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大家毁草坪种菜,引发了许多矛盾。后来社区专门开辟一块菜园让我们种菜,既便于小区管理,又解决了生活难题。”9月底,恩施自治州巴东县溪丘湾乡第一代表小组组织代表们到葛藤坪社区视察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在400多块整齐划一的绿色菜园前,几名认领了菜地的居民争相诉说着喜人的变化。
这里曾是一块荒地,部分搬迁安置小区居民自发在此种菜、堆放垃圾。年初,葛藤坪社区邀请辖区人大代表、居民代表共同商议,最终决定将空地打造成“共享菜园”,既美化了环境,又让居民在家门口建起了“菜园子”。
这是恩施州人大系统持续深入开展代表行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恩施州人大系统深入贯彻省人大常委会代表行动动员会精神,把代表行动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人大工作服务中心大局的有效载体,推动代表行动走深走实。今年1月至7月,共收集问题1792条,现场解决1184个,形成代表建议627件,交办547件,办结363件,全州代表行动成效明显。
上下联动“一盘棋”
围绕州委中心工作,结合恩施实际,恩施州人大常委会精心谋划并充分征求意见建议,制定了以“聚力共同缔造,开展‘五微’行动”为主题的代表行动实施方案,围绕搭建微平台、征集微心愿、办好微实事、开展微评议、助推微治理,丰富代表行动载体、充实代表行动内容。同时,成立代表行动推进指导小组,负责全州代表行动总体协调、指导和督办。
依托“五微”载体,各县市围绕各地中心工作,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确定各具特色的活动主题,有力助推恩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
春访民意话发展、夏察民情解难题、秋关民生办实事、冬问民声聚共识,建始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一季度一主题”,增强了代表行动的针对性、目的性、有效性;以督办民生实事票决制为切口,巴东县着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获得群众真心点赞;坚持小处发力、小事入手,宣恩县着眼群众“小诉求”,圆梦群众“微心愿”。
全州人大系统“一盘棋”,州人大常委会加强协调指导、县市人大常委会认真组织实施、乡镇人大主席团狠抓落实,上下联动、协调互动、合力推动,为代表行动顺利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聚力“五微”显“微”力
“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人大代表,只有让代表动起来,代表工作才能活起来。”恩施州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五微”为载体,州人大常委会因势利导,精心组织代表开展代表行动,发挥无穷“微”力。
搭建微平台建真言。全州共设有92个代表之家和477个代表联络站,全州人大系统充分发挥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主阵地作用,创新搭建“院坝夜话”“屋场说事”“农村小喇叭”等履职微平台445个,为代表行动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平台。建始县长梁镇人大代表利用“屋场说事”参与基层“评理说事”,推动办成河堤修复等急难之事;恩施市芭蕉侗族乡依托“侗情芭蕉”小程序开设智慧人大管理平台,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并移交办理。
征集微心愿凝众智。聚焦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乡风文明等民生关切,全州人大系统广泛汇集群众微心愿,并将其转化为代表建议和票决的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围绕共享停车场、共享菜园、飞线整治、旅游公厕、充电桩配备、污水治理等问题,宣恩县珠山镇解决群众微心愿50余件;结合群众诉求,来凤县三胡乡第四代表小组在石桥村成立“转转工”村民自治互助会,“一人事全村帮、全村事全村为”的良好氛围日渐浓厚。
办好微实事聚合力。州人大常委会将全州近8000名五级人大代表编入477个代表小组依法履职,办理微实事977件,有效推动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围绕带水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建设,恩施市龙凤镇开展代表活动12场,提出意见建议27条,带水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经验获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围绕“共同缔造+特色产业发展”,利川市建南镇代表小组策划金点子,解决村民丑橘滞销问题,助力130户果农户均增收超万元。
助推微治理惠民生。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工作监督员、群众服务员“四员”作用,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代表行动。咸丰县大路坝区组建边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与重庆黔江区跨省共同搭建“三方议事”平台,聚集民智、同题议事,专题协商基层治理难题。宣恩县沙道沟镇探索实施“代表+矛盾调解”模式,前置调解阵地,代表主动走进调解室调解、化解矛盾,累计调解民间纠纷162件,调解成功率98.7%。
开展微评议促提升。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为标准,围绕微实事办理结果、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代表履职等情况,先后进行470次微评议。鹤峰县人大常委会组织政府工作部门到代表联络站向人大代表和群众通报年度部门重点工作、人大代表建议的办理等情况,组织人大代表和群众进行民主评议。利川市毛坝镇每月组织代表对汛前准备、人居环境整治、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开展微评议,指出不足,提出建议,推动落实。
健全机制提质效
健全机制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保障。
为进一步深化机制建设,恩施州人大常委会建立联系协调、分层交办、督促指导、服务保障等机制,助推代表工作不断提质增效。
“两个联系”不断巩固。出台关于持续开展“双联活动”的通知,实现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基层州人大代表全覆盖,先后组织在恩全国、省人大代表围绕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建设、医药产业发展、文物普查等开展视察、调研。各县市充分利用选民接待日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分别成立专业代表小组,凝聚各行各业人大代表力量并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助推各项事业发展。
“两个高质量”不断加强。围绕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州人大常委会代工委为全国、省人大代表编印议案建议基础资料;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恩施代表团提交代表建议74件;县市加强州人大代表会前培训,为提交高质量议案建议奠定基础。围绕建议办理“高质量”,及时将州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的133件代表建议交州人民政府、州中级人民法院、州人民检察院和有关组织办理。确定州委、州政府领导领办建议15件,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督办建议41件。各县市、乡镇对代表行动形成的书面建议进行集中调研、视察和督办,成效明显。
“两个能力”不断提升。精心制定年度培训计划,采取全员培训和专题培训、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分阶段、分梯次开展培训,着力提升人大代表依法履职能力和人大工作者服务保障能力。州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人大代表和人大系统工作人员赴河北省人大文化交流培训中心、江西干部学院、延安市干部培训学院等开展培训;各县市采取集中培训和以会代训方式,共培训万余人次。
“两级民生实事项目”顺利推进。出台《恩施州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规范年建设实施方案》,为县市、乡镇两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票决制的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提供机制保障。依托代表行动,县、乡两级人大对2024年县、乡两级人大票决实施的321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视察、调研和督办。
全面讲好人大故事、代表履职故事、基层民主故事。对各县市代表行动好经验、好做法及代表先进事迹持续开展宣传推介,构建了“报刊有文、电视有影、网络有声”立体宣传态势,扩大了先进典型的影响力,擦亮了“五微”品牌。今年以来,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州级媒体分别发表代表行动相关报道20篇、609篇、209篇,为深化代表行动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凝聚了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蒲丹潘浩吴政肖胜龙)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