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大要闻 > 正文

【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佛山市禅城区:建立绩效挂钩、进度通报、约见约谈三项人大监督财政机制

发布时间:2021-08-11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建立绩效挂钩、进度通报、约见约谈三项人大监督财政机制

  (佛山市禅城区人大常委会)

  财政预算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新形势下,如何更有效地实施预算监督,是各级人大亟需研究的课题。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佛山市禅城区人大常委会(以下简称“常委会”)推动建立实施三项机制(绩效挂钩、进度通报、约见约谈),着力强化预算执行结果运用,有力推动了人大预算监督从“程序化”向“实效化”转变。

  一、主要做法

  (一)建立预算执行与绩效挂钩机制,增强职能部门预算执行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经过调研,常委会发现导致预算执行率低下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部门对于预算的制定和执行责任感不强,存在年初“多要钱”,年中“慢花钱”的被动局面。出现这类问题,虽然有客观原因影响,但主观原因还是部门对预算的前瞻性、严谨性认识不到位。对此,常委会从两个方面予以解决:一是督促抓实预算执行主体责任。督促区政府财政部门召开全区推进财政支出工作会议,与相关责任单位签订《预算支出责任书》,明确各部门、各单位是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执行主体,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执行,并对执行结果负责,切实增强部门预算执行责任意识。二是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积极作用。督促政府将单位预算执行与绩效挂钩,由区财政部门制定实施《区直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明确部门财政支出进度、一般性支出节约率、财政资金预算绩效情况以及财政资金使用合规性情况等4项作为考核指标。在考核总分值100分中,财政资金项目支出进度指标为50分,权重占比高达50%,其考核结果可以直接决定部门年底的预算绩效评分。实践证明,通过实施预算执行与绩效挂钩机制,有力推动了预算执行力度大幅提升。

  (二)建立预算支出进度通报机制,传导支出压力,助推执行进度。一方面,常委会结合预算联网平台的监控情况,以季度为单位,编写《预算联网监督情况报告》发送区政府有关领导和预算联网监督成员单位,通报全区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和预警指标显示情况,明确指出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同时为区政府加强预算支出管理提供了参考。另一方面,由常委会、区财政局、区绩效办联合实施部门预算支出进度通报机制,以月为单位,对各部门预算支出进度情况进行排名(由高至低),并在全区范围内予以通报,力求通过“明比”传导工作压力。通报文件实事求是地指明各部门预算支出完成数、执行率、与时间进度的差距,明确要求各部门及其下属单位要及时对支出进度不达标的项目进行梳理分析,保证预算支出执行进度。

  (三)建立多部门约见约谈机制,实现监督关口前移,防范风险于未然。对于预算执行进度慢于时间进度的部门,责成其及时向常委会、区财政局和区绩效办书面说明情况,自行查摆问题成因,并列明下一步整改落实措施。对于进度严重落后,且财政资金指标结余规模较大的部门,常委会、区财政局和区绩效办联合召开预算支出进度约谈会议,听取单位汇报预算执行进度缓慢的原因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对单位汇报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当面提出疑问,并提出相关建议和要求,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制定可操作性的支出计划,明确支出时间节点,加快支出执行进度,保障全区各项经济指标顺利完成预期目标。

  二、主要成效

  通过三项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有效解决了一批长期影响预算执行进度的“硬骨头”,较好地保障财政资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撬动作用。

  (一)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更具实效。通过以支出预算进度为主抓手,增强了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效扭转了过去预算单位对财政资金存在的“先要钱后安排工作”“多要钱少花钱”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人大财政监督“程序”大于“实效”的被动局面,保障了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维护了人代会审议事项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全区部门预算执行率显著提升。通过三项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巩固提升了部门预算执行的责任意识,全区预算执行情况持续好转。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从2016年的87.01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26.02亿元,支出执行率从2016年的92.8%提升到2019年的96.5%,每年均超额完成上级91.75%的考核要求。

  (三)助推财政支出更加安全高效。在三项机制的有力推动下,区政府及其财政部门不断加强自我改革和制度建设,不断优化财政支出审批划拨工作流程,助推单位支出划拨效率不断提升,确保了区财政支出运行更加安全高效,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财政保障。例如,区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无纸化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国库集中支付全流程电子化,财政资金24小时线上全流程“无接触支付”,预算单位资金到账从原来的3-5日变为实时到账;又如,区深化扶持政策标准化改革,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大专项+任务清单”的扶持资金管理模式,减少扶持资金3个审批环节,大幅压缩审批时间1-2个月,实现政策快速兑现。2019年度,区财政局作为全省唯一区级单位获得“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四)助推财政政策更加符合区情实际。在三项机制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常委会尝试从对支出的监督向财政政策延伸,在强化预算执行力度的同时,助推政府制定、调整和完善了产业扶持政策,使其更加符合区情实际。近年来,人大代表对政府产业扶持政策高度关注,通过“线下”查找政策和预算联网监督平台“线上”查找支出,经过分析,发现了部分产业政策处于“休眠”状态,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为此,常委会支持和督促区相关部门对全区产业扶持政策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绩效评价,及时对已有的53 项区级扶持政策进行优化完善,取消了无效政策,合并了重复政策,通过政策“加减法”保障了产业扶持工作高质量开展。

  附件:

  


原文链接:http://www.rd.gd.cn/gsrd/202103/t20210330_183322.html

上一篇: 【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河源市东源县灯塔镇实行村(居)综合工作考评机制 下一篇: 【广东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东莞大朗镇人大创新打造“1+2+N”宣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