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至11月1日,云南省“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昆明举办。交流会上5位同志分别从立法、监督、代表工作和自身建设等方面作交流发言,体现了各自工作的特色和亮点。
让我们一起看看精彩交流发言!
近年来,昆明市人大常委会立足人大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新时代代表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健全代表工作机制、深化代表活动阵地建设,支持和服务代表更好履职,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实效。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255个“线上+线下”相对应的代表工作站(室),实现市、县、乡代表活动阵地全覆盖。
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在不断巩固代表活动阵地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助推代表活动阵地作用发挥的新模式、新途径和新方法,在全国首创建立了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以聚焦代表专长的组队方式,更好凝聚代表履职合力,共建成涵盖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大健康、社会治理等13大类78个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
同时,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基层立法联系点和人大代表工作站深度融合工作,制定了《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与人大代表工作站融合发展办法》。通过“点站融合”建设,让基层群众声音与专业人大代表的“专”“精”意见融合贯通,通过实践基地平台传递到立法机关,发挥好“点站融合”叠加效益,使“点站融合”成为立法工作和人大代表工作两提高、两促进的新亮点。
全覆盖建设代表活动阵地以来,全市共组织代表活动24783次,参加代表116258人次,接待和走访群众190936人次,收到反映的问题46860个,形成议案建议11471件,促进有关部门解决问题15473件。
近年来,昭通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权,切实增强人大监督工作实效。
本届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市委工作重点、高质量发展难点、深化改革卡点、社会治理盲点、群众关心热点”作为监督重点,创造性增开主任专题会议20次,逐项研究拟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各项议题,并邀请一批来自基层一线的基层人大代表和乡镇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列席常委会会议。
除开展日常监督外,市人大常委会还突出打好专题询问、述职评议、满意度测评刚性监督“组合拳”。本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聚焦“问、议、评”三环节,对22名人大任命人员开展工作评议;首次对19个部门开展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满意度测评;今年围绕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政府债务管理开展了2次专题询问。按照市委工作安排对昭阳区营商环境提升、高品质房地产项目建设、洒渔河美丽河道治理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题调研,连续五个月暗访督查全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高质量的报告得到市委的充分肯定,务实的工作作风得到基层干部群众高度赞扬,人大监督在乌蒙大地树起了一面旗帜。
近年来,玉溪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人大工作职责,全面加强“四个机关”建设,不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创造性开展工作,服务玉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财经监督工作,狠抓学习培训提升素质,在常委会预算工委配备了7名熟悉财政、审计、计算机等业务的工作人员,建立预算审查咨询专家库,聘请11位专家参与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突出抓好年度预算草案、市本级财政决算以及预算调整方案的审查,切实提高监督实效。2022年成为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基层联系点,2023年在6个县区建立了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基层联系点,通过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查询比对、预警分析,发现问题及时书面函告财政部门,要求限时整改回复,按季编写预算联网监督工作简报,强化了成果运用。
截至目前,预算工委基层联系点共向财政部门书面反馈意见15次,编写工作简报19期。同时,今年1月,市人大常委会首次采取面对面交办形式,向市财政局交办2024年预算决议、审查结果报告和预算工委年度监督重点清单,通过交任务、提要求、明清单、促规范,年底听取工作落实情况,达到传导工作压力、提高办理成效的目的。
近年来,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认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特色是地方立法的灵魂,管用是地方立法的生命”,以“小切口”为切入点,突出“小快灵”的特色,不断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以高质量立法护航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如制定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城乡特色风貌建设条例》为针对城乡特色风貌规划、建设、管理的立法;针对彝族传统医药文化的特殊性和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制定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医药条例》,对医师资格的取得作了适应性规定,同时州人民政府同步制定10个相关配套性文件,先后7批次授予“彝医医师资格”621人,彝医药已成为楚雄州极具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
此外,《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保护条例》《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服饰保护条例》成为了全国范围内将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具体化、法治化的典型案例,有力促进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
下一步,州人大常委会将认真落实这次培训学习的相关要求,在打造精品、制定“良法”上下更大的功夫,发挥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积极开展“小快灵”“小切口”立法,以高质量的立法为中国式现代化楚雄实践提供法治保障。
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始终牢记人大机关的政治属性,强化党建引领,把党建工作作为“四个机关”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政治保证,聚合力、固根基、勇创新、增实效。
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紧扣人大机关实际,不断创新方法载体,全力打造“别无我有”的党建品牌。创办“机关学习教育讲堂”,坚持每周五上午定期举办,每月突出一个主题,建立百人师资库,邀请名人名师名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辅导授课,在日积月累中提升新本领。开展“争星夺旗”活动,坚持每季度评选表彰6个红旗部门、6名“红星个人”和3名“党建之星”,让奋勇争先成为人大机关新风尚。持续深化“两场革命”,选定机关7个部门作为示范点,确定16个州市和10个挂联县人大机关作为基层联系点,在互动联动、互学互鉴中促进效能新提升。
近年来,云贵川三省共同立法保护赤水河流域开创先河;建设使用三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成为“云南样本”;运用质询刚性监督被《人民代表报》评为“2022年十大民主法治新闻”;代表活动阵地全覆盖走在全国前列等成果,全面展示了省人大机关深化“两场革命”的生动实践。省效能办连续3年专版刊发机关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做法。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四个机关”定位要求,以更加有力举措、更加务实作风、更加昂扬状态,持续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