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大调研 > 正文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和川渝高竹新区发展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3-02-03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人大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和

  川渝高竹新区发展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2年9月27日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

  市政府副市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 董建国

  

  市人大常委会:

  我受胡衡华市长委托,现将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和川渝高竹新区发展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动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建设总体情况

  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将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发展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予以大力推进。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动毗邻四川的区县加快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推进方案》,在川渝毗邻地区规划建设10个合作平台。截至目前,川渝高竹新区等8个平台总体方案已由川渝两省市联合印发,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2个平台建设方案已由川渝两省市政府联合上报国务院。两年多来,各合作平台立足自身资源要素、特色禀赋和发展定位,积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创新重点领域合作共建工作举措,形成了一批具有重要示范作用的阶段性成果,为成渝地区加快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情况

  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万达开示范区)位于三峡库区和秦巴山区腹心地带,总面积2.41万平方公里,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关口和成渝地区东出北上的主要门户。近两年来,川渝两省市不断深化合作、协调联动,推动万(州)达(州)开(州)三地(以下统称三地)实现由“近邻”向“队友”的重大转变。2021年,三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39.91亿元、同比增长8.6%,占渝东北、川东北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20年的30.3%提高到30.8%,引领渝东北、川东北一体化发展作用进一步凸显。

  (一)跨省合作机制走深走实。川渝两省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实地调研督导万达开示范区建设,明确提出工作部署和具体要求。川渝两省市联系渝东北、川东北片区的领导牵头开展专题调研、共同出席三地党政联席会议,指导协调万达开示范区创建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川渝两省市发展改革、经济信息、交通等部门加强业务指导,积极配合三地理清建设思路和着力重点,协调国家有关部委现场指导万达开示范区建设工作,两次在北京召开专题会议修改完善万达开示范区建设方案。三地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分管领导协调会议+联合办公室+专项工作组”常态化运作机制,挂牌运行万达开示范区建设联合办公室并集中办公。

  (二)互联互通格局加快形成。万州五桥机场T2航站楼主体工程完工,达州金垭机场建成通航,双方互为备降机场;成达万高速铁路开工建设,渝西高速铁路初步设计鉴修通过国家铁路集团审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地震安全性评估获得批复,达万铁路扩能改造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万州至开江高速公路启动建设,毗邻地区省际干线公路加快联通,普通国省道待贯通路段和低等级路段改造协同推进;渠江风洞子航运枢纽工程开工建设。促成重庆航运建设发展公司、达州钢铁集团等6家单位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参与万州新田港二期工程建设运营,并在全国率先推行公铁江海多式联运“一单制”服务,开辟成都经达州至万州港东向货运大通道。2021年,万州区货运总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开州港吞吐量同比增长61.6%,达州市实现港口资源“零突破”、大宗货物“借船出海”。

  (三)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启动共建万达开新兴产业合作示范区,开州工业园区与达州东部经开区开江园区获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达州、开州联合出台“飞地园区”合作方案,通过互相持股、资金互投等方式协同推进产业园区建设。联合打造万达开乡村振兴示范区、三峡中药材大数据平台,共建5万吨柠檬鲜果生产线1条、优质水稻全产业链项目院士科创中心1个,万达开玉米新品种选育项目获得品种证书,协同举办万达开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会、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等产业推广活动。成立“大三峡·大巴山”文化旅游联盟,加快建设川陕苏区红色文化公园、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共同推出达州城坝国家大遗址—开州博物馆等6条精品旅游线路、巴山大峡谷等80个经典景区。

  (四)生态共保能力加快提升。三地签订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治等合作协议,统筹推进秦巴山区和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建设。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和跨界纠纷联合调查,构建“互联网+统一指挥+综合执法”非现场监管执法模式。联合开展交界水域增殖放流、应急演练及巡河活动,联合执法整改环境问题20余个。协同开展毗邻区县国控省(市)控考核断面地表水监测,推动铜钵河流域治理取得实效,跨界断面牛角滩水质由劣Ⅴ类提升至Ⅲ类,长江万州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成立川渝7县区联防护林暨经济协作委员会,挂牌成立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万州分中心。

  (五)开放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万州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万州经开区进入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第一批名单,万州机场口岸正式获批对外开放,达州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达州东部经开区获批设立,达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加快建设,开州浦里新区成功创建市级高新区。万达开示范区科技综合服务平台搭建完成,共同举办2021万达开科技成果推介会,推介科技成果100余项,共享互用三地科技专家库,联合举办万达开示范区创业创新大赛、万达开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研讨会等活动,联合创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建立三地跨行政区域合作项目财税利益分享机制,明确总部经济、项目合作共建等7类财税分配办法,共建万达开空间规划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立税务数据交换通道。

  (六)优质公共服务一体互惠。开通运行开江至开州跨省公交、万州至开州城际公交等线路,万州至达州城际快巴常态运行,三地城区间实现定制快巴直达,“达州通”公交实体卡与万州、开州公交实现“一卡通乘”。成立万达开职业教育联盟,启动建设万达开川渝职业教育协作发展改革试验区,协同打造西南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协同招生。建立万达开疾病联防联控合作、信息实时共享和应急物资互助机制,门诊费用、特殊疾病医疗费开通跨省直接结算,37家二甲及以上医疗机构的60项检查检验结果率先互认,毗邻地区实现120一体化服务。全面落实三批次、311项“川渝通办”事项,并新增30项万达开特色事项,市(区、县)政务服务大厅实现“川渝通办”专窗全覆盖,累计办理跨省市事项5万余件。

  三、川渝高竹新区建设情况

  川渝高竹新区(以下简称高竹新区)地处重庆市渝北区、四川省广安市交界地带,总面积262平方公里,由川渝两省市政府于2020年12月批复设立,是川渝两省市唯一的跨省域新区。川渝两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高竹新区建设,联合出台《支持川渝高竹新区改革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联合印发《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对高竹新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文化旅游、体制机制、开发模式等方面作出安排,支持高竹新区在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上先行先试,形成了一批具有参考价值的制度创新成果和经验做法。

  (一)一体运行机制基本形成。设立高竹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形成“领导小组+管委会+国有平台公司”三级管理模式。研究下放省级层面部分审批权限,广安市和邻水县分别授予高竹新区经济管理权限134项、159项,联合编制《高竹新区投资项目核准目录》。川渝两省市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印发《成渝双城经济圈合作园区内市场主体自由选择注册地工作方案》,将“高竹”作为高竹新区市场主体专属字样,实现市场准入异地同标、营业执照异地互办互发。川渝两省市公安、检察、司法行政等机关联合组建高竹新区警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支持探索建立综合法务区。

  (二)发展规划体系加快完善。支持高竹新区一体编制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道路交通、市政公共设施等专项规划,确保高竹新区“规划一幅图、全域一张网”。创新“一个本子、两家同步”审查模式,确保规划联合报批、同步实施,其中发展规划由渝北区政府和广安市政府审定后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由川渝两省市自然资源部门共同审查并按程序报批、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由渝北区政府和广安市政府授权高竹新区管委会审批。在高竹新区“三区三线”批准前,先行锁定高竹新区起步区规划范围,编制7.61平方公里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建设项目审批法定依据,有效保障高竹新区当前项目落地。

  (三)开发建设质效不断提升。坚持资本共投,渝北区、广安市以对等股权方式,分别注资5亿元共同组建高竹开发集团公司,打造“投融建管运”一体的城市综合运营商。坚持产业共育,支持高竹新区以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及核心零配件为主攻方向,全面嵌入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链条,制定出台工业、服务业等方面招商政策“黄金30条”,率先建立跨省统一的招商引资体系。目前,高竹新区成功签约重大项目38个、协议投资333亿元,累计入驻企业175户。坚持利益共享,按照“存量收益各自分享,增量收益五五分成”原则,形成高竹新区存量锁定及过渡期运行管理方案,制定高竹新区共投、共建、共享利益分配机制。挂牌成立全国首个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平台,已实现高竹新区内企业税费征管、税费政策、纳税服务、风险应对、税费监管5大类122个涉税事项一体化即时办理。

  (四)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同城互联,南北大道二期全面通车、三期加快推进,高竹新区重庆路一期建成通车,高竹新区川渝路二期、包茂高速公路高竹互通加快建设,重庆至广安铁路、广(安)涪(陵)柳(州)铁路、水(土)高(竹)长(寿)快速道路等项目加快规划研究和前期工作,全面接轨重庆立体交通网络。推动城乡建设同城同标,全面启动实施产教融合示范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等片区开发方案,农民集中住房和产业创新中心建成投用,川渝科技创新基地和桂花田园综合体、粮经复合特色产业园等项目快速推进。推动公共服务同城配套,与有关院校达成落地高竹新区建设分校(院)合作意向,加快建设香炉山、竹苑等市民休闲公园,开通高竹新区至重庆中心城区城际公交。

  (五)资源要素保障持续强化。推进生产要素同城同价,一体推进高竹新区水环境治理和给排水设施建设,渝北区卫星水库实现跨省域供水。按照规划、建设、服务、政策“四统一标准”保电供气,建成跨省运行的供电服务中心,用市场化机制引导高竹新区燃气资源整合,逐步实现水电气要素同城同价。金融服务支撑有力,重庆农商行高竹支行开业,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四川银行加快筹建高竹分支机构,银行金融机构为高竹开发集团公司提供可用授信贷款36.5亿元。土地利用统一管理,川渝两省市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联合印发《推进川渝高竹新区试行建设用地指标、收储和出让统一管理工作意见》,根据高竹新区建设需要,统一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重要方案或规划尚待出台。万达开示范区建设方案还在报批,印发时间尚未确定。高竹新区管委会行政主体资格尚需协同立法明确。国土空间规划因国家和省市国土空间规划尚未出台,仍处于报审阶段。

  二是合作机制仍需健全完善。虽然万达开三地建立了“党政联席会议+分管领导协调会议+联合办公室+专项工作组”合作工作机制,高竹新区建立了“领导小组+管委会+国有平台公司”三级管理模式,为研究解决合作共建重大问题提供了重要机制保障,但也存在执行不到位、运行效率不高、任务事项落实不同步等问题,特别是高竹新区还需进一步围绕“小管委会+大公司”机制进行改革探索和制度创新。

  三是交通、产业等基础支撑尚有差距。万达开三地交通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区域直连直通通道不足,仅有达万铁路一条货运铁路,不足以支撑形成铁水联运大通道;三地产业同质化竞争客观存在,且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智能化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高竹新区缺少“大进大出”的骨干交通,与重庆中心城区连接呈现“近而不快”的突出问题,高竹新区存量企业与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有一定差距,产业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

  四是政策协同仍需不断深化。万达开示范区、高竹新区涉及地区在用地、税收、资金补助、上下游配套、人才引进等方面政策标准不一,在政策供给和市场互通上存在一定行政障碍,有关支持改革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还需进一步落地落实。

  五、下一阶段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指导下,强化“一盘棋”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进一步创新举措,加强与四川方面协同合作,务实推动万达开示范区、高竹新区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一)全力抓好统筹指导。督促指导万达开示范区、高竹新区两个平台认真落实合作交流机制,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压茬推进年度重点任务落实。指导万达开示范区进一步完善形成高效顺畅的工作推进机制,围绕生态环保、交通建设、产业等领域加快发展。加快推动川渝协同立法,共同赋予高竹新区行政主体资格,依法分期分批下放部分省市级行政权力;支持高竹新区探索创新“小管委会+大公司”发展模式,有效提升高竹新区发展能级。

  (二)全力争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层面加大对万达开示范区建设的指导力度,为万达开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指明方向。争取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积极支持万达开示范区、高竹新区等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努力为全国跨省域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持续跟踪涉及万达开示范区、高竹新区纳入国家相关规划的重大项目建设情况,督促省市级层面涉及两个平台的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三)全力补齐发展短板。支持万达开三地立足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统筹发展重点领域,加强规划衔接、政策对接,提速打造万达开多式联运合作试验区,力争早日开工达万铁路扩能改造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支持高竹新区立足产业优势和发展方向,集中开展招商推介活动,适时择机举办“川渝国企高竹新区行”活动,推动更多项目落地。加快研究论证重庆至广安铁路,为高竹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支持依托西洽会、西博会等大型会展平台,加大产品展销和重大项目引进力度。

  (四)全力深化改革创新。支持高竹新区以税费征管2.0版本、跨省域用地统一管理和政务服务异地通办等为突破口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及时总结提炼推广经验做法。支持万达开示范区探索建立一体化财税投入、分享机制和共建共享的公共资源配置机制,联动开展经济活动,继续完善公积金互认互贷、信息共享等合作机制。进一步畅通川渝通办,统一经办流程及材料,不断打通天府通办、渝快办数据模块,实现更多事项网上通办,推动更好便民惠企。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原文链接:http://www.ccpc.cq.cn/article?id=366031712481349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和川渝高竹新区发展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下一篇: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关于《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分配和选举时间的决定(草案)》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