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的报告提交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美丽田园乡村,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其中诸多要点里,“农房改善”具有特别意义。
为何这么说?在乡村振兴展开的宏大叙事中,农房并不是最抢眼的要件,但它可以成为一个标志。乡村振兴的过程和成果必然在多个层面表现出来,而“肌体”壮健的新农房,则连接着所有层面、所有脉络。无疑,改善中的农房承载着农民的身心,托举着农民的梦想,呼应着时代的进步。
人们常说留住乡愁,何以留住?在哪里留住?炊烟落处是农房,乡愁所系是屋檐下的白发父老。一代代农民从农房出发,但他们的根在农房。
不必讳言,在一些地方,农房破旧了,根基不牢了,少年时的记忆模糊了……这已成为人心深处的痛点之一。把坍塌的屋宇“扶”起来,把经受了风雨侵蚀的祖屋修缮好,是一代代乡村居住者的心愿。这既是营造美丽故土的需要,也是让苍生心安的需要。
而这与新江苏的担当和抱负相共鸣。
今年1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娄勤俭介绍,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标志性工程,苏北农房集中改善已完成20余万户,今年将再推进10万户。
在2021年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中,亦有这样的表述:将农房改善作为现阶段乡村振兴的“牛鼻子”、美丽田园乡村建设的关键抓手。文件明确要求,到2021年底,全面完成苏北地区三年30万户农房改善任务。
改善农房,不只是对农民居住条件加以改善、提档,更是藉此为乡村振兴奠定雄厚基础。茫茫屋宇无言,却澎湃着一片热土。
农房改善,是“政策型”工程。江苏持续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同步配套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并从财政资金、规划建设用地方面给予专项保障,显示出政策推动的强大优势。改善农房,需要铁的规划,需要真的推广,需要实的关切。通过政策、机制的关照,激发整体改善力量和优势,在较短时间内让更多的农房变了模样、美了空间,这是重中之重。前不久有一则报道,连云港市海州区浦南镇江浦新型农村社区村民用老房换新房,自己又添了点钱,便住进17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这样的“腾挪”并不是出自魔术师的手笔,而是源自政策激励、支持。
农房改善,是技术性工程。它意味着在现有条件下解决短板、消解困窘。无论是整体的规划,还是细节的诠释,都显示出管控质量、尊重民意的核心要求。农民对一所屋子的评价,强调于遮风挡雨、坚固耐用、利于传承。改善居住,必须在技术上加大投入、加强保障。农房改善决不是小打小闹的“修补”,而是因地制宜的升级换代。这一目标任何时候都建立在“技术为本”的基础上。
农房改善,是“理想型”工程。正如前述报告所指,农房改善,是为了“让农民过上与时代同步的高品质生活”。其要旨,不仅在于屋宇之固守,更在于屋宇之寄望:让居住者活得更好。实施乡村振兴,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正蕴含于绿水青山“有间屋”。这样的意境,穿越了历史烟云,超越了现实语境,从而在人间烟火处悠然栖息。
农房改善,是中国人安居梦在乡土空间的绽放。这项普惠工程带来的,是对乡村审美的重新定义、对乡村价值的重新塑造和深化。这是乡村宜居宜业大计的着眼点和发力点,我们由此看见乡愁不仅被留住,也被超越——乡愁,是用来慰藉游子灵魂的炉火,也是用来超越粗粝生活的无限激情。
这让人想起,娄勤俭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提及的:“努力让农民和市民不再有明显界限,让城乡生活品质不再有明显落差,实现宜居城市和美丽乡村互补共生。”
这句话呼应了人心深处对于“故乡”的祝福,对于“未来”的向往。无疑,“广厦千万间”在美丽乡村的“落子”无忧,显示了无限可能,象征了无限美好。
(作者系《人民与权力》特约撰稿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