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德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巴青县江绵乡坡荣塘村党支部书记
巴青县地处藏北羌塘高原,山脉起伏、草原辽阔,远处雪山巍峨,不时有雄鹰掠过。这里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日晒风吹、高寒缺氧,冬季十分漫长。
而这正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巴青县江绵乡坡荣塘村党支部书记其德的家乡。作为一名在党的关怀下成长、在党的指引下进步的农牧民代表,其德亲身经历了西藏自治区和坡荣塘村的山乡巨变,始终奋战在助力雪域高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第一线,全心全意让当地农牧民群众走上致富路、过上好日子。
“要给总书记和党中央说声感谢、感谢、再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一直牵挂着我们西藏的老百姓,我们感到特别幸福,这份恩情我们永远铭记!”走进坡荣塘村,其德一边介绍近年来村里的发展情况,一边由衷地感慨。
“小时候爷爷奶奶经常跟我说,以前没有吃的、没有穿的,糌粑只能吃到一点点,大多数人的寿命很短。”其德说,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她亲身经历了坡荣塘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坡荣塘村的群众都搬进了现代化的单元房,喝上了干净健康的自来水,绝大多数小病在县乡镇就能得到解决,柏油路通到家门口,很多家庭买了车,再不用骑马出门,老人和小孩也能够通过电视和智能手机了解外面的世界,15年公费教育和‘三包’政策让孩子们不愁上学,逐渐走出那曲、走出西藏、走向全国各地!”谈起家乡的现状,其德难掩激动和感恩之情。
其德告诉记者,她也曾离开过这片大山,2001年她去巴青县医院学习护理工作,几年后挂念家乡的她毅然返乡做一名赤脚医生。尽管当地卫生条件很差,她还是用所学知识风雨无阻地为村民看病、接生。得到村民一致认可的她,在2014年被推选为江绵乡坡荣塘村村民委员会委员和村妇委会主任,2018年当选为村妇联主席,2020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冬雪降临,其德代表(左)与工作人员带上过冬物资走村入户,慰问群众。(代表供图)
十余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让其德对家乡的发展变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从最初的简陋落后到如今的新貌展现,她深感乡村发展离不开党中央的关怀、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为了回报这份恩情,坡荣塘村注重激发群众爱党爱国情怀,打造完善“记忆里的珍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标语不仅在村里、学校、寺庙随处可见,更是在每个人的心里深深扎根,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了每个群众的坚定信念。
2023年,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其德当选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村里人都说,我们大山农村的姑娘,要去北京见总书记了!第一次参加全国人代会,真正见到总书记那一刻,我不自觉地流泪了。”回忆当时,其德热泪盈眶。
“来北京参加全国人代会前,乡亲们都叮嘱我,一定要给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说声感谢、感谢、再感谢!”其德说,“有总书记关心关怀,有党中央这么好的政策,大家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群众增收致富的愿景一定能实现,我自信特别大”
十月的巴青寒风刺骨,雪花悄然飘下。冬季将至,其德走村入户时又多了一项任务——查看村民们过冬储备粮是否充足。
一大早,记者一行跟随其德的脚步来到了泽拉老人家。其德告诉记者,泽拉一家五口兄弟姐妹住在一起,最大的哥哥泽拉67岁,最小的妹妹52岁。虽然已经脱贫,但家里没有主要劳动力,妹妹洛嘎又患病多年,她一直放心不下。
进门后,其德熟络地打开冰柜,拿起冷藏的酥油、牛肉、面粉等一一翻看,对老人一家耐心嘱咐,“糌粑酥油要屯够哦”,“蔬菜放在仓库就行,不要冻坏了”,“医疗保险报销弄不通的地方随时找我”……
“其德是个好姑娘,她时刻记挂着我们。她工作忙,经常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还在工作时扭伤了腰。她刚能下床就来看望我们,我们非常感动!”老人眼睛噙泪地说着。
将百姓生活冷暖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其德不仅关心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更关注思考如何推动农牧民持续增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其德代表(中)走村入户来到泽拉老人家看望农牧民群众。摄影/宫宜希
巴青县江绵乡土地资源丰富,牧业发展潜力巨大。坡荣塘村发挥自然资源及产业优势,严格落实生态补偿和草畜平衡政策,每周进行人居环境整治,经营发展雪莲、虫草等珍贵药草,以及高原特色食用肉品,突出重点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振兴,更要实现人才振兴。面对当地人才紧缺问题,其德建议,通过组织各类专业技能赛事,挖掘和培养技能人才,激励乡村能人带动乡村发展,共同提升农牧民生活水平。
尽管当地发展条件艰苦,但其德依然肯干实干,四处协调解决资金问题,带领妇女村民开办合作社,激发和带动了周围群众发展生产、干事创业的热情。“我特别开心的是,去年乡亲们收入都有了明显提升,人均年收入基本达到2万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14%。”其德说,一部分村民承包小型建设项目,一些牧民养殖销售牦牛,都获得了不少收益,乡里的饮用水厂效益也越来越好。“如今我们迎来了打造高原特色文化旅游环线的机遇,大伙儿计划开旅馆饭店、卖手工艺品,致富的道路又宽广了!”
“带领村民们增收,让更多乡亲过上幸福生活,这样的愿景一定能够实现,我自信特别大!”其德信心满满地说。
“没想过离开,我要把自己一生的力量献给这里”
“人大代表的身份,是党和国家给予我的深切厚爱,更是组织和人民给予我的莫大信任,我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农村基层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其德将促进农牧民富裕富足的建议,带到了人民大会堂。
2024年3月,其德代表在北京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供图)
通过对传统牧业发展进一步调研分析,在今年全国人代会上,其德提出在销售、出栏、良种推广等方面出台更多优惠政策,从而推进畜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此外其德还关注涉及农牧民切身利益的实事。“当地大部分的村合作组织发展手段少,没有注册品牌,目前还在初步加工阶段。希望能够给予更多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实现产业升级,让产业带动更多人增加收入。”
“建设美丽乡村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其德还十分关注乡村环境整治问题,在她看来,当地牧民世代依靠牧业发展,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至关重要。目前她正在就乡村环境整治情况进行调研,打算在明年全国人代会上建议出台相关政策,给予资金支持。
从雪域高原到人民大会堂,从江绵到北京,是一段怎样的路程?从村里行车到巴青、那曲、拉萨,十多个小时的车程,途中经过无数“几”字弯和“z”字弯,再坐四个小时的飞机抵达北京。每一次外出调研、视察时,其德都要往返至少五六个小时的路程。
这样下山的路,让其德深感交通的重要性。S301线江绵乡段道路狭窄、坑洼不平,会车错车压力陡增,尤其在冬季,给来往人员和车辆带来了极大安全隐患,同时也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建设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其德表示,她将把S301公路亟待修缮的问题整理成建议提出,争取获得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对该路段加宽升级,提高通车能力,确保经济动脉畅通。
每次全国人代会一结束,尽管路途奔波劳累,其德都第一时间赶回家乡宣讲会议精神。“10个乡镇,跨越3000多公里,我一个个到达现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大家传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在江绵乡政府会场宣讲前,乡亲们排着队向她献哈达,她心里感动不已。“我不仅要把乡亲们的心声带到全国人代会,也要把全国人代会精神讲给父老乡亲们,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2024年4月,其德代表在巴青县基层(牧区)宣讲全国人代会精神。(代表供图)
高原大地虽严寒覆盖,但赤子之心滚烫依旧。“我从没想过离开这里!我爱这片土地,爱这里的人民,我要把自己一生的力量贡献给这里!”
记者手记
那曲是全国海拔最高的城市。当地人笑称,在那曲只有两个季节,冬季和“大约在冬季”。从拉萨启程,途经那曲到达巴青,海拔从3650米一度升到4800米,虽然高原反应让记者一行身体不适,但大家精神都很振奋。
一路上,无尽的公路向前延伸,穿越高山峻岭、纵横沟壑和蜿蜒河流。在这里,见到最多的动物是牦牛,许多牦牛在山石缝间跳跃,远看像一朵朵小蘑菇漫山遍野。
与高海拔特有的极致风景并存的,是高海拔造就的恶劣气候条件。上一刻风和日丽,下一刻就狂风骤起,在这里很难种活一棵树,也很难种出新鲜蔬菜,强烈的紫外线让很多人得了眼病。这里的“难”,是大自然定下的规矩,但这里的人仍心向阳光,朴实而坚韧。
其德是巴青县156个村里唯一一位女性村党支部书记,虽然不善言语,但她善良、坚强、勇敢。面对恶劣的环境条件、病痛的折磨、对家人的亏欠,她总在想办法带领乡亲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她就像站在峭壁上的牦牛,在夹缝中也能跳跃起舞。
其德说,她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她愿意用自己的一生造福这片土地。她对在外求学的儿子说:“以后一定要回来继续建设我们心爱的家乡。”
曾经我们以为,走出大山是一段路程。现在明白,走出大山是一种励志的成长,而选择留在大山,是一种无悔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