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工作 > 正文

坪山人大:“六新”注入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1-08-10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人大网

  

  2017年1月,深圳市坪山区人大常委会成立。四年多来,区人大常委会建立代表建议办理评价新机制、构建多方联动监督新格局、探索代表联络站建设新标准、力推履职积分登记新举措、开拓任后履职监督新路径、塑造民生项目全程监督新模式,以“六新”擘画基层人大工作创新“路线图”,实现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的跃升。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新华表示,今后,要以更多更实的改革举措,破解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中的新矛盾、新问题,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机制

  ——提升代表建议办理评价“含金量”

  为解决“重答复、轻落实”“只答复、不落实”难题,2018年6月,区人大常委会印发《坪山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探索建立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百分制分段评价机制的工作方案》,探索建立对代表建议分答复和办理落实两个阶段进行百分制满意度评价的机制。

  具体来看,将原评价机制中的“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细分为三个等级七个档次(其中“满意”等级为A+、A、A-,“基本满意”等级为B+、B、B-,“不满意”等级为C),对应的分数分别为:A+(100分)、A(90分)、A-(80分)、B+(70分)、B(65分)、B-(60分)、C(50分)。对建议办理的答复和办理落实实行分段评价,并按照答复评分占40%、办理落实评分占60%的标准,计算最终分数。

  在强化结果运用方面,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纳入全区年度绩效考核范围,在次年区人代会上通报相关办理情况,通过常委会会刊、官网、官微、新闻媒体等向社会公布,对办理代表建议认真负责、成效明显的承办单位进行表彰,并跟踪督办“不满意”建议。

  据了解,2020年,在区人大交办的代表建议中,答复评价100分、办理落实评价100分的建议分别有156件、142件,总体满意率达99.4%。

  新格局

  ——释放“人大+”多方联动监督合力

  区人大常委会在总结此前监督工作的基础上,2019年,探索建立“人大+监察、检察、审计”多方联动监督机制,各部门由“单兵作战”转变为“联合作战”。

  构建“1+3”联动监督工作格局,明确由区人大牵头,建立监督工作常态化联系机制,对人大代表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审计部门发现的重要线索等进行共享,并由区人大依法组织开展专项监督,监察机关依法对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等开展调查,检察机关对涉及法律实施等出具检察建议书或提起公益诉讼,审计部门适时将相关工作纳入专项审计范围,形成监督工作闭环。

  对区人大、检察机关、审计部门依法提出的整改意见落实不到位的,区人大通过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进行特定问题调查等,检察机关通过提起公益诉讼等方式,推动问题解决。

  在人大主导下开展联动监督,不仅强化了监督效能,还释放出“1+1>2”的叠加效应,进一步提升了人大监督的权威性。

  2020年,区人大常委会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满意度测评得分较低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问题高度关注,发现“已出让土地闲置未开发且到期未依法回收”问题多发,向区检察院移交线索;区检察院依法介入,提出检察意见,依法收回土地;区政府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工作指引,实现全流程全周期监管。

  “人大+”多方联动监督机制建立以来,全区共获取277条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其中,人大代表提供25条线索。区检察院根据人大代表反映情况和审计查出问题线索,共提起201件公益诉讼、发出73份检察建议书、推动依法收回3宗土地、补种1455株树木、清理530平方米非法农耕地;区审计局共推动整改56项问题,挽回273.28万元国有资产损失,推动被审计单位制定27项制度,督促相关问题整改落实。

  新标准

  ——让代表履职平台建设有制可依

  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民为本,在全市较早建成“一社区一联络站”模式,制定出台配套基本规范,将其打造成人大代表为民解忧的重要平台,助力全区基层社会治理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目前,全区23个社区均设立代表联络站,每个街道布局一个中心联络站,出台《深圳市坪山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基本规范》,为代表收集、反映、推动解决民生问题搭好平台、建好载体。同时,依托代表联络站在居委会、居民小组、花园小区设立159个人大代表联系点,组建“民情联络员”队伍,打造“站点联动”的工作、学习、接待、议事服务平台,打通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颁布《深圳市坪山区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开展“代表议事会”工作流程(试行)》等,实现代表议事规范化和解决问题常态化。

  四年多来,全区人大代表依托23个代表联络站,召开186场“代表议事会”,推动解决2685件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召开87场“民生议政会”,表决通过1055项民生微实事项目,人大代表提出的民生微实事项目95%以上入围,一批群众关心的微实事项目正顺利实施......

  不少群众对此评价,代表议事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助推器”,驻站代表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力军”!

  新举措

  ——积分登记量化代表履职成效

  如何激发新当选的区一届人大代表履职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代表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为民履职代言方面的作用?2017年,区人大常委会印发《深圳市坪山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积分制实施办法》,在全市率先探索推行人大代表履职积分登记制。

  根据实施办法,对驻站代表视察调研、走访接待、参加议事会、向选民述职等履职活动逐项量化,累计成积分。比如,代表每参加一次议事会,积5分;在会上每领衔提出一个民生议题,积10分;会后每跟踪协调解决一个民生问题,再积15分。

  此外,依托官微,开发代表履职积分登记信息系统,方便代表通过手机终端登记、查看履职信息。在官网、官微、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宣传栏等分季度公布代表履职积分情况。借助《南方都市报》相关专栏、深圳卫视《代表来了》栏目等,及时宣传代表履职的先进事迹......

  有代表称,活动抢“位”、会场抢“麦”成为代表履职的工作常态。据统计,2020年,全区人大代表进站履职总积分为36576分,较上年增长31.2%。

  “履职积分既要反映代表履职频次,更要反映实效。”工作人员表示,要将更多的分值向代表履职实效性上倾斜,对参加履职活动并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给予更多的积分,以此引导代表要积极参加活动,更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新路径

  ——强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三个意识”

  围绕党中央和地方党委决策部署,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后履职监督,拓展监督领域、丰富监督形式、提升监督实效。

  2018年1月,区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深圳市坪山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坪山区国家机关组成人员履职监督的决定及工作方案》。根据相关要求,将区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任命的区长、副区长、区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区监察委主任、副主任,区法院院长、副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等纳入履职监督范围。副区长、区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区法院副院长、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每年第一季度向区人大常委会提交上年度履职情况报告。每年随机抽取6名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区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口头述职,对14个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职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并现场公布测评结果,向区委报告,同时抄送区政府和区组织人事部门。

  通过上述举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三个意识”得到提升,即受监督意识,相关部门在人大监督下开展工作;为民履职意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依法行政意识,“将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法定职权作为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升区政府工作部门对依法治区、依法行政的认识。”工作人员说。

  新模式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监督探索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区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探索建立重点民生项目代表全程介入式监督机制。

  2018年12月,区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出《坪山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决定》,自2019年起,在区人代会上,由区人大代表票决确定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分组监督、推动落实,并通过项目建设质量第三方评估、代表满意度测评等方式,提升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质效。

  在此基础上,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委托街道人大工委办理有关事项的决定》,明确参与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征集筛选、推动实施、结果评议等环节。这既让代表联络站介入监督民生微实事项目有据可依,又实现对民生实事项目的全流程、全链条跟踪监督。

  据了解,近两年,在经区人大代表票决产生的40项重点民生项目中,32项已落地,8项跨年度项目正如期推进。对街道、社区票选产生的1055项民生微实事项目,完成率达100%。(记者:孟伟、彭东昱、王泽霖)


原文链接:http://www.npc.gov.cn/npc/kgfb/202108/45585825bd0a4e159e7ffe5643834c51.shtml

上一篇: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 推进农村“三社”融合发展 下一篇: 京津冀三地人大常委会授权政府在冬奥期间可出台临时性行政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