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东县野三关镇在州县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加强立法点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能力建设和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立法点的作用,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一、坚持“一把手”带动,形成工作合力。巴东经济开发区党工委、野三关镇党委始终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不断完善立法点的工作体制机制,全面落实各项措施,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基层立法点的全过程、各方面。一是坚持党委定向带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明确立法联系点机构组成人员及其相关工作职责,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到党委有要求、人大有行动,实现立法点具体工作与党委决策同频同向,与人民期待相融相通。二是坚持人大牵头推动。镇人大规范工作流程,分解工作任务,提升立法意见征集工作效率,确保联系点工作全过程有章可循、规范有序。三是坚持小组齐头联动。全镇共设六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室,“一盘棋”推进联系点工作,抓联系点带活动室,抓部门带行业,抓代表带群众,形成镇、村、点三级工作责任传导到底、到人,有力推动各小组工作出实效。
二、突出网络化支撑,提升工作效能。一是建好线下活动阵地网。全面推行“166+N”组织架构模式,规范建设1个立法联系点、6个活动室、6个联络站,选优配强N名信息员,实现立法联系点全区域、全行业、全产业覆盖。拟建1个民主广场、1个全过程人民民主主题园。实现人员队伍专业化,组建一支由人大代表、市场主体、镇直单位负责人等构成的68名信息员队伍和一支由律师、县内重点产业带头人等组成的顾问及专家团队。工作职责明晰化,条目式明确活动室、联络站以及信息员、顾问及专家团队等各方职责,以外出学习和邀请专家授课等形式持续提升信息员履职水平。二是织密线上线下渠道网。完善入户走访渠道,信息员与群众、专家、企业话家常、找问题、谋发展,原汁原味收集意见建议;激活集中座谈渠道,组织召开调研座谈会,对照法律法规草案原原本本读,联系基层实际认认真真学,有针对性提出法律法规草案修改意见建议;畅通“码上提”渠道,开发基层立法联系点二维码,法律法规意见建议及社情民意手机扫一扫即可“码上提”,打通了全时段的民意渠道;设置意见箱渠道,在各活动室和联络站设立意见收集箱,便于群众提建议。三是拓宽上下畅通联系网。积极争取各级人大常委会及相关部门的工作指导,邀请领导到立法联系点进行调研,为立法联系点定目标、明举措和“加油鼓劲”。通过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意见箱、微信等方式保持与各级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实时互动,真正让立法联系点“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三、推动全方位融合,夯实工作基础。坚持让立法点工作与人大工作深度融合,打好组合拳,激活新动能。一是坚持与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有机融合。以打造“聚民意、汇民智,新时代立法联系点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为目标,为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蓄势赋能,建设道子坪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让“有问题,找代表;有意见,来基地”成为共识,让“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成为常态。二是坚持“家站室点”有机融合。将“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已有活动场所、办公设施、管理人员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及活动室共享,广泛开展立法意见征集,保障基层立法联系点的高标准工作、高效率运行、高质量立法,不断拓展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广度、深度和高度。三是坚持与代表活动有机融合。与“聚力共同缔造,开展五微行动”人大代表活动高效联动,开展走访调研、座谈交流19场次,开展普法宣传3场次,提出意见建议32条。积极参与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组织的养老立法调研等立法活动,组织召开信息员座谈会3次,深度访谈群众及民政、人社等部门工作人员30人次,撰写调研报告1份,提出立法意见建议两份8条。四是坚持与法治宣传有机融合。配合相关部门积极普法,制作《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宣传展牌20多块,发放殡葬改革、反电诈等宣传单等1.5万余份,开展普法宣传“六进”活动21场次。五是坚持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收集社情民意建议400多条。六是坚持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组织信息员参与和旁听巡回法庭审理民事纠纷案件,参与法庭调解,发挥信息员“熟人”作用,把诉前调解挺在前面,石桥坪社区被巴东县人民法院授予“共享法庭”。(涂启亮 田君浩)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