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届以来,微山县人大常委会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完善制度,畅通民意表达“直通车”
健全代表下沉走访工作机制。制定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制度,定期组织代表开展“下楼出院、上门问事”走访活动,在与群众的促膝长谈中拉近距离,在家长里短中织好社情民意的“搜集网”。
健全代表接待接访工作机制。根据信访事项所属领域,结合代表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定期安排代表到信访接待大厅、群众服务大厅参与接访活动,零距离倾听群众诉求,面对面调解矛盾纠纷。
健全代表云上接待工作机制。开发微山“数智人大”,打造“智汇民情”系统,着力构建以代表为主体、履职为重点、监督为抓手的载体平台,支持选民群众随时线上反映意见要求,实现代表服务群众“24小时不打烊”。
搭建平台,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扎实推进代表联络站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坚持在“建、管、用”上齐发力,在打造品牌特色上下功夫,推广“蒲公英”人大代表联络站品牌建设,让为民服务的“种子”生根发芽、遍地开花。在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阵地作用的基础上,推动民意收集从代表联络站拓展到民情广场、从线下座谈会拓展到线上议事群,实现代表和群众良性互动,形成了“小板凳上听民声”、民意“码上办”、“凉亭夜话”等多个特色品牌,让群众表达渠道更畅通。全力推进南阳镇、欢城镇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采用“网格化+上门式”的方式征询立法意见,不断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功能向普法宣传、监督执法、促进守法拓展,让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的重要平台。
凝聚合力,打造社会和谐“助推器”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优势,探索“代表+”多元联动新模式,助推人大代表履职与基层治理实践深度融合。
“人大代表+会商议事”,拓宽治理路径。县人大常委会定期与相关部门单位研判交流,共同梳理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民主法治建设的重点问题,形成会商议事建议议题。按照“小切口、具体化、可操作”的原则,由县人大常委会牵头,组织人大代表、居民群众、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和法律顾问共同开展微调研,召开会商议事会议,形成议事建议,交由相关部门办理落实。
“人大代表+公益诉讼”,凝聚监督合力。积极探索完善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聘请人大代表加入“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积极提供公益诉讼线索,努力将代表建议转化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人大代表+矛盾调解”,促进和谐稳定。选聘60名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熟知社情民意、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大代表担任调解员,在代表联络站、群众服务大厅、诉讼服务大厅、人民法庭建立人大代表调解工作室,整合律师、基层法律服务、网格员等资源力量,形成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实质化解的强大动能,促进基层社会治理。
责编:王娜娜 徐榕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