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侨心聚侨力 共推京津冀一体化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我市华侨华人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情况专题调研综述
文/市人大常委会民宗侨办公室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天津要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新发展格局的战略结合点上发力,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展现天津作为。华侨华人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为了进一步支持促进广大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参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发挥海外侨胞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扩大对外开放与友好交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市人大常委会将审议《关于我市华侨华人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情况专题调研报告》列入2021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并由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组成调研组,以监督抓落实,以监督促发展,推动相关工作持续深入推进。
周密部署,深入调研
为了确保这次调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调研组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调研工作开展之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虹就调研内容和调研安排专门听取汇报,对调研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市人大民宗侨委员会与市侨办、市侨联等涉侨单位密切配合,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为调研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4月至8月,调研组从普遍性和代表性出发,选择生物制药、高端服务、创新平台等重点工作领域,对康希诺生物、联创科技、华光影视传媒、威特集团V1汽车世界、金光集团金红叶纸业公司等单位进行实地调研,听取市侨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外办、市侨联等部门和单位情况汇报,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实际情况。调研组把深入实际、问题导向、掌握实情、注重实效贯穿调研全过程,与企业和基层单位负责人、华侨归侨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参与、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情况,掌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企业生产经营受到的影响和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为起草专题调研报告夯实了基础。
多措并举,成效显著
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我市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市委要求,积极助推华侨华人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华侨华人为贯彻落实重大国家战略作出贡献。
以平台建设为抓手,经贸合作领域有效拓展。为充分发挥华侨华人优势,我市积极搭建涉侨引资引智专项平台,与国务院侨办连续举办11届“中国·天津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5届世界侨商项目与商品博览会。2017年提升为“中国·天津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暨世界侨商项目与商品博览会”(即“华博会”)。累计吸引来自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侨商和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参会参展。同时举办的科技创新项目对接洽谈会、海外高层次人才暨创新项目对接洽谈会、海外华文媒体论坛、华侨华人科技项目融资路演会等活动,受到海内外侨界的高度关注。与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共同主办的“津洽会”,成为天津扩大对外开放、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吸引了海外侨团、侨商侨企积极参加,促进了国内外经贸交流合作。
以涉侨载体为支撑,海外人才聚集高地加快构建。天津“侨梦苑”作为全国首个侨商产业聚集区,以引才引智为核心,以孵化承载侨商项目为重点,为海外侨胞提供同圆共享中国梦的创新创业平台。目前已形成侨梦苑服务中心、侨梦苑孵化器、侨梦学院等七大服务平台,满足各类华侨华人创新创业需求,举办“武清杯”创业大赛、“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协会视频会”等活动。深入实施“万侨创新行动”,引荐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7家企业创业团队被评为国务院侨办华侨华人重点创业团队,建立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基地7个,培育华侨华人创新型企业20家,成为驱动我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工作机制为保障,京津冀合作实践不断推进。围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实落地,在立足天津“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基础上,依托教育、港口、产业、科技等资源优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逐步完善我市侨务工作协调机制。建立起“京津冀侨联主席联席会议”等合作交流机制,签署《京津冀侨联战略合作协议》,积极落实海内外联谊、经济科技、新侨人才、组织建设、文化交流、社会建设等合作措施,确保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围绕北京冬奥会、雾霾治理、疏解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点项目和工程设计项目,研究加强与海外高层次人才对接举措。在中国侨联的指导下,京津冀侨联共同评审,打造京津冀新侨创新创业基地。天津三联万侨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滨海创智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天津联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三家涉侨企业挂牌“京津冀新侨创新创业基地”,注重助推新侨项目落地发展,推动南开大学—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落地发展,致力打造成为海外侨界高层次人才投资创业兴业的平台。2020年建立天津(滨海)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侨未来服务中心”。在第八届“中国侨界贡献奖”评选中,我市侨联荣获新侨创新创业成果交流活动优秀组织工作奖,天津推荐的康希诺首席科学官朱涛博士等3位侨界专家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
肯定成绩,提出建议
11月29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了关于我市华侨华人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分肯定我市在发挥华人华侨作用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取得的成效,对今后进一步推动我市华侨华人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建议。
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侨务资源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的独特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我国是侨务资源大国,有60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指示批示和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深刻认识侨务资源在重大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和独特作用。按照栗战书委员长对做好侨务工作的要求,引导、支持、保障广大侨胞真正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推动者、践行者、受益者。要坚持“大统战”思路,树立“大侨务”观念,根据世情、国情、侨情的发展变化,及时跟进制定发挥侨务资源优势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各项协作机制,充分调动华侨华人参与重大国家战略的积极性。
坚持海纳百川,不断凝聚侨心侨力涵养侨务资源。要紧紧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体,坚持以“大侨务”的理念和观念,坚持立足天津、立足京津冀,打破海外侨胞资源的省籍界限,通过开展重大涉侨活动、打造涉侨品牌等多种途径,把所有华侨华人作为侨务工作的对象。坚持胸怀全局、坚持为侨服务、坚持改革创新,深入了解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的反映和诉求,切实维护好他们的正当合法权益,最大限度把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团结起来,最大限度把他们爱国爱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最大限度把他们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独特优势发挥出来。
着力维护侨益,切实完善政策机制优化服务环境。加快建立健全统合侨务工作的协调联动机制、国际国内法律政策服务机制和侨务资源对接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面向华侨华人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合作交流平台、经贸对接平台、交流互鉴平台和宣传服务平台,为华侨华人深度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破解侨企“请进来、走出去”实际困难。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加大宣传服务力度,及时做好惠企政策的发布、解析、指导。积极抢抓人才引进窗口期机遇,拓展各种引智渠道,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引进和留住更多海外优秀人才。坚持提供精准服务,围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合作等,解决融资、用工等实际困难,助力科技型侨企健康发展,推动侨资企业在京津冀三地产业链协同、合作载体建设和协同创新合作上继续走深走实。
加强调查研究,推动新时代侨务工作新发展。要进一步加强侨情调查,摸清家底、盘清底数,建立健全相关侨情数据库,准确把握新时代侨务工作规律特点,积极探索华侨权益保护和为侨服务工作新思路、新举措,全面推进侨务工作与新时代新形势相适应、相匹配。要高度重视侨务法治建设,汇总梳理侨胞最关心、最贴己、最现实的权益问题和相关政策措施,以法治化水平切实提升侨务工作水平,更充分地维护侨益、更全面地为侨服务,确保华侨权益全面落地。要加强海外侨情研究,面向新侨、留学生和华裔新生代,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特点的创新创业、生活学习服务,讲好中国故事、天津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天津声音,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努力画好发挥侨务资源优势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大同心圆。(执笔人:黎鹏昊尚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