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河南人大网·顶端新闻记者 高利国)土壤是生命之基、万物之母,土壤健康问题关乎百姓能否“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近年来,无论是耕地还是建设用地,人们对“脚下的环境”越来越关注。5月26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在郑州开幕,会议听取关于《河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审议修改情况的报告。条例草案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严格农用地和建筑用地的土壤环境管理,通过严格的问责来保障条例的实施。
如何让百姓“吃得放心”?
会议现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19年1月1日起实施的土壤污染防治法,是我国首部专门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这部法律也被业内称为“最强”土壤保护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出台后,省人大迅速启动立法程序,在上位法基础上,根据河南实际,着重考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一些突出问题作出细化规定。河南地形多样,土壤类型多元,如何加强农用地保护,保障老百姓“吃得放心”,是条例制定的主要初衷。
耕地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和重要的生产要素,耕地质量事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统计显示,全国1.5亿亩耕地受污染、四成多耕地退化。有专家估算,平均到每一个中国人,每年会分摊到2.67公斤农药。也有资料说明,农药仅有0.1%左右可以作用于目标病虫,99.9%的农药则进入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有些农药最终进入人类身体。
为让大家“吃得放心”,条例草案对农用地进行分类管理,将其划分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并根据土壤环境变化情况,定期对各类别土地信息进行更新。条例草案规定,在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不得新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对有污染风险的农用地块,规定相关部门应当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查明土壤污染来源、污染因子、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对需要实施修复的地块,条例草案规定土壤污染责任人应当编制修复方案,报备并实施,修复完成后还要进行评估。
会议现场
如何让大家“住得安心”?
亿民赖此土,万物生斯壤,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相较大气和水污染,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不均匀性等特点,容易污染却又不易发现,长期存在却又不易治理。保护好农用地的土壤环境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管控好建设用地污染风险则是让老百姓住得安心。条例草案提出,相关部门应当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对建设用地准入实行联动监管。对列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地块,移除名录前不得作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对于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生产经营用地土地变更或收回、转让,条例草案规定应提前由土地使用人按照规定对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土地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应当作为不动产登记资料送交县级人民政府不动产登记机构,并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对于重污染行业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预防,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项目,应当按照规定采取防渗漏等措施。
编辑:阎乃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