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立法工作 > 正文

应城市:着力“四个聚焦” 纵深推进“站庭联动”工作提质效

发布时间:2024-05-19 作者:佚名 来源:湖北人大

  近日,应城市召开人大代表“家站”与人民法庭联动工作推进会,总结交流人大代表“家站”与人民法庭联动工作的经验做法,对“站庭联动”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推动全市“站庭联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取得新成效。

  

  应城市召开人大代表“家站”与人民法庭联动工作推进会

  近年来,应城市紧紧依托人大代表群众基础好、公信力高、协调能力强的履职优势和人民法官的司法专业优势,以及基层人大“家站建设”的阵地优势,进一步加强人民法官与人大代表的联络沟通工作,采取“代表说理+法官释法”的方式,多元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打通城乡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为共同缔造助力赋能,助推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档升级。

  

  应城市人民法院城北法庭邀请人大代表参与案件调解

  今年,在应城市人大常委会和人民法院的共同重视与努力下,全市挂牌成立了10家人大代表“家站”驻人民法庭工作室、21家人民法庭驻人大代表“家站”工作室,建起了人民法庭与人大代表“家站”沟通交流桥梁。组建了32人的金牌调解员队伍,联动调解矛盾纠纷6起,促进调解工作提质增效。邀请人大代表旁听评议庭审8起,深化司法监督工作,提高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开展法治讲堂2场,提升基层干部群众法治素养。开展巡回审判4场,取得“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应城市城中街道办事处挂牌成立人民法庭驻代表“家站”工作室

  

  

  应城市人民法院杨河法庭邀请人大代表参与巡回审判、以案普法

  为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举措,应城市人大常委会对推进“站庭联动”工作提出了“四个聚集”的要求:

  一是聚焦工作机制,深入谋划。不断健全完善人大代表“家站”与人民法庭联动的各项工作机制,形成发现问题、反馈民意、解决问题、民主监督的工作闭环,积极有效地推动人大代表参与纠纷调解工作。进一步强化代表“家站”与人民法庭联动。进一步搭建起“代表家站+人民法庭+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基层组织”的审判、治理双驱动多元解纷平台,推进人大代表“家站”与人民法庭深度融合,为基层调解工作注入“代表”力量。

  二是聚焦内容目标,细化举措。继续选定一部分基础条件好的人大代表“家站”设立“人民法庭驻代表‘家站’工作室”,促进人大代表“家站”与人民法庭联动,让小空间成就“大民意”。优选口碑好、威望高、善于协调处理基层矛盾纠纷的人大代表担任“人民调解员”,着力打造一批人大代表调解品牌工作室,培养更多金牌调解员。人民法庭每年邀请人大代表参与、监督和见证一些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执行全过程,组织人大代表旁听人民法庭庭审案件。组织开展联合普法宣传活动,通过人大代表定期进法庭,让人大代表更深入的了解和监督司法工作,参与人民法庭以案释法、法治夜校、法治讲堂等法律宣传以及巡回审判活动。

  三是聚焦运行制度,形成经验。坚持守正创新,因地制宜出台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室、人民法庭驻代表“家站”工作室等工作运行制度,进一步规范联动内容、运行方式、群众接访、解纷范围、调处程序、风险评估、平台搭建等工作流程。严格工作标准,严明工作职责,以点带面,形成经验,以制度促规范、以机制促治理,推进人大代表“家站”与人民法庭工作规范运行更合规、更高效。

  四是聚焦节点要求,高标落实。按照代表“家站”与人民法庭联动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有工作内容、组织结构,有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室负责人、人民法庭驻代表“家站”工作室法官基本情况,有记录完备档案,有配备齐全资料等“五有”要求,聚焦重点、专班推进、强化联动,扎实推进每一个工作内容,有效落实每一个目标任务,确保按时间节点、设置要求高质量高标准的建设工作室。

  下一步,应城市人大常委会、人民法院将压实联动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强化考核督办,加强宣传总结,继续对标对表,找差距、查不足、明方向、抓提升,推动人大代表“家站”与人民法庭深度融合,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有效实现法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张锋斌)

  责任编辑:李靖


原文链接:http://www.hppc.gov.cn/p/3282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充分彰显新时代人大制度优势 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枣阳实践 下一篇: 十堰市张湾区:在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中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