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今社会,在科技飞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惑。在纷扰的世界中如何找到心灵的归宿?2024年9月《党员生活》杂志刊登了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王润涛同志的文章,为上述问题提供了独特的思考视角和解决思路,现将全文转发如下。
今天,我们如何“致良知”
“致良知”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心学的核心主旨和精髓所在,它是每个人必须修炼的道德功课,是人人都要书写的人生答卷。虽然以笔者之鄙陋去探讨这么高深的哲理命题,颇有点自不量力,但凡心所向,素履所往,姑且从日常生活所及谈点粗浅体会。
良知:人性本善的光辉
“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中的“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意思是说,不经过思考就能知道是非善恶的见识,叫作良知。王阳明引用过诸如性、天性、心、良心、天理、道等概念来论述良知。这些概念所指的实质上是同一个事物,只是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了不同的表述。
关于“良知”的内涵,我们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良知是人的天性。“良知者,人之天性也”“性者,人之根本也”。王阳明认为,良知不分圣愚、不分贵贱,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人与生俱来的光明与纯净,是人性中最为纯粹和本真的部分。
——良知代表了人对善恶、是非的本能判断能力。“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它好似现代心理学所说的“潜意识”,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甚至主宰着每一个人的行为。
——良知即天理,良知即天道。“人之性者,心也”,而“心即理”,人心即天理,所谓天理就是天道。良知在本质上是与天地万物同体的,人心内在就是一个小宇宙,应该像自然大道那样去运行,这就叫天人合一。
——良知是知识的根本,是终极的知识和真理,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良知为知识、真理的追求提供道德动力和方向指引。一方面,只有符合良知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可靠的;另一方面,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需要遵循良知,让科技与伦理道德更相协调。
概而言之,良知就是八个字——天经地义、天理良心。
时代呼唤: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在当今社会,在科技飞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惑。温情不再、道德沦丧、诚信缺失、价值观扭曲等现象时有发生,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像一把把利刃,在中国人的躯体上划出一道道触目惊心的道德伤口。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泛滥和谣言散布的问题,加剧了社会的浮躁和功利。有的人昨天还在足疗店给人搓脚,今天就可以化身为包治百病的神医;有的人自己炒股亏得一塌糊涂,转眼就可以包装成点石成金的名嘴。人们的戾气越来越重,一言不合就开吵,甚至三两句不对就动手,一个个网暴事件频繁发生。有的年轻人打着“抵制日货”的幌子,走到大街上砸同胞的车,甚至伤害同胞的身体。他们以为自己是一腔热血地爱国,但实际上干的却尽是“碍国”的事。
更让人揪心的是,严肃知识分子正在退场,一些完全不尊重知识也不尊重常识的丑角正在逐渐占据舞台中央。当普通人在苦思冥想如何致富时,专家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如果你手头没钱,也没关系,你可以将闲置房子出租,并且注册成为网约车司机。还有的专家建议对失业人群征收失业税,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寻找工作。这些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味的溜须拍马、蝇营狗苟,无所不用其极,活脱脱似一个个“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现世。难怪很多网友呼吁——建议专家不要再建议!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被外在的名利、欲望所牵引,心灵逐渐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形成了一座座难以逾越的心灵迷宫。清华大学教授彭林曾说:“目前中国举国上下都在讲发展,其实我们闭上眼睛想想,所有的发展都是物质的发展。现在我们陷入了一个群体迷失,我们忘了社会的发展最根本的就是人自身的发展。人要发展好了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好;人要发展不好,连人都不会做好。这个社会永远没有幸福指数可言。”
此时,我们要让那个良知成为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念,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内心的黑暗角落,指引我们回归心灵的本源与归宿。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讲,“心所安处,才是良知”,就是告诉我们:处于内心的平静状态时,更能够清晰地认知自我,理解周围的世界,并据此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决策。
我们更应让良知成为行动的准则。良知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人性中的美好品质,理性思考、辨别真伪,无私奉献、勇敢担当,积极向上、奋发向前,诚信友善、宽厚包容,减少矛盾和冲突的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良知的觉醒和回归显得尤为珍贵和迫切。
致良知:涵养一种伟大的力量
良知虽然是先天具有的,但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难免受到一些似是而非观念的影响和一些不好习气的浸染,使心灵蒙尘。比如,我们可能会把“有钱就有一切”“婚姻就是交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错知错见种进心中,使我们的心灵添上一丝阴翳,从而无法清晰、准确地看待这个世界。为此,王阳明提出致良知,教人把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融为一体,通过心性修炼和事上磨练来恢复并践行这份本然的良知,使其从潜在的、静态的状态转化为现实的、动态的力量。简言之,“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一是内观自省,“破心中贼”。
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忙于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和事业上的成功,却忽略了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成长。致良知要求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时间,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去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良知的标准。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和修正,我们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和人格魅力,成为一个有德行、有智慧、有担当的人。
第一步要“去私欲”。人性里有私欲,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99%的人都会或多或少产生贪欲、嫉妒、傲慢、怨恨等情感或念头。私欲是蒙蔽良知的主要原因之一,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贼”,偷走我们的快乐与平静,让我们在内耗中挣扎。王阳明有一个很生动的比喻:“良知犹主人翁,私欲犹豪奴悍婢。”意思是,良知才是当家人,才是人们真实的自我;只是因为这个当家人沉疴在床,私欲才会横行霸道,冒充主人翁。致良知就是给当家人服药治病,帮助其摆脱病魔,恢复健康。“去得一分私欲,复得一分天理。”这一步叫作“格其不正以归于正”,清理掉头脑中乱七八糟的观念,恢复“出厂设置”,剩下一个干干净净的基本操作系统。
第二步要正心诚意。建立一套在本心之上的正知正见。孟子早就说过,人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此外,还要常怀感恩之心,对一切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要保持敬畏之心,敬畏法律与道德,不做违法乱纪和违背道德的事情;敬畏自然与生命,尊重自然规律和生命价值,珍惜资源和环境。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不畏强权,同情弱者,关爱苍生。同样是几百块钱、几千块钱,对有些人来说,并不算什么,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是他/她几个月的生活费和全家人的希望。被贫穷压抑的人生,经不起一丁点的打击,瞬间就会崩溃。该让就让,能帮则帮,你抬一下手,对他们而言,可能就是一片天。
第三步是认知内化。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著名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它启示我们,要通过反复的自我训练,把这些不掺杂欲望业孽、世俗观念的知见,内化到心之本体里,成为一种潜意识,遇到事情能做出下意识的动作。
二是知行合一,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良知。
谈到知行合一,一般认为就是想到什么事情,马上去行动去落实。这其中隐含着一个“知先行后”的逻辑关系。这样理解没有错。但王阳明认为,人的内在本性和外在行为是一致的。他讲“一念发动处,便即是知,便即是行”,即人在道德实践过程当中,必然就有良知的闪动。此时,良知会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你也会按照良知的命令去做事情,“知”“行”在一个人的意识活动当中是合一的过程。善恶总在一念间。例如,看到有人摔倒了,我们却因为内心的顾虑(怕被“碰瓷”受讹诈)没有出手。这个时候良知会告诉我们,见死不救有难不帮是不对的,我们就会及时伸出援手。这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致良知。电影《第二十条》中,检察官韩明一边面临家庭矛盾,一边在办案妥协过程中努力寻找平衡点,以良心发现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最后在听证会上泪目痛陈,促成了最为公平正义的结果。
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认为真正的学问和修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磨练和提升。同样,良知的培养也需要通过实践的锻炼来实现。致良知即依良知而行,它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为善与去恶。当良知知得此事为是、为善时,便坚决地去行;当良知知得此事为非、为恶时,便坚决不去行。
王阳明讲,“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他担心后世学子听着容易,只将其当作口头禅、当作光景而已,辜负了良知的本意。的确如此,所有的圣贤经典都是亲身实践而来的真理。我们若把经典当成文字,不在自己身上切实用功,则多学无益。只有将自己的行动和自己心中的良知连接在一起,才能把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的力量。
三是实事求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著名导演库布里克指出,人们可以曲解任何一件事,以便与他们的固有观点相符。易中天将中国人的思维归纳为:问态度,不问事实;问动机,不问是非;问亲疏,不问道理。洞见实相,对普通人来讲最难掌控,因为人的一生都在强化自我,而放弃自我是很难的,需要大智慧。致良知告诉我们,心觉悟了才能从自我封闭、自我强化的死循环中解脱出来,就会尊重事实,一切以事实为基础,就能够做到洞察真相、极度真实。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宝贵成果。它要求从实际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找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据此作为行动的依据。实事求是强调尊重客观事实,反对主观臆断和教条主义,是科学决策、有效治理的基石。这与致良知的哲学思想具有相通性、一致性。
致良知,要全面了解情况。“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要深入调查研究,收集第一手资料,避免仅凭主观臆断或片面信息作决策。要通过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确保获取的信息全面、准确、可靠。
致良知,要客观分析问题。避免先入为主的偏见,尝试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找出问题的本质和根源。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对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确保分析过程客观公正,防止被主观情绪所主导。因为,一旦带有情绪,眼睛就会被蒙蔽,严重影响你的“认可度”。《礼记》告诫世人:“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致良知,要保持开放心态。愿意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方法。在面对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时,保持理性和包容的态度,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路,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陈云同志所讲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境界。
四是红尘炼心,处理好日常生活与致良知的关系。
良知虽然超越于现象界,但并不离开现象界,而是内在于现象界的。致良知只能在见闻酬酢中进行,也就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因为是非之心、好恶之心的判断指导功能本来就是针对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事情而言的。脱离了日常生活,良知就成为一个空洞的概念。若是抓住了这一核心,日常生活的每一件琐事都变得有意义、有价值,因为它们都可以帮助致良知。
有一属官感叹:“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阳明听后答道:“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可见,致良知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特别是遇上有利害关系时、情绪激动时,正是做学问的好时机。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一种“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良好状态。
家庭亦是道场。现在“午休情人”等新型出轨方式层出不穷,官员落马多有权色交易、钱色交易等等,这些都是没有守好良知底线、炼好家庭心经的体现。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清扫垃圾、打扫灰尘,就是在清扫你的业障。让家人和睦相处,让家庭和谐快乐,这就是修行。满腔热情干事业,满腹柔情爱家庭,是最大的人格魅力。
其实,真正的修行不在深山老林,更不在遁入空门,而是红尘炼心。这是儒家与佛家、道家的根本区别。佛道要求信徒摆脱一切社会关系,避开一切社会责任,去寺庙、去深山老林里修炼,以获得涅槃或长生不老,因为它们的宗旨本来就是出世的。儒家则不然,它的宗旨是入世,是济世,是治国平天下,修身仅仅是手段。如果像佛道一样去深山修炼,纵然修得功夫再高,也于世无补。为了承担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王阳明从一开始就要求门徒在实际生活中修炼自己,“山水平生是课程,一淹尘土遂心生”。
五是以人为本,强化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培养。
传统教育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却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培养。教育的本质,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恰恰是去恢复我们的天真和良知。人文教育,是让人懂得“人之所以为人”的教育。人文教育注重的不是某种专门知识的训练,而是培养“人”——一种有德性,有尊严,有思考、判断、表达能力的高贵生物。人文教育先得有人的自由意识,知道什么是人应有的幸福、德性,什么是好的公共秩序,始终坚守内心的真实与善良,才能成为真正有良知的知识者。正确的“三观”应该是:世界观,站在天理这一边;价值观,站在良知这一边;人生观,站在自我价值实现这一边。很多学者都在强烈呼吁开设通识教育、公民教育等带有启蒙性质的人文教育,笔者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