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襄阳市襄州区朱集镇人大通过对已建成的代表联络站实施“监督实效、代表履职、平台建设”三个强化,赋予了代表联络站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功能。
强化监督实效 护航乡村振兴
朱集镇人大连续多年将乡村振兴相关议题纳入年度工作要点,综合运用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进行专题询问等多种方式,凝聚代表智慧,依法依规强化监督。2024年年初,邀请襄州区人大常委会专业工委,组织开展朱集镇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打破区域限制,整合多方力量,创新设立首家村级“梨产业代表联络站”,通过行业联络站建设,强化特色产业强镇的专题调研;邀请省、市科研院所有关专家、智库加强与行业联络站的对接合作,强化科技支撑,增强监督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在人大监督推动下,朱集镇先后成立下湾村省、市科研机构参与共建梨产业研学基地、路庄村夏枣研学基地、旺午村国防教育基地、雷庄村大球盖菇研学基地,通过“科技展翅”专项行动,扩大科技引领,延补全产业链条。
强化代表履职 示范引领致富
2024年,为了服务市、区“项目建设年”,进一步营造好的营商环境,朱集镇人大在全体代表中开展“四带四敢”先锋代表活动:“带头学习、带头守法、带头致富、带头担当”,争做“敢为、敢干、敢闯、敢首创”。先后涌现出了:“蹚出特色产业路、建设和美新乡村”的刘健代表、“选好产业共致富建设宜居宜业新家乡”的雷顺俭代表、“甘当就业铺路石、千名游子建家乡”马林甫代表,巾帼代表化景、王秋敏、韩海英等等,他们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点优势,进一步带动着人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既带动了群众增收,也履行了职责使命。
强化平台建设 融入乡村振兴
朱集镇人大将代表联络站建设与法治朱集、平安朱集建设相结合起来,发挥人大代表熟悉镇情、村情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常态化组织代表开展履职活动,实现联络站“大门敞开、代表常在、群众常来、实事常办”,引导人大代表利用联络站(点),广泛征求社情民意,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与群众零距离地交流和沟通,在矛盾纠纷化解中扮演着“和事佬”的角色。
2024年3月,王集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了解到,共用一个自来水厂供水的翟湾、王集两村因为水费分摊不均,导致生活用水停供,群众有上访的苗头,立刻反映到镇人大,镇人大主要领导在第一时间向朱集镇党委汇报后,立即组织两村人大代表、村组干部在就近的代表联络站召开人大协商工作会,很快了解到症结所在,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当天晚上实现供水,群众的“烦心事”很快变成了“顺心事”。
2024年4月,朱集镇朱集村的两户村民,由于宅基地纠纷,多次协商无果。镇人大联络站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员进村开展“面对面”座谈。经过调解,双方达成一致,当场握手言和。
很多网格的五保户、孤寡户、残障人士在证件办理、审验等方面出现困难,也会第一时间想到根植身边网格中的人大代表,只要一个电话,他们就会很快安排人员上门为他们提供便捷服务,让群众感受到人大代表的贴心与周到。
如今朱集镇代表联络站(家)正逐渐成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和谐的重要平台。(宋河彬 张会林)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