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履职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人大工作的效能。对于新任的区县、乡镇人大代表,要坚持“三问”,增强“三力”,才能在人大提供的平台上精准高效履行职责,在广大选民搭建的舞台上扮好角色,更好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三问”,确保精准履职
坚持“三问”,即坚持问心、问路、问计。
坚持问心为先,夯实履职担责的思想基础。人大代表担负着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要经常扪心自问:是如何当上代表的,当代表究竟为了什么,当了代表应当怎样履行好职责,在行使权利时是否做到了心系大局、心系群众,当了代表之后做好了哪些事情还有哪些事情没有做好?随时纠偏扶正,不断夯实履职担责的思想基础。
坚持问路为要,把握履职担责的目标导向。人大代表要始终关注和把握好“三个走向”——关注和把握好党和国家的政策走向,强化“不谋全局难以谋一域”的思想观念,在履职过程中主动与党和国家的政策对接;关注和把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向,高度关注地方党委、政府的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发展举措,做到心中有数、手里有招;关注和把握人大的工作走向,领会人大工作要点、重点,把握对代表履职的要求,紧密联系个人的思想实际、社会层面的民情实际、党政层面的工作实际,认真履职,争做表率。
坚持问计为需,寻求履职担责的妙策良方。代表履职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学会借鉴,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具体而言,要主动打通三条问计路径——要俯首贴耳,问计于民,充分利用走访选民、向选民述职等活动载体,让一些令人头痛的问题在群众身上找到答案、迎刃而解;要程门立雪,问计于师,不断向身边人学习,尤其是向有多年履职经验的资深代表求知讨教,少走弯路,从而踏上快速增强履职本领的捷径;要旁征博引,问计于邻,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或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与相邻地区的优秀代表进行互动交流,开阔眼界和思路。
增强“三力”,实现高效履职
增强“三力”,即增强政治把握能力、增强调查研究能力、增强联系群众能力。
增强政治把握能力。履行代表职责,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自觉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提高政治把握能力,是人大代表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基础。人大代表必须增强政治意识,才能对政治现象、政治事件、政治关系、政治形势等进行准确的鉴别、分析和判断,增进政治认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保持政治上坚定、理论上清醒、方向上明确,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作为人大代表一要明方向,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明立场,履职活动要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有利于实现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要明观点,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自觉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
增强调查研究能力。人大代表提建议意见,要说得准、说得新、说得实,提出的对策建议有的放矢、切中要害。为此,调研课题要立足于实践,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克服“坐井观天”“闭门造车”的倾向,使调研工作贴近党政工作中心,贴近改革发展现实,贴近群众诉求;注重实践,调研成果不仅要有定性分析,更要有定量分析,不仅要摆出事实,更要由表及里挖出本质,不仅要不唯上、不唯书,还要敢讲真话、实话,实事求是分析问题。
增强联系群众能力。人大代表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团结各界的桥梁和纽带。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是人大代表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听民声,主动带着问题、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倾听、了解、收集、反映来自不同群体的呼声;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了解和收集民意,把滞留于基层、游散于民间的愿望要求和意见建议,通过人大这个平台及时反映给党委政府,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解民忧,多选择一些地方需要、群众期盼、代表关心、人大所能的民生问题履行职责,更多更好地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
作者|谭华祥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大社会建设和民族委员会委员
编辑|朱苗 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