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代表风采 > 正文

【代表风采】刘志秋:“湘西小牛”的家乡振兴梦——返乡入农携民富,履职尽责寻创新

发布时间:2024-10-30 作者:佚名 来源:湖南人大网

  

  刘志秋

  湘西州第十五届人大代表、湖南青禾畜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青年热血

  从“被迫回乡”到“鼓励回乡”

  刘志秋是小镇里走出来的孩子,也是他们村里第一个考上本科的大学生。他知道自己只有往大城市走,接触到更优秀的人,才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所以他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努力的。

  本科时期任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会主席,带领上千人得过20余项大奖,还担任过CCTV希望杯志愿者队长,担任过多项大型活动主持人。由于大学期间表现优异,成绩优秀,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教育厅引荐刘志秋作为交换生到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学习。

  在毕业那年,本想着在澳大利亚找一份工作安安稳稳上班的他,受母亲“回报家乡、无私奉献”的影响,回到了家乡。当时的刘志秋,总觉得自己回到家乡,会被大家笑话说:“一个大学生好不容易走出了大山,却又没出息的回到了大山里。”但是,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要做一位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而帮助家乡的父老乡亲过上更好的生活,就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

  

  刘志秋农忙时节帮助群众收割稻谷。

  就在全国人民共同决胜脱贫攻坚的浪潮中,刘志秋挺膺担当,成为了湖南青禾畜牧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与母亲开启了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道路。刘志秋在家乡进行调研时,得知“湘西黄牛”的浓厚历史文化与优良品质,坚信“湘西黄牛”产业一定会快速发展。为帮助当地贫困户尽早脱贫,他为公司开创了“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与禾库镇的16个村共600多户养牛户(其中416户为建档立卡户)签订了湘西黄牛的养殖合作协议。为了消除父老乡亲的担忧,他还为困难的父老乡亲购买小牛犊和牛保险,同时为了实现可持续放养黄牛,他还把贫困户的13000多亩荒山荒地都租了下来,集中处理,种植牧草,土地流转租金200多万元。三年后,刘志秋还会以高出市场平均价进行收购,然后送至工厂加工包装,最后卖给客户,形成了产业的一个良性循环。

  除此之外,2018年-2019年,刘志秋共为禾库地区创造了1600多个工作岗位,其中协助政府完成了青皮豆种植项目、复垦项目、丹参种植帮扶项目等众多大型帮扶项目,并取得了政府部门的一致好评与广大父老乡亲的大力支持。2018年-2020年间,刘志秋共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劳动90000余次,其中带动种植与复垦达50000余次,种植与复垦项目所发放给贫困户的工资达400多万元。这三年间,共收购建档立卡贫困户1323人农牧产品作为商品,支付原材料采购款共1300万元。

  最终在2020年,刘志秋带动的400多户贫困户,共计2000多人全部脱贫。因此,在同年2月,公司也荣获了“扶贫先进企业”的荣誉称号。刘志秋让父老乡亲从“愁养牛”、“愁销售”到“愿养牛”、“爱放牛”,也不断鼓励着有志青年回乡创业,返乡助农。

  

  刘志秋率湖南青禾畜牧业有限公司员工为凤凰县禾库镇吉云村群众发放分红资金。

  科技引领

  从“人工放牛”到“数字化转型”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大也指出,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指引下,刘志秋愈加意识到养殖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进一步实施湘西黄牛数字化转型、产品研发、搭建科研平台、引进及培养科技人才等项目,实现产业提质增产、产品多元增值、人才培养增效的目的。他与中央民族大学进行湘西黄牛养殖数字化的相关技术研发,并通过他们培养了多名技术人员、建立了专家站。2022年,自主研发的GPS天眼云养牛专利技术投入测试,结果显示,养殖过程数字化的转型大大降低了放养的人工成本与丢牛率。

  随着产业的不断壮大,刘志秋与湘西州七县一市共72家大型合作社与养牛大户签订了湘西黄牛养殖合作协议,希望能够通过之前的经验外加数字化转型技术带动更多的湘西养牛户过上更好的生活。他还与中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并与更多高校团队共同开发了畜牧业数字化技术,申请并下证了1项发明专利、6项软著权、9项实用发明专利,并在2023年带领公司获得了“国家高新企业”称号。同年,刘志秋成为了湖南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及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刘志秋在基地查看黄牛养殖情况。

  回报社会

  从“追梦人”到“青年志愿者”

  照亮自己,也不忘温暖他人。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陵山深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村——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考察,提出“要依靠科技,开拓市场,做大做优水果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这五年来,刘志秋不仅专注于做“牛”事业,同时也牢记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与菖蒲塘村建立合作关系与利益联结机制,帮助菖蒲塘村及其他村老百姓销售优质的猕猴桃、粉条、腊肉、雪茶、椪柑等农副产品,共带动销售上千万元。

  五年来,刘志秋给予甘肃地震受灾学生家庭爱心资助,捐赠疫情防疫物资等,还带领了许多优秀企业家来到禾库地区,看望当地的留守儿童,为乡村小学的小朋友们捐赠物资。在大家共同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父老乡亲过上了更好的生活,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返乡养牛,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现象逐渐减少。

  在疫情三年的重创下,刘志秋带领的2000多名脱贫户,均未返贫。凭借梦想、毅力、智慧,刘志秋将继续这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与民共富、与国共强、与世共享”也成为了刘志秋带领父老乡亲们前进的目标和核心。

  “做一位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刘志秋母亲的这句话,一直深深的影响着他,他也一直努力的这样做着。

  为民造福

  从“返乡青年”到“青年代表”

  2022年,刘志秋当选了湘西州第十五届人大代表。自此,“民之所忧必念之,民之所盼必行之”就成为了他一直以来的所思、所念、所行。

  从2022年至今,第一是通过不断学习,时刻增强自己的履职能力。刘志秋积极参加学习培训12次,参加代表小组活动及专业小组活动12次。第二是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民众的真实需求。刘志秋走访座谈134次,参加专题调研会52次,为了解“湘西黄牛养殖数字化转型”的客户反馈,共收集了1011份有效问卷。第三是通过拓展市场,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刘志秋帮助受天气、疫情影响农户销售农副产品276次,吸引外地商家来湘采购农产品41次。第四是通过反思与总结,把百姓生活和产业发展目前所存在的难题以更简洁并更前卫的方式提出来。2022年的疫情环境下,刘志秋提出了《关于全面建设正能量湘西的建议》,建议中有一条指出可以将随处可见的标识牌上贴上“积极向上的标语”,在不需要投入多余的费用的前提下,实现现有资源的更多正向价值。2023年,刘志秋提出的《关于提高民事诉讼效益的建议》中,有一条指出可以推广在线诉讼平台,便于当事人提交材料、案件查询和接收结果,以此缩短诉讼周期,提高审判效率。此外,刘志秋提出的《关于加大湘西黄牛产业支持、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关于促进湘西黄牛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的建议》、《关于促进湘西猕猴桃种植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的建议》中都提到了乡村振兴中产业创新的重要性,作为湘西具有非常浓厚的历史文化的代表产业,更需要得到重视与创新。同时,刘志秋在建议中也强调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可实施性是非常重要的——老百姓用得起并且很容易操作的数字化技术才是真正好的数字化转型技术。

  为了更好地践行“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刘志秋不断努力,考入了中南大学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跟着院士团队的导师深入研究湘西黄牛的数字化转型。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及不断创新使刘志秋发展产业更加顺利和广阔,考虑事情更加全面和长远,关注父老乡亲更加细微和周全。刘志秋坚信靠自己的不断学习与不断创新一定能带领更多的父老乡亲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他的“家乡振兴梦”也将逐渐成为现实。


原文链接:https://www.hnrd.gov.cn/content/646854/69/1439439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代表风采】欧云飞:忠诚履职,造世界最好的汽车板 下一篇: 【代表风采】肖冬红:书写一片叶子的共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