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县人大:代表活动有阵地 服务群众“不打烊”
“当好选民的‘气象员’,才能更好地为选民代言,我们建立了‘社情民意气象站’,建立了‘底数清、信息明、动态准’的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近日,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临安镇2023年度人大代表述职评议会上,镇人大代表、北山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李梅围绕如何当好群众“知心员”“气象员”“服务员”“助推员”4个方面进行了履职情况报告,并就如何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进行了表态发言。
“代表活动阵地建成后,为我们组织开展代表闭会期间活动提供了场所,也让人大代表有了一个发挥的舞台。近几年,我们充分利用代表工作站、代表联络室常态化组织代表述职评议、集中学习、接待选民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镇人大的工作。”临安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杨波说。
近年来,临安镇人大主席团在保证代表工作站(室)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同时,积极组织引导代表“进站入室”开展活动,并依托省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以及工作站码、联络室码、代表码等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去年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意见建议180多条,为群众办实事90余件。
“代表活动阵地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不限于一间会议室、一张会议桌,在日常生活、本职工作、网络空间中都能够联系群众、听取民意。”建水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赵红芳说。
在建水县,不少乡镇将代表工作站、联络室从室内搬到了室外,如岔科镇“民心亭”里听民声,坡头乡议事亭里议民意,青龙镇“方桌圆凳”说事微阵地,面甸镇“大树底下”畅民声等活动,切实打通了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西庄镇新房村委会,县人大代表、新房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主任黄之瑜组织进行的“凉亭接访”中,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就辖区百姓提出的农业生产、人居环境整治、传统村落保护等问题一一详细询问、认真记录,并将讨论结果分别上报县镇两级人大,转交给县、镇两级政府,积极推动相关问题解决,促进本地乡村建设、旅游发展提档升级。
西庄镇马家营村委会开展的“石桌接访”同样热闹非凡,村民代表就村庄、生产道路、水利设施建设,以及农特产品交易市场恢复使用等问题进行了积极讨论。“讨论的最终目标还是放在促进产业发展、助力群众增收上,我们将发动更多的村民参与到乡村建设、治理中来,通过共同参与、共同决策,让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在基层生根。”县人大代表、马家营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主任杨建来说。
西庄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基层、代表基层、熟悉基层的独特优势,以站(室)为载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产业发展中“宣传员”“服务员”作用,通过收集群众对产业发展的好想法、好建议,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让各村产业发展规划更好落地见效。
鹤庆县人大:让“小阵地”释放“大能量”
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建要实、管要严、用要活”的原则,大力推进代表活动阵地提档升级,着力打造组织代表、联系选民、服务群众、助力发展的“四位一体”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综合体。
小站点构建大格局。县人大常委会以点带面推动全县代表联络站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集成化,建成“代表之家”1个、“代表工作站”10个(含1个专业代表工作站)、“代表联络室”117个,优化活动阵地空间布局,形成县级引领、逐级带动、体系完整、运行有效的网格化联络格局。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线上代表履职平台,架设代表履职“网络直通车”。
小平台发挥大作用。县人大常委会将全县8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编入117个代表小组,全部安排进站(室)。同时,打破行政区域划分限制,组建卫生健康专业代表工作站1个,形成专业与区域“条块结合”的组织体系,提高代表组织效能。依托代表活动阵地,常态化开展“双联系”活动,分批次组织代表开展跨区域、跨领域交流视察活动,构建以联系沟通机制、知情知政机制为核心的履职联络体系,拓展代表履职渠道。
小活动服务大民生。按照“一镇一品牌,一站一室一特色”的思路,县人大常委会指导9个乡镇因地制宜探索推进富有特色、切实管用的“活动阵地+”工作模式,变“被动等群众”为“主动找群众”。比如,西邑镇积极探索“活动阵地+企业发展”模式,为产业升级赋能助力;草海镇积极探索“活动阵地+文旅融合”模式,助推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发展。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民生实事、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矛盾纠纷化解等,组织代表通过视察、调研等履职形式,让代表更好地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有效拓宽基层治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