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市九龙山矿山修复后现场。河北日报通讯员李辉摄
武安市九龙山矿山修复前面貌。河北日报通讯员李辉摄
根据省委工作部署,今年4月,全省人大系统组织开展四项联动监督。8月开始,又深入开展“6+1”联动监督“回头看”。
矿山综合治理、优化营商环境、农业结构调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公共医疗卫生服务……“6+1”联动监督“回头看”和四项联动监督要解决的问题,每一件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省委和全省人民高度关注、制约和影响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在这些领域作出了哪些努力?去年发现的问题整改到位没有?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9月13日至16日,省人大常委会“6+1”联动监督“回头看”和四项联动监督第一执法检查组深入邯郸、邢台两地,座谈听问情况,现场查看材料,实地检验成效,巩固拓展监督成果。
坚持问题导向
——盯住问题不放,切实摸清底数
“2020年,我们共治理87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恢复治理总面积4055亩。”9月14日,在武安市召开的汇报座谈会上,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我们是奔着问题来的,你们做了大量工作,非常不容易,但形势不允许我们停下来欣赏成绩。”他的发言被执法检查组成员打断。
武安曾是全国58个重点产煤县和四大富铁矿基地之一,群采矿点在上世纪80年代高峰期时达3000多个,治理任务较重,检查组尤为关注。
现场汇报立即转入“谈问题”模式。“刚才你介绍根据全省《露天矿山深度治理三年作战计划(2019—2021)》,你们承担173处任务,其中132处为责任主体灭失矿山,我想了解一下,能不能如期完成?”执法检查组成员问。
“今年下达我市责任主体灭失矿山治理任务18处,预计9月底主体工程完工、年底前全面完成。”相关部门负责人肯定作答。
检查组成员继续追问:“如何解决非法盗采问题?”
“现在盗采非常猖獗,我们确实压力很大。”该负责人坦言,“我们正借助‘天眼’立体化执法平台和无人机定点航拍等技术手段,对全域矿山现状进行技术锁定,建立台账、严控新增。”
与以往相比,此次执法检查更注重问题导向。在邯郸、邢台执法检查期间,上述这种“随时打断并提出问题”的场景,每天都会出现。
9月13日下午,成安县,如意湖畔。水清草绿,岸柳垂青,移步换景,如诗如画。
“南部调蓄工程占地多少?蓄水量多少?”检查组上来就直奔主题。
“占地297亩,蓄水量为57.1万方。”有关部门负责人上前介绍,“现在以南部调蓄工程为核心,通过干渠与东湖、北湖形成蓄泄兼备的环城水系基本框架,年可减压地下水量300余万方。”
“走,去看看你们的环城水系。”听完介绍,检查组临时决定增加一个检测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河岸边,亲自验证过一个个细节,检查组才满意地离开。
4天、22个县(市、区)、5次座谈、85个点位——这是第一执法检查组在邯郸、邢台进行执法检查的节奏。
“既然检查,就不能纸上谈兵,要拿出紧盯问题不放松的精神,看到真情况、听到真声音。”检查组成员表示。
坚持依法依规
——推动省委部署落地见效,法律法规有效实施
原本黑乎乎的炼钢废水,经过综合治理后竟然可以养鱼。9月14日,在邯郸市新金集团污水处理车间内,执法检查组看到了这一幕。
时光倒流,那是追求短平快的时期。很多钢企坦言,当时在节约和环保问题上,确实重视程度不够。
而今,再没有当初的选择题。工作人员自豪地说:“现在,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目标。”
这是思想观念之变,也是法律“咬合”之威。
处理后的废水全部回用于生产工序,实现废水零排放;
每年可节约新水100多万吨,吨钢综合耗水达到1.9立方米,稳定在国内先进水平……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这家钢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履行水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正努力走出一条节水治水双丰收的绿色发展新路。
能否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是关键。
此次执法检查,每一个领域、每一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每到一个地方,检查组都会认真对照省委部署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看各项目标任务是否完成、各项法律规定是否落实。
9月15日下午,赶到威县老沙河点位时,已是黄昏时分。夕阳西下,几只白鹭掠过清澈的河面,泛起层层涟漪。
威县地处黑龙港流域,属水资源匮乏县,地下水超采治理任务较重。执法检查组很是关注,一上来就接连发问:“今年你们县取水井关停任务多少?完成情况怎样?地下水位回升了多少?”
“今年下达我县的取水井关停任务1747眼,已关停1753眼,占全年任务的100.34%。”威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上前一步说,深层地下水位同比回升4.78米,浅层地下水回升5.21米。
开展农业结构调整、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执法检查将焦点对准省委部署要求,逐项检查贯彻落实情况,精准点中痛点难点。
手握法律利剑,此次执法检查还始终以法律为标尺。
“按节水条例规定,你们怎样推动工业节水减排?”“如何加强重点用水单位监管?”“对没完成农业节水任务的,有哪些处罚措施?”……一连串问题,直击法律实施中的短板。紧扣相关法律法规,检查组不错过一个细节、不放过一个漏洞。
坚持明察暗访
——不打招呼不听汇报,动真碰硬一插到底
9月15日一早,随机抽查组就出发了。
水源置换工程推进情况怎样?年底前能不能具备通水条件?抽查组想去水厂看看,就在手机导航上选定了某县一家水厂。
车子驶近目的地,随机抽查组成员们都直起身子,紧盯着窗外。
只见空空荡荡的工地上,工人们正忙着打地基。“怎么刚开始打地基?能按时完工吗?”抽查组当场把水厂负责人请来。
“进度确实慢了些,今年7月连降几次大雨,对进地施工造成较大困难。”该负责人解释,“我们正在加紧施工,确保能在12月底前具备通水条件。”
“还有两个多月时间,任务还很艰巨啊。”抽查组细细嘱咐,一定要科学谋划、倒排工期,加快推进水源置换工程建设,确保如期完成通水目标要求。
“没问题,保证完成!”该负责人立下“军令状”。
执法检查组负责人特别提及了此次执法检查的创新。“为了了解更多真实情况,我们大大增加了随机抽查比例,并对重点问题整改进行‘清单式’抽查,根据事前摸排的线索,检查组不打招呼、直奔现场。”
走访农户家、检查农产品加工车间、深入旱作雨养和季节性休耕项目、察看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企业……4天时间里,仅在邯郸、邢台两地,一个随机抽查小组就走访了近40个点位。
“我们每天瞪大眼睛仔细‘找茬儿’,大家整体感觉问题比以前少多了,老百姓反映也越来越好了。”连续几年参加联动监督的随机抽查组成员感慨。
坚持推进整改
——监督与支持相结合,为解决问题开“药方”
“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执法检查中,两地都提到了矿山治理之艰。
检查中发现,经过各级人大、政府持续用力,矿山综合治理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然而,一组数据不能回避:邯郸提出,全市有不达标矿山106个,目前仅完成整治33个。邢台提出,有不符合标准矿山119个,目前已完成整改47个。
两地之欠账,折射矿山治理之困,更折射全省矿山治理任务之难。
执法检查直面问题,监督发现不足。但是,不为反对而反对,既要监督也要支持,最重要的是提出良方、督促整改,推动问题解决。
“有的治理工程进展缓慢,修复治理标准较低。”
“受利益驱使,建筑砂石非法采矿现象时有发生,且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执法监督面临发现难、制止难的问题。”
……
检查组不仅抛出了一连串的疑问,还开出了“药方”: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山上山下地上地下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实现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产业富民的有机融合。要坚持“堵”与“疏”相结合,严格执法监管,同时加快审批进度,尽快编制实施建筑石料集中开采区规划。
需要科学治理的,何止矿山?
实际上,除了矿山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业结构调整、优化营商环境、清理规范房地产开发项目、清理规范违规违建项目、清理规范资源能源项目、加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等,均需要系统科学考虑。
“要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检查组建议,瞄准省委提出的目标要求,牢固树立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法治思维,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问题的症结,科学制定推动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努力用最好的方法、最佳的途径、最有效的措施推动工作落实。
检查组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人大综合监督手段的运用,通过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审议政府相关工作情况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和工作满意度测评等,进一步依法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责任落实、制度落实和突出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