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大研究 > 正文

省教育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728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11-17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张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岑巩县打造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区推动黔东一体化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支持岑巩县打造国家义务教育教学试验区的工作推进情况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文件精神,推进义务教育教学改革,根据教育部办公厅教基厅函(2023)30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的通知》文件要求。

  在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深入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全面推进教学方式变革,着力解决教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探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实践模式,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水平,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在省教育厅及教育部的指导下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力争在全省乃至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作用。

  一是指导各地优化义务教育布局规划。2020年,省教育厅出台《省教育厅关于统筹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结构的指导意见》(黔教发[2020]25号),指导各地构建以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和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为主体、乡村小规模学校为补充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统筹加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有序增加城镇学位供给,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易地扶贫搬迁户等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需求。

  二是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省教育厅在分配下达中小学幼儿园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时,将“原贫困地区常住人口数”“少数民族地区常住人口数”作为重要因素进行补助资金测算,支持倾斜黔东南州岑巩县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持岑巩县推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2023年12月底提前下达岑巩县3000万元中央补助资金并指导黔东南州统筹2024年中小学幼儿园中央省级补助资金5733万元支持岑巩县扩增教育资源,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三是强化教研支撑。引导区域内学校实行同步备课,同步教学,同步监测。实行课程共享、教师共享、资源共享,区域内教研联盟集团校由基地校向其他联盟学校统筹实现共享,最终由教科局教研实统筹实现全区域共享。构建“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发展共同体,通过工作室研修活动,引领一批,发展一批,提升校长和学校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探索“一基地校一联盟”的教研管理模式,缩小校际间教研科水平差距。建立区域内教研统筹调配机制,实现学校课堂教学、课后服务校本教研、教师培训、学生综合评价、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及教学资源的整合。实施“研好课、上好课、送好课”工程。教研室要组织区域内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实现教师培训全覆盖,不断提高教师备课、研课能力,通过线上线下做好好课、优课的送培送教工作;学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校长听巡课制度,积极参加教研与教学指导。

  四是加强政策保障。指导制定《岑巩县教研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岑巩县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岑巩县新时代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方案》,修订《岑巩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成立区域教育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方案的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评估。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定期组织教育改革经验交流会议,总结经验,及时调整实施策略。为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保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及时细化方案。结合贯彻落实《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尽快制定我省实施方案,结合全省实际进一步优化优质均衡发展实施规划,明确优质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特别在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新优质学校建设、优质均衡推进机制等方面研究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工作举措。

  (二)及时点上突破。在现有12个优质均衡创建县中,优选3至4个基础较好、体量较小的县(市、区)作为优质均衡发展评估验收突破县,省级集中财力、人力给予专项支持,力争在2025年通过省级评估后,申请国家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三)及时增加供给。持续实施公办强校计划,作为培育新优质学校的主要抓手,对公办强校计划项目学校持续实施为期3年的跟踪培育,不断提升项目学校的办学能力,不断增加优质资源总量供给能力。同时,将持续指导黔东南州岑巩县结合新型城镇化进程、人口发展等趋势等因素,进一步做好区域教育资源布局规划。同时,在分配下达有关补助资金是持续加大对黔东南州岑巩县的支持力度。


原文链接:https://www.gzrd.gov.cn/gzdt/dbgz/yajy/202411/t20241113_860633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省教育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763号建议的答复 下一篇: 省教育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483号建议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