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履职尽责、积极作为,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年度绩效考核上升17位,排在全市第一梯队;司法公信力得分97.67分,在全市政法各部门中排名第一。
一、政治建设全面加强。一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为主题,开展专题学习研讨19次,开设“司法大讲堂”7期,切实把“两个确立”的政治成果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年请示报告230件次。完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妥善应对处置舆情15起。二是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举办先进模范报告会、政治轮训等各类活动600余场次,开展研讨交流6750人次,撰写心得体会2.2万余篇,教育引导干警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深入开展“我为基层解难题”“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序推进便民、助企等“五大行动”20项措施,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三是全面彻底干净肃清流毒影响。印发《进一步彻底肃清流毒影响 加强政治建设 筑牢政治忠诚任务分工方案》,细化6个方面84项具体任务。聚焦全国专项督办检查15项具体内容,成立8个专项工作组全方位开展排查清理,全面彻底干净肃清流毒影响,全系统政治生态持续净化。
二、全面依法治市纵深推进。一是努力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走深走实。认真落实陈敏尔书记“五个结合”要求,着力抓好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及五次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报请印发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工作方案,开展各类学习宣传活动1300余场次。二是统筹做好全市法治建设制度设计。对标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牵头起草我市3个实施方案。制定实施我市“八五”普法规划,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三是圆满完成中央法治政府督察迎检工作。牵头做好实地督察迎检工作,反馈意见从五个方面给予充分肯定,新华社刊登专文肯定重庆法治政府建设成效,社会各界满意度达92.2%,创历史新高。四是充分发挥法治督察利剑作用。加强对206个市级党政机关、38个区县及万盛经开区的法治建设考核,对2个市级部门、12个区县考核扣分。对74名区县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述法测评,好评率90%以上。
三、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务实有为。一是高质量发展制度保障不断强化。累计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等法规规章21部。开展长江流域保护等6个领域规章、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集中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5918件。二是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动出台《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动态调整行政权力509项、公共服务事项20项,公布首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目录。扎实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公共法律服务园区行”两大行动,为4700余家企业提供法律服务1.5万余件次。三是成渝法治共同体建设深入推进。协同推动制定铁路安全管理等法规规章,制定首批成渝地区证明事项告知承诺清单,推动成立长江上游川渝地区生态保护法治同盟,川渝司法行政系统累计签署合作协议47个。
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深化。一是高水平推进依法决策。推动制定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完成6项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363件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合同、协议的合法性审核,以及740件部门、区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在全国率先研发法治政府建设评价体系和决策支持系统。二是高要求规范行政执法。制定全市行政执法7个方面20项问题清单并逐一督促整改,推动完成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改革,协调推动调整9个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组织开展新任执法人员培训近3万人次。三是高质量完成复议改革。全市行政复议机关减至42个,在全国首创复议案件审理回避制度,办结复议案件5828件,调解终止率40.37%,直接纠错率10.97%,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62.45%、同比增长33.7%。四是高标准开展示范创建。积极组织申报全国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和项目,扎实开展市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命名6个示范区、20个示范项目。
五、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认真落实全市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制定实施“五大行动”计划。一是普法依法治理实效不断增强。推动制定“八五”普法规划,深化市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开展“宪法宣传周”等专题宣传活动3.9万余场次、覆盖1800万余人次。二是公共法律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加快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热线、实体“三大平台”融合发展,日均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办事服务5千余人次。三是重点人群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完善重点人员“1+4”管理制度体系,全覆盖设立区县社区矫正委员会,重点人群管理不断加强。四是“大调解”格局不断完善。健全“三调对接”和“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调机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3.59万件,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极端案(事)件1.78万件,调解成功率97.9%,满意率94.9%、排名全国第八。
六、西部法律服务高地建设初见成效。一是改革发展稳中有进。制定实施西部法律服务高地建设五年规划,统筹推进法律服务行业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市场化发展。推动仲裁改革发展,受理案件和标的额同比分别增长9.31%、12.23%,排名全国第七、西部第一。二是开放发展步伐加快。引导2家律所聘请8名外籍律师担任外国法律顾问,15家全国一流律所来渝开设分所,全市涉外律师人数达161人。三是均衡发展取得进展。指导12家中心城区律所与区县结对协作,20家中心城区律所到远郊区县设立22家分所。
七、维护监所安全稳定守土尽责。一是疫情防控屏障持续筑牢。严格落实疫情防控“高于平时、严于地方”要求,核酸检测实现应检尽检、疫苗接种实现应接尽接,监所持续实现“双零”目标。二是监管安全目标持续实现。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等专项活动,监狱连续10年实现“四无”目标。加大戒毒人员收治力度,收治规模升至全国第六、床位利用率跃居全国第二。三是教育转化质量持续提高。监狱顽固犯转化率、危险犯撤销率、重点重危强戒人员转化率均优于全国考核指标。
八、“四化”铁军建设坚强有力。一是队伍教育整顿逗真碰硬。聚焦“四项任务”,抓好“三个环节”,推进“三项治理”,全链条压实政治责任,“精细化”明确任务,“清单化”压茬推进。全过程深化学习,开展政治教育等各类学习培训活动9000余场次。全领域整治顽疾,全覆盖查办案件线索。全流程抓好建章立制,出台28项重点制度。二是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推动出台贯彻落实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规划任务分解方案,深化与西南政法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合作,圆满完成2021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组织实施工作。三是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制定实施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三个清单”,深化内部审计监督,开展“以案四说”“以案四改”200余场。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整治,着力整治工作质量不高等十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创新进取、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2021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一些短板不容忽视: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还不够平衡和充分,法治政府建设力度还需加大,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还有待增强,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还有待提高,法律服务质量、效率和公信力还要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结构不优、本领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2022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为主线,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题,以贯彻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和我市实施方案为重点,强作风、重落实、创特色、提效能,奋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六次党代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