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阳江市阳东区那龙河万里碧道成为“热辣滚烫”的“网红”打卡点,石仑村的“画中树”刷爆全网,宏涛城市农场游人如织……徜徉在“万里碧道”,尽享小镇“慢生活”,成为当地市民朋友圈里藏不住的幸福。
幸福的背后,是阳东人大聚焦“民心工程”的持续监督、精准发力。
近年来,阳东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在农文旅融合上下功夫,强化监督问效,督促推进“万里碧道”建议办理,为群众增收致富蓄势赋能。
倾听民声聚民意
凝成一条“万里碧道”建议
2023年初,阳东区东城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到石仑村田间地头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调研,多位村民现场反映“东城镇依山傍水、景色宜人,但由于缺乏规划、设施落后,以致‘绿水青山没人看’,本地群众舍近求远跑到别的地方看田园风景”,引起在场人大代表的强烈共鸣。
参加调研活动的阳东区人大代表李超颖深有感触,在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时专门听取了碧道建设的意愿。之后,李超颖与代表小组一起围绕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情况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广泛听取农民、乡贤、企业家、设计师及政府部门意见,详细了解资源盘活、景观利用等情况,将政府需求和民意形成《关于加强东城万里碧道文旅融合建设的建议》,重点提出“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安全提升、特色与景观营造、游憩系统构建”五大建设任务,将东城万里碧道打造成集旅游观光、文化休闲、体育健身、生态保育于一体的人文自然生态河道景观带。
该建议提交阳东区人大常委会,经阳东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后将其确定为重点建议办理,并得到阳东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
强化监督问效
按下建议办理“加速键”
民生实事要办好,监督问效是关键。
去年4月28日,阳东区人大常委会召开阳东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督办重点建议议案会议,明确职责分工;阳东区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先后几次来到东城镇端陶村和丹载村,通过实地考察、听取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关于加强东城万里碧道文旅融合建设的建议》的办理情况,督促推动建议办理进程。
在此基础上,阳东区人大常委会运用“三议一评”分组监督机制,重点围绕“建议”五大建设任务,阳东区人大代表组成碧道基础设施系统升级改造小组、农文旅融合招商引资小组、财政经济小组分头对接主办单位阳东区文广旅体、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有关职能部门,全过程、多渠道、全方位跟踪各部门办理情况。
阳东区人大常委会在去年先后组织召开4次协调会,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阳东区、东城镇人大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到碧道现场进行调研,督促万里碧道建设项目建设。其中当了解到东城英村水闸至旧325国道连接线尚未打通,影响碧道建设的问题,东城镇人大代表团马上提出《关于打通东城英村水闸至旧325国道连接线的议案》,第一时间转东城镇政府办理。东城镇人大与东城镇政府多次协调相关村委会、村民,按时推进该项目征地工作,成功解决影响碧道项目建设的关键难题,助推万里碧道建设项目跑出“加速度”。
万里碧道项目
让市民共享“慢生活”
鉴于镇级财力有限,阳东区、东城镇人大领导主动与东城镇乡贤多次沟通协调,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成功引进石仑宏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盘活碧道沿线撂荒地。
同时,东城镇人大联合区文广旅体局积极向省体育局争取,得到了省体育局在项目立项和财政资金上大力支持,建成投资5000万元总面积为28万平方米的美丽湿地公园。
同时,丹载村还成立强村富民工作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丹载油菜苔,将200亩撂荒田变成致富田,带动17户村民回乡创业,实现就业50多人,为村集体增收450多万元。碧道周边村落吸引了一批知名艺术家聚居建立工作室,沿岸村民瞄准机遇自发建设艺术民宿、休闲农庄、网红打卡基地……
在阳东区、东城镇人大的合力推动下,东城镇成功盘活碧道沿线的端陶、石仑等村约600亩土地,引入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观光农田、趣味采摘园、亲子认养田、研学创客基地等特色都市农业项目。
随着碧道沿线配套设施的完善,节假日期间许多市民一家大小来碧道游玩、锻炼身体或者宿营,尽情享受都市“慢生活”;今年国庆节期间单日客流量超5000人次,碧道农文旅融合发展“热辣滚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