担文化使命。
值得关注的是,非遗在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许多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走出国门,在重要国事活动中展示展演,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路径。广东组织非遗项目前往新加坡、日本、意大利、埃及等国开展对外交流展演。2024年春节,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的支持和英国伦敦侨团的邀请下,组织“普宁英歌”前往伦敦参加“欢乐春节”演出,吸引70万人现场观看。福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组织代表性传承人参加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世界闽商大会等交流活动,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等地开展非遗展示和文化推广,举办国际木偶节、国际南音大会唱等大型交流展演,以非遗为载体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