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督工作 > 正文

发展活力提升 民生支出优化

发布时间:2021-09-16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人大网

  导读:上半年我国经济走势如何?社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是否符合预期?下半年又将在哪些领域持续发力?8月18日,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符合预期,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生产需求继续回升,质量效益稳步提高,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内生动力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营造了良好环境,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8月18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如是说。

  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1.3%,两年平均增长5.5%;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5%,其中二季度同比上涨1.1%;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6月份已降至5%的较低水平;6月末外汇储备为32140亿美元,与上年末基本持平;用电量、货运量等实物量指标匹配度较好,主要指标符合预期目标要求。

  疫情防控不松懈,巩固抗疫重大战略成果

  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关于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抓紧构筑免疫屏障,扎密筑牢疫情防线。

  报告显示,持续推进疫苗和药物研发,提升对变异毒株的适应性。多措并举扩大疫苗产能产量,分批次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疫苗接种能力不断提升,截至8月10日,累计接种18.1亿剂次。进一步加强隔离观察、进口物品防控、变异病毒监测、口岸能力建设等外防输入措施。巩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重点环节防控、聚集性疫情应急处置等内防反弹举措,做好法定节假日疫情防控。

  “我国两种疫苗已纳入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向150多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物资援助,向100多个有需要的国家提供疫苗。”何立峰说。

  下半年,要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及时处置散发病例和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提升疫苗接种服务能力,保障疫苗供应。加快补齐疫情防控治理体系短板,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重点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产能储备工作。持续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

  在分组审议中,沈跃跃副委员长强调,面对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德尔塔病毒不断变异等情况,要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

  罗毅委员建议,针对层出不穷的变异新冠病毒,要继续巩固有效且高安全性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并开展有关新冠病毒的致病机理、免疫逃逸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做到可防可治。

  “要进一步排查堵塞漏洞,强化外防输入和突发疫情处置,科学精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全面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争取早日形成群体免疫屏障。”李锐委员说。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政策效果不断显现

  报告介绍,强化政策协调落实和预期引导,根据经济恢复态势掌握好调控的节奏、力度和重点,政策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不断增强。

  具体来看,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落实落地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扩大先进制造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范围,上半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3659亿元。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21.8%,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

  “截至6月末,2.8万亿元直达资金中已下达2.59万亿元,各地区形成支出1.635万亿元,支出进度达到63.1%。”何立峰说。

  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继续实施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等。

  三是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发力。延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以工代训扩围、困难人员培训生活费补贴等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落实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的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就业创业补贴等政策。

  四是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力度加大。制定原材料价格上涨应对方案以及分品种保供稳价工作方案,分批适当投放铜铝锌等大宗原材料国家储备。有序投放国家化肥商业储备。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排查异常交易和恶意炒作行为。

  五是市场信心和预期总体稳定。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0.9%、53.5%,连续16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

  “今年以来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财税指标完成情况、就业形势好于预期,夏粮丰收,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增长情况都比较理想,进出口总额创新高,金融对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支持进一步加强,减税降费成果得到加强,宏观杠杆率同比有所下降。”陈竺副委员长表示,对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必须倍加珍惜。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各项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对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洛桑江村委员说。

  吕薇委员建议,要精准施策,增加政策之间的协调性,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

  报告显示,要继续落实落细各项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财税政策,精简实施税费优惠政策的办理流程和手续,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和对困难地区的支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着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科技创新走在前,产业转型按下“加速键”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完成对接,我国首座1500米水深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正式投产,“海牛Ⅱ号”刷新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世界纪录,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成功获得首批试验数据,自主第三代核电机组“华龙一号”投入商业运行⋯⋯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激励人心。

  报告显示,“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加强。大力推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机制。重大科技任务加快推进,首批国家实验室挂牌,全面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工作,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在创新创业创造推动新动能蓬勃发展方面,全国已布局建设212家双创示范基地、8500多家众创空间和58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6月末,5G手机终端连接数已达3.65亿户;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6%。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长7%,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8.9%,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同比上升,上半年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66.9%。服务业进一步恢复,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4.9%,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8.3%。”何立峰表示,企业生产效益总体稳定向好。

  吉炳轩副委员长强调,要清醒认识、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给创新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目前,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生物科学等前沿领域已有很好的基础,科研人员、设备、资金等条件提升,市场需求旺盛,制度优势明显,我们有信心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能和优势。

  此外,罗毅委员建议,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集聚创新资源,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依靠科技进步催生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聚焦国家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攻关,支持重点企业积极承接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不断增强产业的韧性和竞争力。优化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着力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助推科技创新发展。

  报告表示,下半年,要强化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大力激发各类主体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努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让发展活力相继迸发

  “加快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进一步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积极拓展国际经贸交往空间。”何立峰说。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加强要素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制定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印发实施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统筹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持续显现。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扎实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制定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统一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据悉,上半年日均新设市场主体7.7万户,同比增长25.5%。

  外贸外资快速增长。上半年以人民币计价的货物出口额、进口额同比分别增长28.1%、25.9%,比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3.8%、21.7%,顺差1.63万亿元。新增4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上半年以人民币计价的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8.7%,比2019年同期增长27.1%。

  此外,开放平台建设持续加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多双边经贸合作水平稳步提升。已成功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积极参与世贸组织(WTO)改革,正式批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并基本完成协定生效国内准备工作,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积极推进中日韩、中国—海合会等自贸协定谈判。

  在分组审议中,吕薇委员建议,要认识到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市场竞争秩序,增加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意义,切实落实中小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等。

  何立峰介绍,接下来,要着力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推动外贸稳定发展,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重大展会。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巩固稳定提升中欧班列良好发展态势⋯⋯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对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显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机制进一步健全。脱贫攻坚主要帮扶政策保持稳定,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回头看”,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动态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持续推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支持脱贫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方面,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启动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持续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据悉,夏收粮油再获丰收,夏粮总产量2916亿斤、增产59亿斤,优质小麦占比提高。玉米播种面积增加,秋粮苗情与常年大体相当。

  此外,加强村庄建设规划管理。加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目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势头良好。

  罗毅委员建议,积极做好乡村振兴财政保障工作,搞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建设投入。

  “粮食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基础,是民生头等大事。”王宪魁委员表示,应采取优惠政策保障秋粮丰产丰收。

  报告指出,要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力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实抓细田间管理,防范重大病虫害等灾害,努力提高单产水平。组织好夏粮、早稻和秋粮收购工作。

  绿色发展开新局,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何立峰介绍,上半年,污染防治成果巩固拓展,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紧扣目标任务,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一方面,污染防治不断深入。加快起草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狠抓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全力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加强城市黑臭水体、农业面源污染、白色污染治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持续推进。加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建设。

  “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4.3%,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2.9%。”何立峰说。

  另一方面,碳达峰碳中和推进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构建。中央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国内国际工作协同和部署落实,研究提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加快编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分行业分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与此同时,产业绿色转型和能源结构调整持续推进。深入实施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能源价格改革。据悉,上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

  沈跃跃副委员长指出,要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尽快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加快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坚决纠正运动式“减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那顺孟和委员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对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方式等进行深度调整。“这是当前各省市区要面对的一个全局性课题。”他说。

  报告显示,接下来,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因地制宜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降碳等。

  此外,按照关于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的工作部署,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报告介绍,要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加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社会治理和维护公共安全,压实责任,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原文链接: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109/2c4390be662c489e8888e0e0b93f0615.shtml

上一篇: 全国人大财经委到深圳调研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情况 下一篇: 围绕中心 精准发力 助推粮食生产安全见实效—津南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专项视察粮食生产安全情况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