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工作 > 正文

云南:从“建好”到“用好” 代表活动阵地“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4-10-23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人大网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代表家站等代表活动阵地是推进代表工作的重要抓手,是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多年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以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建设为载体,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自2014年开始启动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建设,历经十年,如今全省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建设更加完善,实现了“家”、“站”、“室”全覆盖,从“建好”到“用好”,让代表活动阵地真正“活”起来。

  顶层设计高位推动 十年磨一剑唱响云南人大新“品牌”

  活动有载体、履职有平台、工作有机制。云南人大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历经十年发展,先后经过了统筹推动、规范标准、提质增效三个阶段,可谓十年磨一剑。

  时间回溯到2014年11月,云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召开全省人大代表工作暨代表活动阵地建设座谈会,总结推广了砚山县代表活动阵地建设提升代表履职能力的“五站”目标经验。此后十年间,全省各类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

  2019年4月,云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在曲靖市召开全省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建设推进会,明确“两个必建”的要求,和“七有”的基本建设标准,提升了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水平,逐步形成了可供推广示范的云南模板。

  2023年,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人大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并于当年4月21日在昆明召开全省人大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任务部署会,开启了新一轮建设。在建设目标上,提出了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四化”目标;在建设标准上,由“七有”拓展为“八有”,增加“有信息平台支撑”;在建设布局上,提出了县级以上人大机关建设代表之家,形成“家”、“站”、“室”纵向贯通、信息联通的新格局;在实施步骤上,提出了“三年建设计划”,即2023年重点建设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代表之家,2024年重点建设网上代表活动阵地,2025年重点建设专业代表工作站。

  阵地建设遍地开花 夯实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民意基础

  走进昆明市西山区前卫街道润城片区人大代表联络室,室内独立分区、明亮整洁,划分有选民接待、宣传展示等功能区域。这里同时也是西山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市民进站或通过电话、微信等即可便捷反映问题建议,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民主。

  西山区有效发挥人大代表活动阵地作用的探索并非个例。近年来,云南省各级人大不断加强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持续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截至2024年4月,全省共建成代表活动阵地14556个,其中,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代表之家142个、乡(镇、街道)代表工作站1547个、村委会(社区)代表联络室12867个。“家”、“站”、“室”的全覆盖,让民主的触角真正深入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在推进代表活动阵地建设中,云南不仅注重常规工作的开展,各州(市)更是结合自身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守正创新、注重效果。

  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建立民族团结进步、美丽县城、农旅融合、河长制、人参果、绿美乡村、红色旅游7个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围绕特色定位,将主题活动和常态化活动相结合,最大限度汇集专业人大代表、专业人才、专业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优势资源。怒江州福贡县老姆登村人大代表联络室分别把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治理、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等工作融入代表开展活动的全过程。楚雄市彝人古镇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延伸建设了首个住宅小区人大代表联系点,便于代表和选民开展活动。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人大常委会代表之家、临沧市临翔区玉龙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分别探索推行代表活动阵地“实体化”运行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全省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建设,在不断地升级完善中,“家”、“站”、“室”成为了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为人大代表履职搭建了平台,也增强了人大代表履职活力,为代表依法履职、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生实事落地有声 擦亮人民当家作主的民生底色

  走进昆明市晋宁区二街镇肖家营村,曾经因为随意摆摊而拥堵的主干道变得畅通安全,村里老人们也有了一个整洁、明亮的卖菜新场所,而这一切的转变源自晋宁区人大代表崔金虎的一次“家访”。崔金虎在与卖菜老人拉家常的过程中得知群众诉求,便向二街镇政府提出在螃蟹河新村口修建临时摊位的建议,二街镇迅速行动,投资7万元制作安装了20组钢制固定摊位,将村口卖菜的群众全部引入临时卖菜点,不仅改善了村镇容貌,更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崔金虎的故事只是人大代表依托活动阵地解决民生实事的一个缩影。在遍布云南的14556个代表活动阵地中,在群众一项项现实而细微的需求里,人大代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

  昆明市盘龙区人大常委会创新开展“代表等你 一七有约”代表接待群众系列活动,四级人大代表覆盖全区50个选民接待点,无论商圈楼宇,还是乡村站所,都能让选民们就近找到人大代表,及时反映问题。临沧市永德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以“固定征集+巡回流动征集”、“定期征集+常态征集”等形式开展民意征集活动,把“民呼我为”作为推进代表工作“小切口”加以探索和实践。

  昆明市石林县将代表工作站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相融合,结合基层民族立法工作实际,在长湖镇人大代表工作站探索设立“石林彝族自治县人大民族立法基层联系点暨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有序参与民族立法提供了有效途径。

  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2019年以来,全省人大代表活动阵地组织代表进“站室”开展履职活动82.06万人次,接待群众138.72万人次,收集人民群众意见建议59.05万条,作为代表建议提出10.19万件,充分发挥了代表活动阵地联系人民群众“连心桥”、“民意窗”作用,整体实现了代表活动阵地从“建好”到“用好”的转变。

  打造代表履职“新场景” 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内涵

  文山州文山市砚山县江那镇嘉禾社区新城小广场,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唠家常的聚集地,现在有了一系列“新身份”——“连心桥议事长廊”、“代表有约活动议事亭”、“民主围坐议事亭”。嘉禾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改变以往在会议室接待代表的方式,主动开辟社情民意反映新阵地,在新城小广场创建了平台,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围坐在一起,坐出一个“同心圆”,听民声、解民难。

  “小板凳”带来“大民生”,同样的场景在云岭大地的各个角落上演。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西庄镇新房村,人大代表走进用凉亭打造的“村民议事亭”,零距离听民声解民忧。昆明市晋宁区创新开展“家访”工作,代表们纷纷走进选民家中,深入田间地头,以“拉家常”的形式“面对面”访民情、听民意。

  从“室内”到“室外”,从“被动”到“主动”,代表家站室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大代表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主动走出“家”、“站”、“室”,走向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走入百姓家门、学校大门,实现代表活动阵地与网格化履职有效衔接,使人大工作更加接地气。

  如今,为进一步推动数字化在人大工作中的应用,云南省进一步打造代表活动阵地‘服务+’工作模式,探索“线下”和“线上”相辅相成的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建设。

  近年来,昆明市依托代表履职服务平台一一对应建立了网上代表工作站,率先在全省实现代表活动阵地“线上线下”全覆盖。2022年,昆明市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系统、人大代表网上工作站统一整合到昆明市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形成“三台合一”,统一入口,便捷登录,实现联系沟通“零距离”,履职服务“全天候”。

  文山州充分运用“融媒体+人大”创新人大代表履职方式,形成了《文山人大》杂志、“文山人大网”、“我是人大代表”微信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一刊一网一微一抖一号”的人大融媒体“矩阵”,全力讲好新时代人大故事、代表故事。保山市昌宁县在代表之家接入“云视讯”高清视频会议专线,与13个乡镇和124个村(社区)的“云视讯”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家”、“站”、“室”异地沟通、视频交流。红河州建水县依托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上线代表码和工作站码,代表登录“活动阵地”小程序,即可收集选民群众留言,提交意见建议。

  “按照三年建设计划要求,今年,云南省人大将重点依托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建设网上代表活动阵地,实现线上线下代表活动阵地一一对应。”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抓好代表履职服务平台推广运用,认真落实《云南省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着力提高代表工作信息化水平,重视平台的推广运用工作,确保年内实现履职服务平台使用全覆盖。云南省人大将坚持以数字化信息化为指引,不断增强数字人大的实用功能,推动代表履职迈进“云时代”,以数字技术赋能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www.npc.gov.cn/npc/c2/c30834/202410/t20241018_44010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黑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备案审查)专家库成立 下一篇: 正定:把基层“源头活水”传递到国家立法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