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基础产业,是我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实施产业强省战略的重要抓手,对推动云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6月至7月,省人大常委会联合相关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广泛听取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等相关部门及部分省人大代表、物流企业负责人意见建议,形成报告提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现代物流产业 杨峥 摄
全省物流产业规模达7083.10亿
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我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和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物流产业增速强劲,产业规模显著扩大。2020年,省委、省政府又将现代物流产业定位为我省重点培育打造的万亿级产业。
今年以来,省政府相继出台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系列政策文件,着力改善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随着物流产业发展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物流产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物流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基本形成了“七出省五出境”的高速公路网络和“八出省五出境”的铁路运输网络,民用航空基本实现南亚东南亚国家重点城市全覆盖,水运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同时,跨境物流发展优势加速形成,云南国际“现代物流云”平台、“云上营家”智慧供应链平台等智慧物流平台建成上线,全国首个5G全场景智慧物流新装备孵化基地投入运营。在招商引资方面,目前,世界500强的20家物流企业中,已有10家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中国500强的35家物流企业中,已有25家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
“十三五”期间,我省社会物流总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2021年,全省物流总收入7083.10亿元,同比增长20.7%;现代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474.70亿元,同比增长20.8%。跨境物流方面,截至7月16日,我省累计发运国际货运列车1094列,占全国开行数量79.1%,货运量77.13万吨,占全国货运量86.7%。
加快补齐产业短板
建设陆海联运国际物流枢纽
我省现代物流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机遇期的同时也面临更大挑战,要推动持续高质量发展,实现规划目标任务仍有问题亟待解决。
现代物流产业是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涉及多行业、多个主管部门,跨业务跨层级的部门间未形成应有合力,协调难度较大。此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短板,如城乡配送发展不均衡,专业化设施未普及,冷链存在“断链”隐患。目前在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方面仍存在堵点,跨境物流发展制约较多。物流企业“小散弱”,物流市场主体实力不强结构不优,物流与产业融合发展不足。
针对我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提出五项工作建议。
树立发展物流产业“一盘棋”的思想,形成统筹推进的工作合力。建全完善产业发展领导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明确各方责任,健全管理机制和运行体制坚持规划引领,做好物流网点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强化物流产业要素保障,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联系机制,落实兑现惠企政策,全力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
加快补齐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构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全力统筹推进国家和省级物流枢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持,更好服务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辐射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全省物流网络布局,加快推进物流网络布局集约整合、协调发展构建现代物流网络体系。
实现物流资源配置优化,促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统筹推进现代物流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围绕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构建层级合理、需求匹配、运转高效、覆盖面广的城乡双向配送网络,推动电商快递业转型提质。推动建立贯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智慧物流体系。
充分发挥云南区位优势,畅通跨境物流。持续推进国际国内无缝衔接的跨区域物流网络建设,加快推进中老铁路沿线重要物流枢纽和节点网络布局,全力推动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常态化、班列化运营,推动与中欧班列对接合作,培育云南国际货运班列品牌。着力提升口岸综合服务和跨境物流便利水平。
培育物流行业主体,推进物流与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围绕全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强化现代物流全产业链招商,谋划一批建链、补链、强链的物流项目。支持省内中小物流企业发展,培育一批资源整合能力强、运营模式先进的物流枢纽运营主体企业。支持物流企业与生产制造、商贸流通企业深度协作,围绕服务全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构建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全程冷链物流体系。(张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