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代表风采 > 正文

毛珍芳:把“泥土的芬芳”带入人民大会堂

发布时间:2023-02-03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人大网

  终年积雪的群峰,瞬息万变的云海,璀璨深邃的星空,自由穿梭的珍稀动物……毛珍芳深爱的家乡被誉为“雅西明珠·嘎贡门户”。

  毛珍芳来自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栗子坪彝族乡元根村,是一名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也是村里的党支部副书记。这些年来,她一直扎根基层,传递基层的声音,化解基层的问题,把“泥土的芬芳”带入人民大会堂,与村民们一起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崭新篇章。“站在天安门上想问题,站在田间地头找感觉”是她一直铭记于心的履职座右铭。

  加强生态保护守住“绿水青山”

  “我们这里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有着国家首个大熊猫放归自然基地,风景美不胜收。”提及家乡的自然风光,毛珍芳满是自豪。元根村整个村落都在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内,如何保护好这一片“绿水青山”,是毛珍芳近年来思考最多的问题。

  在多次走访村民、听取专家意见之后,毛珍芳明白,村里传统的“靠山吃山”的生产方式亟待改变。虽然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仍存在经济效益不高,管护成本增加等问题。

  2021年,在退耕还林补助政策即将到期之际,毛珍芳将基层百姓的“心声”带上了全国人代会。国家林草局对毛珍芳的代表建议高度重视,对建立退耕还林长效补偿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答复,着力推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靠山吃山”到守住“绿水青山”,实行生态保护后的高山生态草甸间,树木苍翠,流水潺潺,吸引着八方来客。孟获城、月亮湖、公益海等景点的游客络绎不绝,错落有致的乡村农房都挂着农家乐的招牌。村民们摇身一变,变成了导游,当起了民宿老板,乡村生态游一路凯歌高奏。

  促进乡村振兴创造“金山银山”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当先。以前元根村多数青壮年都选择外出务工,村里以传统的土豆玉米种植为主,结构单一,收入微薄。产业不兴旺,没有“强引擎”和“硬支撑”,乡村振兴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毛珍芳下决心改变这一现状,带领大家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村民应该种什么?要怎么种?经过多方调研,她发现一种名为高山白菜的植物品种可以反季种植,而元根村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地理位置恰好适宜。

  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毛珍芳非常兴奋,她赶忙召集村民开会,向村民们宣传反季种植高山白菜的新方式。村民们却将信将疑,不敢“尝新”。为了说服村民,毛珍芳把自家最好的3.8亩土地拿出来,全部种上了高山白菜,以示范种植的方式鼓励村民抓住机遇。

  经过实践,村民们看到高山白菜的种植难度不高、收成良好,最关键的是可以很好地解决土地闲置的问题,反季节也能迎来丰收,于是纷纷跃跃欲试。初期元根村共有30余户村民参与进来,首批元根高山白菜销售收入逾20万元。现在,高山白菜种植已成为了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支柱型产业,村民们的冬闲田一下子变成了“致富田”。

  2022年,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毛珍芳针对在田间地头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巩固提升雅安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的建议。农业农村部于同年8月就此建议进行了专门答复,表示会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助力雅安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毛珍芳抑制不住地高兴:“建议有回音,生活有盼头!”

  改善村民生活“有光就有希望”

  毛珍芳所在的元根村地处偏远,基础设施滞后,尤其是村路上一直没有路灯,夜幕降临后村里顿时漆黑一片,村民只能摸黑进出。“村道亮起来”是全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面对着村民生活的不便,毛珍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四处奔忙、筹集资金、统筹安排,终于使得元根村全村在2019年安装上了50多盏太阳能路灯。路灯的安装不仅照亮了村路,更照亮了老百姓的心。看着温暖的灯光铺洒在地面上,毛珍芳感到自己作为人大代表的使命感更强了:“有光就有希望!我要努力为村民们带去希望。”

  如今的元根村,路灯明亮,道路畅通,基础设施干净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都表示:“多亏了毛书记,现在咱们村大变样啦,生活巴适得很!”毛珍芳表示,未来将一如既往扎根基层,为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发声,为乡村振兴和村民共同富裕发光发热。


原文链接: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302/e9e60c731104425a939a95a42a9705f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 “人大民情快递”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下一篇: 李宗胜:人大执法检查充分彰显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