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也去镇上?”“是啊,顺便去买桶菜籽油。”连日来,丹江口市六里坪镇沙沟河村村委会异常热闹,村民们在办事大厅吹着凉风,等候“村村通”公交的到来。
以前有村民“吐槽”,坐一趟公交5元,有些舍不得。人大代表“听者有意”,经过票决,最终将农村公交票价调整为2元,惠及5条线路沿线9个村1.8万人。
“我们不断丰富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形式,广泛收集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健全吸纳民意、汇聚民智工作常态化机制,当好服务发展的‘智囊团’、推动落实的‘监督员’、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落地,在人大工作中见行见效,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宋勇说。
为此,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下发文件,要求广大人大代表下沉一线,紧密关注并充分吸纳民意,广泛收集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要求人大代表每月要向所在的代表小组提交一到两条意见建议,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筛选每月汇总,形成报告,及时报送市委,供决策参考。
号令即出,动若风发。全市946名人大代表向令而行,纷纷下沉一线,回“家”进“站”,让代表家站“用起来”“动起来”“活起来”,让群众“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面对面听民声、聚民智。
院场会、选民接待日、向选民述职等活动,让群众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代表亮身份”“一线课堂”“代表工作室”等载体,让人大代表始终“与群众零距离”。
从守水护水,到打通乡村微循环,从解决校园路口拥堵,到安装小区充电设施,从老旧小区安装电梯,到燃气“三件套”安装使用……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让每个人的心声都被听到,每个人的想法都被尊重,全过程人民民主有了更多的“烟火气”。
今年来,全市在各镇(办、处、区)设立代表之家18个,在社区、村设立代表联络站82个,市、镇两级946名人大代表全部“回家进站”,面对面联系人民群众约1600人,收集意见建议235条,实现代表家站活动常有、代表常在、群众常来,收集民意全覆盖。
如何让群众的“好点子”,变成代表的“好建议”?
代表们“迈开腿”“张开嘴”,带着问题、带着思考,下基层、入企业、进农家,开展集中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调研、代表暗访、代表行动等活动,收集整理后,交出高质量的“好建议”。
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围绕全市发展大局,经过代表们提炼打磨,建设“幸福食堂”、老旧小区改造、守水护水、建设美丽乡村、壮大水经济、低碳发展……一条条凝聚着群众呼声、代表的智慧的好建议,被纳入市委的决策参考中,并推动一批惠民政策落地见效。
“我们让凝结着心血和智慧的好建议,撬动大民生,促进大发展,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招、实招。”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力说。
在大沟林区瓦房槽村的茶园里,六十多岁的茶农黄启兰正在采收秋茶。“原来我们一年采一季,现在春夏秋三季都采茶,收入翻了三番”!经过技术培训,黄启兰从种茶“门外汉”,变身“新农人”。
“我们提出的建议,从‘纸面’落实到‘地面’,转化为推动茶产业发展的‘金钥匙’,我们很有成就感”!建议发起人丹江口市人大代表杨相波高兴地说。
群众受益,代表满意,是检验代表建议办理成效的一把尺子。丹江口市打好建议督办“组合拳”,将代表好建议转变为惠民“好结果”。
常委会领导、常委会委员、提建议代表组成督办小组,“一对一”领衔督办;把代表建议按承办单位分类交由各专(工)委,“点对点”对口督办;联合媒体开设“人大代表建议办理面对面”专栏,“面对面”媒体督办;将实地查看情况、答复代表情况与回访情况进行比对,对落实不到位、代表不满意件,“硬碰硬”专题督办;会同市政府督查室,对上一年度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实打实”回头看督办。
从“上下楼难”到“电梯直达”,从“充电难”到“扫码充”,从“狗粪遍地”到“做文明铲屎官”……群众急难愁盼和代表建议落实实现“双向奔赴”。
“我们将群众好点子变成代表好建议、代表好建议变成惠民好结果,奏响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强音”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钧说。(潘相群)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