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娄山关街道鞍山社区金银坎组,曾有一段时期,垃圾桶容量小、清运不及时的问题让居民感到非常“闹心”。然而,这一难题在市、县人大代表邹坤军的积极推动下得到了根本改善。他深入走访选民,召开群众会议,倾听群众呼声,并迅速与县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沟通,最终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利用社区集体资金,在更合适的位置修建了3个新的垃圾池,有效提升了社区环境卫生质量,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遵义市、桐梓县人大代表邹坤军(左一)入户走访选民
邹坤军的履职故事,只是娄山关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众多为民解忧实例中的一个缩影。作为代表联系群众的坚实桥梁,娄山关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植根于人民之中,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随着《贵州省街道人大工作条例》的深入实施,街道人大工委不断优化联络站建设,推动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发展,确保群众的声音能够直达代表,代表的行动能够紧贴民心,实现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常态。
规范化建设 搭建履职新平台
为夯实代表履职基础,娄山关街道人大工委严格按照“五好”“九有”标准,于2022年12月在鞍山社区设立了人大代表联络站。该联络站不仅硬件设施完备,还结合代表职业类别和优势特长,逐步完善了学习培训、选民接待、视察调研等一系列制度。通过“示范引领,一社一特,整体推进”的思路,街道现已构建起以街道联络站为中心,9个社区联络点为支撑的代表履职服务体系,将“民意直通车”直接开到群众家门口,代表联系服务群众范围更广泛,联络站功能更完善,代表工作更接地气、更贴民心。
制度化管理 畅通民意新渠道
为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的作用,街道人大工委不断强化管理,确保联络站制度化、规范化运行。实行“六个一”工作机制,即代表每季度进站接待选民1次、开展学习培训1次、走访联系选民至少1次、收集意见建议至少1条、帮助解决问题至少1个、年度进站述职1次,有效激发了代表的履职积极性。联络站明确专人负责日常事务和台账管理,精心策划代表小组活动,组织三级人大代表不定期进社区、进企业开展主题活动,保证代表联系群众更紧密、获取信息更广泛、履职活动更丰富。以实施“民情民意直通车”为抓手,构建群众诉求收集、办理、反馈闭环运行模式,促进代表履职更高效,确保民意反映有回声。
特色化运行 发挥代表新作用
娄山关街道人大工委积极探索“151”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即:依托1个社区代表联络站阵地,搭好“基层治理的感情桥、社情民意的体察桥、政策法规的宣传桥、矛盾纠纷的调解桥、工作落实的监督桥”5座桥,并充分利用1个社区微信公众号平台,丰富代表履职形式和渠道。在这一模式下,辖区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县人大代表谢远泳了解到杉坪村钟家山组、榜上组、三岔溪组部分学生乘坐公交车往返学校需步行2公里以上,出行十分不便后,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对接县交通运输局和贵州凯睿运输有限公司,并引起高度重,最终延长了公交车路线,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出行难题,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清单化履职 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中,娄山关街道人大工委立足代表优势特长,组织辖区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建立责任清单、需求清单、成效清单,以人大之力助力高质量发展。
桐梓县人大代表张敏(中)入户走访选民
县人大代表张敏在长征社区零工驿站率先推出平台服务,精准对接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需求,与辖区范兴荣、刘思华等5位县人大代表一起,成功推荐就业420人,登记就业率达60%;省人大代表欧国勇在发展企业的同时,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和社会公益事业,帮助解决易地搬迁群众稳定就业,捐资助学累计支出达1170余万元;来自律师行业的市人大代表张绍明,利用专业优势,成立了“医保资金”宣讲队并常态化到乡镇开展宣讲活动,牵头举办了桐梓县首届“模拟仲裁庭”辩论赛,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堵点、痛点,累计提出代表建议25件,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娄山关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不仅是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更是推动基层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新征程上,街道人大工委将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完善联络站建设和管理机制,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努力将联络站打造成为服务群众的“幸福驿站”,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者:令狐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