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郧阳区的田间地头里满眼都是金灿灿的稻浪,呈现出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幸福!
“今年虽然天气干旱,但是稻谷丰收了。”“土地整治好了,耕种和收割都特别方便,既省时又省力,我们种地的积极性更高了,这都得归功于人大代表的帮助,感谢他们实实在在地为我们办好事。”白桑关镇郑家村的群众争先恐后地给人大代表点赞。
2024年1月,白桑关镇人大代表金清海、卫扬清在向选民述职时,了解收集到郑家村有部分土地因通行不便,耕种耗时耗力,种植粮食成本较高等因素而撂荒的现象。代表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便立即撰写“关于加大机耕道建设,解决农村撂荒地整治的建议”,提交镇人大主席团。
该镇人大收到建议后,兵分三路同时跟进。一是组织代表到田间地头找农户了解当前的诉求和机械化耕种的意愿;二是抽调专人、成立专班,到区直相关部门了解国家补贴政策,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三是组织农机手和种粮大户到外地农机耕作服务专业合作社实地观摩学习取经。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前期调研座谈、宣传走访,坚持以点带面,探索成立专业合作社,在郑家垭村建设机耕道普及示范区,先行投入资金10万元,修整机耕道11公里,串联片区90%地块。路通了,群众种植的积极性提高了,原本的荒地变耕地。
见时机成熟,便趁热打铁。镇政府根据撂荒地开垦难易程度,研究制定“以奖代补”的政策、引导群众自主、社会参与的方式,得到全镇群众的支持。先后支持李家河等5个村扶持资金20万元,修整机耕道18条22公里;引导种粮大户余强等自愿投入20余万元,自主修建机耕道3公里,同时带动12户农机手、种养大户自主修整机耕道路5公里;引导十堰市富军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投入社会资本100余万元,新修机耕道3.2公里;引导无劳力的家庭将撂荒地流转给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进行集中整治耕种。此举不仅有效破解了机械化作业“路面窄、路况差、车难行”等难题,实现荒地变良田。还彻底扭转了群众“宁荒不种”的观念,也打消了无劳力家庭耕种的后顾之忧,有效盘活弃耕土地,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更让人大代表充满履职成就感,拉近了代表与群众的距离。
白桑关镇人大在坚持做好前半篇文章的同时,更注重做实后半篇文章。实施严格监督机制,统一规范机耕化服务价格、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确保让利农户、方便农户。共同缔造理念深入人心,一切困难都迎刃而解。目前全镇已播种21000余亩,机械化作业达到18000余亩,撂荒地恢复种植1200余亩,培育种植大户19家。昔日一片荒山,了无生机,今日遍地庄稼,乡村又恢复了生机与活力!(陈静李胜祥)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