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冷暖。
去年以来,疫情对就业的深层次影响不断持续,“就业难”问题越发凸显。形势有多严峻?相关数据显示:今年需安排就业的城镇新增长劳动力1500万人左右,其中,高校毕业生909万人,比2020年增加35万人,达到历史新高。同时,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制造业、服务业普工难招,技术工人短缺,技术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超过2。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劳动力供求两端均出现较大变化,结构性矛盾已然成为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六稳”工作、“六保”任务中,就业都是摆在首要位置的,必须抓紧抓实抓好。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9月26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草案)》,以地方立法方式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责任,依法开展就业促进工作,不断提升江苏就业法治化水平,更好促进和保障全省就业。
纵观法规草案内容,既体现出我省承国家政策的“天线”——率先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又体现出接百姓需求的“地气”——努力推动实现人人可就业、人人能就业。如何实现最充分、最高质量就业,尤其紧扣“促进”二字,做好“增量”和“减量”两篇文章,从而实现“最大化民生”。
就业促进是政府就业政策的核心,要求政府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劳动者,为增加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增量”上,要强化政策支持,创造性提出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积极开发和创造就业机会,优先安排创造就业岗位多、岗位质量好的项目。此外,通过奖助企业雇用、振兴夕阳产业、提供创业贷款让更多就业岗位不断涌现。
当前社会上新业态层出不穷,如网约车、外卖员、直播等,这为更多求职者提供了就业机会。省社保部门统计,江苏新业态就业贡献率在8.6%左右,就业占比20%左右,并呈持续增长趋势。然而,在社会保障方面,这些新业态与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很好地对接,带来了一些潜在风险。对此,要通过立法,用更加包容的理念,增加和完善新业态从业群体的保障,促使就业市场更具活力。
求职中,就业歧视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尤其是有不少女性求职者认为遭受了不公平待遇。在“减量”中,立法应明确“禁止就业歧视”,从政府强化促进公平就业责任、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履行公平就业义务、劳动者享有公平就业权利等方面,树立公平就业的鲜明导向,取消或减少就业歧视造成的失业,从而让健康有序的求职环境“归位”。同时,对于社会上容易出现或存在失业风险的群体,如残障人士、退捕渔民、灵活就业人员等,要大力做好兜底和帮扶工作,尽可能减少他们失业的可能性。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立法中充分体现“促进”的力度、准度和温度,必将推动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筑牢民生保障根基、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形成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循环,助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