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曾经是全国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在脱贫攻坚战中,贵州启动了规模很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搬迁5年多来,新民社区全部消除‘零就业’家庭,户均就业率达到2人以上,群众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800多元,是搬迁前的3倍。”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明田街道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应和就是当初“第一个签下了搬迁协议”的。
罗应和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的集体采访活动中分享自己的代表履职工作时直言,当时不少群众对搬迁工作不理解,自己给村民讲政策、算细账,想方设法稳住搬迁群众。
罗应和(图片来源:全国人大新闻局)
“第一个签下了搬迁协议”
2015年底,涉及192万搬迁群众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黔中大地拉开大幕。时值罗应和外出创业失败后回家务农。
当时的贵州惠水县摆金镇斗底村是个深度贫困村,基础设施滞后,不通自来水、不通硬化路。
当驻村工作队登门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时,“闯荡多年的我意识到,这是快速改变生活的好政策!”罗应和第一个签下了搬迁协议。
当时不少群众对搬迁工作不理解,对搬离故土满怀焦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罗应和主动当起了驻村工作队宣传政策动员群众搬离大山的“编外”队员,走家串户,用通俗的语言给村民们讲政策、算细账,并带头拆除了自己的旧房子。最后,乡亲们坚定了搬新家的信心,“岩下一组这个自然村70余名搬迁群众全部签下协议,首批搬出大山,开启了新生活。”罗应和回忆。
“人住下,心也留得下”
各项基础设施在安置点陆续兴建,安置点设立新民社区,成立党支部。新民社区共安置搬迁群众1410户5935人。罗应和被大家推荐为新民社区的党支部书记,他上任后的首个工作目标就是,搬迁群众在安置点“人住下,心也留得下”。
秉持着易地扶贫搬迁要将群众“扶上马、送一程”的精神,罗应和带领社区“两委”,积极推进各项后续扶持政策落地,盘活承包地、林地、宅基地“三块地”资源进行入股,让群众享受搬迁以后土地能够入股分红,每年享受到分红的股份。此外,还通过生态补偿和宅基地复地复垦,增加收入来源,推荐群众到周边企业进行务工,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建立社区医院。
与此同时,周边的惠民小学、惠民幼儿园陆续配套建设,让搬迁群众的子女就近就学。处理好搬迁群众的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三保”的衔接,实现城乡并轨。推进建设社区经营性服务性场所、“微田园”等农耕场所和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场所,建优“三所”服务促进群众安居乐业。用活集体经济、社区管理和群众动员“三个联动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的为民服务模式。“让搬迁群众在新家园找到归宿”,罗应和说。
“民生破题必须从就业开始”
“社区群众关注的问题,就是我的工作重心”,罗应和直言,解决群众挪出“穷窝”之后,还要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
“民生破题必须从就业开始”,罗应和认为只要有“零就业”家庭和“半劳力”“弱劳力”就业难的问题,搬迁群众“稳得住”就难以实现。
罗应和立即采取行动,组织开办移民培训夜校,搭建社企供需平台,积极引导外出务工,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用活政策促进就业。据数据统计,2020年,通过培训成功就业达308人,依托平台推荐成功就业685人。通过成立社区劳务公司,组建保安、保洁队伍解决87名搬迁群众就业。通过申请公益性岗位,解决136名弱劳力、半劳力搬迁群众就业。通过帮助申请创业扶持,解决50余户创业就业。通过引进制衣公司入驻社区,解决搬迁劳动力就业100余人。通过创办社区民族手工艺扶贫车间,解决劳动力不强的搬迁妇女就业70余人。通过建设新民社区农贸市场,提供200余个摊位解决“微创业”需求。
与此同时,罗应和带领社区“两委”积极对接社区周边茶山茶场、花卉苗木基地等,在用工繁忙季节,每天组织带领上百名群众参与务工,“开辟了季节性灵活就业”。
据数据显示,搬迁5年多来,新民社区全部消除“零就业”家庭,户均就业率达到2人以上,群众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800多元,是搬迁前的3倍;社区从以前的一辆小面包车,到现在已经有623户买上了小汽车;新民社区182人就读了大学。
如今“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实现了‘一步住进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的美好生活愿景”。当下疫情防控要紧,罗应和将继续带头组织社区党员冲锋在一线,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积极推进疫后复工复产,确保社区实现“零确诊、零感染、零疑似”和“稳就业、保就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