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一门技艺建起一间工坊,带动一方百姓就地就业致富……在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正在撬动更大的发展潜能。做好新时代非遗传承保护、合理利用,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意义重大。
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实施情况开展检查,重点之一就是非遗的合理利用情况。通过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全面有效实施,进一步提升传承、利用水平,推动非遗传承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法治力量让非遗彰显时代价值与勃勃生机。
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学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情况介绍,开展实地检查和随机抽查,深入了解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利用情况。执法检查组了解到,各地在保护好管理好非遗的同时,也加强了对非遗的合理利用,加速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赋能产业升级,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展现出日新月异的创新活力。
探索“非遗+旅游”模式,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内蒙古依托黄河、长城、草原等传统文化形式,打造12条自治区级、24条盟市级非遗精品旅游线路。山东建立全省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清单,加大对文化旅游类项目扶持力度,打造非遗景区、非遗街区、非遗小镇和非遗特色旅游路线,培育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其中东平大宋不夜城融入国家级非遗项目9项、省级15项、市级13项等,2023年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吉林推动朝鲜族服饰、朝鲜族传统米糕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进景区,成为游客打卡拍照热门项目,同时利用博览会、消夏节、龙舟赛等平台,开展非遗展示和体验活动,使非遗成为节事、赛事活动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加强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以活化利用赋能产业发展,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山西老陈醋集团以山西老陈醋文化为主题打造东湖醋园,展示600多年传统酿制技艺,形成山西老陈醋文化历史博物馆和独具特色的工业旅游园区。广东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推动“陆丰皮影戏”、“佛山彩灯”、“香云纱染整工艺改造和产品出口”等进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肇庆端砚、佛山石湾陶瓷等成为当地标识性产业。福建积极推动闽菜、制茶、制香、陶瓷、中医药、藤铁、石雕、木雕等传统非遗技艺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特色产业,打造区域知名品牌,安溪茶年产值280亿元,惠安石雕年产值300亿元,德化陶瓷年产值400亿元,均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发挥非遗资源优势及特色,让非遗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云南认定省级非遗工坊35个,通过推广“非遗工坊+农户”、“非遗工坊+企业”等模式,带动农民就近就业。其中,大理以鹤庆银器、白族扎染、剑川木雕及黑陶等传统工艺项目为切入点,研发具有特色的大理非遗文创产品,带动当地4万多名群众脱贫致富;楚雄建成全国首个彝绣产品交易中心,2023年楚雄彝绣产业实现增加值2.75亿元,5.7万名绣娘人均收入达2万元至4万元,彝绣产业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不断彰显。新疆推动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中药炮制及其他传统工艺的广泛应用,鼓励和支持合理利用非遗代表性项目,130多家非遗工坊完成订单700多万件,带动7000多人就业增收,土陶、地毯、铜器等入选“新疆礼物”进行推广,发挥广大乡村非遗资源丰富优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在执法检查中,检查组高度肯定各地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并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同时也发现一些地方存在传承发展的后劲尚显不足、合理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
对此,执法检查组建议,坚持守正创新,推进非遗合理利用、融合发展。一是加快构建促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产生活;二是促进“非遗+旅游”提质升级,找准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契合点,提升非遗旅游品质,打造特色文旅品牌;三是加大对乡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广泛开展相关技艺技能培训;四是充分利用非遗资源,创作生产出更多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加快推动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非遗领域的应用,提升非遗相关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形成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