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节气,“爽爽贵阳”凉意满怀。
老城区,文昌阁,600年贵阳文脉胜地,古色古香的城墙,升腾的城市烟火,这里是贵阳“路边音乐会”的燃爆地,也是市民休憩的好地方和游客必来的打卡地。
2024年8月2日,贵阳市云岩区文昌阁街道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迎来了全省各市州110余名基层人大代表前来参观。该实践基地探索出了“1655”这样一条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路径,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嵌入了城市街巷,融入了人间烟火,走进了百姓生活。
贵阳市百花湖风景名胜区。记者刘青 摄
时间倒回42年前的盛夏,1982年7月30日至8月5日,离文昌阁不远处的人民会场,贵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此胜利召开,选举产生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标志着正式设立贵阳市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2载,伴着风雨,一路走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奋力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2022年1月29日,贵阳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不忘初心、奋楫笃行,稳中求进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续写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贵阳实践”新篇章。
党旗鲜红 旗帜鲜明“讲政治”
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人大工作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就是坚持党的领导。
全党有核心,党中央才有权威,党才有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首先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贵阳市人大常委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在理论武装和人大实践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思想如灯塔,照亮前行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第一议题”来学习、“第一遵循”来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来落实,坚持以常委会引领学、中心组带头学、党支部组织学、党员干部自主学、党员代表示范学、青年干部强化学“六学”为抓手,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
“生逢盛世,须与新时代同向同行,把理论吃透、业务摸透、工作干透,奋力奔跑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跑出青春风采。”2022年12月9日,“学党的二十大精神”演讲比赛正在进行,自成立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以来,通过举办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开展联合研学活动,参观苟坝会议旧址,推动理论学习形式多样、入脑入心。
党的领导有力,人大方向有为。党的十八大以来,贵阳市委不断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召开了4次人大工作会议、出台了15份有关文件,为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提供了工作遵循和有力保障,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动力。在贵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领导作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努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把牢正确政治方向。
清镇市红枫湖镇塘边村景色。通讯员 薛永江 摄(贵州图片库 发)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最核心的主题,是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
号角吹响 依法助力“强省会”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省会”是贵阳贵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贵阳市人大常委会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努力“立良法”,护航“强省会”。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贵州省委作出“强省会”战略部署以来,在贵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贵阳市人大常委会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制定修改了一批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体现地方特色的地方性法规。
立法助力“中国数谷”声名远扬,制定了数字经济立法三年计划,启动数字经济促进、算力产业促进立法调研,正在修订《贵阳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立法助力“爽爽贵阳”满城绿色,制定了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条例、南明河保护规定等法规,推动“爽爽贵阳”颜值更高、气质更佳、魅力更足。
立法助力百姓幸福“家门口升级”,紧扣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农村“五治”等民生实事,围绕人民群众对停车、养老、住房、健身等美好生活期盼,制定了停车场条例、城镇居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管理规定、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条例等法规,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立法助力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制定了城镇养犬管理条例、违法建设查处规定、志愿服务保障规定、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条例、住房租赁管理条例等法规,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力“督和帮”,助力“强省会”。
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开展监督工作,正确处理人大与“一府一委两院”的关系,做到了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实现了“督帮并举”助力“强省会”。本届以来,开展执法检查11次、检查法律法规17部,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83个。
“督”是法定职责,“帮”是工作目的。贵阳市人大常委会从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两业”监督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督帮并举”的工作思路,逐步运用到全部监督工作中。
坚持“督和帮”,紧扣“强省会”的“四梁八柱”——“八个强”,实现了监督全覆盖。比如,紧盯“强工业”,对优化营商环境、大数据发展、“园区事园区办”、招商引资等工作进行监督,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不断壮大。比如,紧盯“强民生”,对交通治堵、就业促进、养老服务、义务教育“双减”等工作进行监督,推动老百姓期盼的事、认可的事、受益的事办实办好。
——依法“定大事”,服务“强省会”。
紧扣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事项,依法行使决定权,作出了《关于加强和规范检察建议工作的决定》等决议决定,全力服务“强省会”大局。
依法行使任免权,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94人次,圆满实现省委、市委人事意图。
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贵阳市人大常委会用行动证明:只有与党委同心同德、与发展同频共振、与人民心心相印,人大工作才能明确方位、找准定位、有为有位。
为民代言 立足双岗“建新功”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代表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代表、全力服务代表,支持代表为民履职、为发展助力,“双岗建功”服务“强省会”。
何为“双岗建功”?“双岗建功”是指既要立足代表岗位,积极履职、建言献策,又要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服务人民。
“双岗建功”重在“双岗”、贵在“建功”、难在“统筹”。为了让人大代表更好“双岗建功”,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做了大量探索。
扎实开展“一个主题活动”。召开了部署会、推进会、座谈会,推动“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深入开展,引导人大代表“双岗建功”服务“强省会”。连续两年在代表大会开幕前,组织代表集中视察贵阳贵安“强省会”重大项目、民生工程,推动代表更好地参会履职、建言献策。
着力推动“两个高质量”。研究制定《关于深入推进人大代表建议“两个高质量”的实施意见》,把好代表建议提出关、审核关、交办关、办理关、督办关、运用关“六关”,做到办好一件代表建议,解决一个方面问题,促进一个领域工作。
贵阳市观山湖区平流雾景观。通讯员 乔啟明 摄(贵州图片库 发)
加快建设“三个载体”。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先后建立了20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并完成了标准化建设,让立法更好地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建好用好“代表联络站”,制定了联络站管理暂行办法,一体推进“建、管、用”,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服务代表、组织代表服务中心工作的“双服务”作用。建好用好“网上履职平台”,加快“智慧人大”系统建设,优化功能设计、推动数据融通,为代表工作和代表履职赋能增效。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人大代表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双岗建功”充分体现了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点。
步履铿锵 夯基固本“强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鲜明揭示了人大常委会机关的本质属性和新时代的职责定位,为新时代新征程人大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
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按照“四个机关”建设新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做到效率高、质量优、结果好。
党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建立健全常委会党组全面抓、机关党组牵头抓、机关党委直接抓、党支部具体抓的“四级责任体系”,坚持以“五个一”行动为总揽,深入实施“筑固工程”,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队伍“提能”。注重多岗位、多形式锻炼干部,持续整肃“庸、懒、散、软、浮、推”作风顽疾,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能力和执行能力,锤炼一支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
宣传“聚力”。加强人大宣传舆论工作,充分发挥网站、微信、刊物作用,深化与新闻媒体合作,宣传报道贵阳人大围绕中心、为民履职的好声音。本届以来,新华网、中国人大网、人民代表报、贵州法治报等主流媒体共刊发稿件170余篇。
制度“固本”。围绕文印管理、公文处理、会议筹备等方面新制定工作制度6项,对现行的125项制度进行集中清理,拟保留48项、修改60项、废止17项,与时俱进推动人大制度完善,不断规范人大各项工作。
技术“赋能”。秉持“能用、管用、好用”的原则,开展信息化整合提升工作,开发建设多个业务系统,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节约了办公经费,提高了工作效能。
上下“连心”。对上,积极争取省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支持,协助开展执法检查、代表视察、工作调研等工作。对下,探索建立“三级人大联动、五级代表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全市人大“一盘棋”、协力推动“强省会”的工作格局。
浪花朵朵 不忘初心“再出发”
初心不变,岁月有痕。
1954年7月12日,贵阳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982年,设立贵阳市人大常委会。
1995年5月17日,《贵阳市绿化条例》公开征求意见,这是贵阳市第一个向全市人民公开征集修改意见的法规,《人民日报》以“绿意更浓”为题作了详细报道。
1999年2月3日,12名市民旁听了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这一做法开了全国先河,被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报道。
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信访工作会议,推广人大信访的“贵阳模式”。
三年三部大数据立法。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大数据地方立法探索,先后制定了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大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条例,初步形成了贵阳大数据地方立法架构,走在了全国前列。
2020年11月,组织五级人大代表集中视察南明河综合治理,媒体赞誉贵阳:铁腕打造中国版“清溪川”。
初心情切,续写华章。
这份成绩单,是贵阳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推动地方人大工作创新的生动注脚:首次设立20个基层立法联系点,首次听取和审议国有资产管理综合报告,首次听取审计问题整改重点单位口头报告和财经委跟踪监督调研报告,首次开展“代表建议·融媒督办”以市区两级人大联动的方式建设文昌阁街道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
一路风雨、一路探索。
70年的历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探索如大潮滂滂,生机无限。
42年的历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贵阳实践”如朵朵浪花,随着时代大潮而跳动,永不停歇。
“通过!”2024年7月18日,人民大会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对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了专门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只有从原则走向实践,成为千百万人的科学实践,才能见其实际价值。
时代呼唤实践,新的序幕已经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