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省政府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
报告显示,广东共有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5项、省级816项;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2人、省级824人。广东省形成的四级名录体系门类齐全、科学合理,非遗保护职能运行机制职责明晰、保障有力。
将首次探索认定省级代表性传承群体
当前,广东颁布实施《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广东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等,广州、佛山、汕尾、清远等地根据实际情况相继出台一批法规政策文件,筑牢非遗保护工作的“四梁八柱”。
报告介绍,广东对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非遗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截至目前,广东省共有1个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潮汕文化(湘桥)生态保护区和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区2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7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深圳市4个街道或社区入选2023年全国22个“非遗在社区”典型案例。
夯实法治保障的同时,资金保障也不断加强。省财政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除中央资金补助外再补1万元,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补助2万元。
为着力完善非遗保护名录体系,2020年以来,广东共18个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58名传承人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公示名单,通过率居全国前列。同时,115个项目入选省级第八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目前,广东正开展第七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报与认定工作,将首次探索认定省级代表性传承群体。
传帮带、结对子形式提升传承水平
2023年,广东省启动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种子计划,通过传帮带、结对子的形式,构建非遗传承人与省内各高校艺术、技艺类人才之间的实践学习平台,每年培养上百个青年学生,为广东储备一支专业化的非遗传承后备队伍。
此外,广东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持续两年开展100名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2023年度,全省共开展传承人培训班887次,培训55469人次。
报告显示,为推动非遗走进校园,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打造“非遗少年学”“非遗少年说”“非遗少年行”三大品牌,在乡村地区建设10个“爱心非遗室”。
例如,东莞市走进397所学校开展非遗传承传播活动,开展普及性公益活动达400场次,受益师生超100万人次;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专门成立粤剧曲艺二级学院,长期聘请广东粤剧大师对学校师生授课。河源市紫金县建设27个花朝戏推广普及示范单位,平均每年培训中小学生近300名。
打造十条非遗精品旅游线路
今年5月,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面向公众正式开放。其中,广东省非遗馆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展陈面积1.04万平方米,已成为市民文化体验和旅游打卡的热门地。
当前,广东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建成公有与非公有并存等多种形式的非遗展示场所。广州新文化馆专门设立非遗展览中心;梅州以建设国家生态文化生态保护区为契机,在历史文化建筑“恩元第”建设市级非遗展示馆;肇庆建设端砚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体验馆、汕头市在小公园开埠区建设非遗体验馆等。
如何充分挖掘并活化利用非遗的文化内涵,让广东非遗频频“火出圈”?报告介绍了一系列真招实措。
广东打造出舞剧《咏春》、音乐剧《醒狮少年》、粤剧电影《白蛇传·情》《谯国夫人》等精品力作。其中《白蛇传·情》《谯国夫人》分别获中国电影华表奖和金鸡奖,刷新全国戏曲电影票房纪录。
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创设计大赛、“时尚岭南·非遗新造”时尚之夜、广东省非遗购物节……广东激发非遗创新创造活力,促进非遗现代化成果转化和活态传承。
此外,广东还打造了十条非遗精品旅游线路,推动非遗元素深度融入旅游产品,让游客深切感受岭南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气息,切实提升了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