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山湖区南钢街道,一句句朴素的民生诉求,正被转化为一项项温暖人心的实际行动。在这里,“小修小补”不再只是记忆中的片段,而是成为了新时代下人大代表践行民主、服务民生的生动实践。
倾听民声,汇聚民意,搭建民心桥梁
“磨剪子嘞戗菜刀……”这熟悉而又遥远的吆喝声,曾是多少人心中温暖的记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这些传统的手工艺似乎渐行渐远,但居民们对“小修小补”的需求却从未减少。南钢街道人大工委了解群众需求后,没有选择忽视,而是积极行动起来。
“老百姓的小事就是大事”“我们一起提议”……在街道人大工委牵头下,一场讨论“小修小补”业态如何设置选点座谈会开得实在又热闹。人大代表、社区干部、居民代表、“小修小补”手艺人、城管等多方力量汇聚一堂,共商良策。会上,代表们认真倾听每一位参与者的声音,将每一个细微的需求与宝贵的建议细细镌刻在心,记录成推动社区发展的金点子。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点亮民生之光
由争鸣到共鸣,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街道人大工委联合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部门,对辖区内“小修小补”的需求量、类型以及手艺人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
“那时候他们占道经营影响市容,但是社区居民又有修补的需求,当时我们也很矛盾。”区人大代表徐凤说。
代表和群众们聚智聚力,如今,这一难题最终得到巧妙化解。“我们充分听取会上各方的意见。会后,街道又就辖区内居民‘小修小补’需求量和大致类型、‘小修小补’手艺人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了摸底,并结合街道人口结构、可用场地等因素,最后综合确定了12个摊点选址。”区人大代表岳丽明说。
向荣社区人大代表和社区干部们把小区门口废弃的岗亭打扫出来,作为便民服务点,供徐师傅和吕师傅等手艺人免费使用。“有修补的来修补,没事的时候大家也会自发来这里坐一坐。”社区居民王大姐说道。如今,“便民服务站”不仅是社区居民零碎生活的“杂货铺”,还成为大家聊天唠嗑的场所。
随着一处处“便民服务点”的温馨亮相,它们如同点点星光,在街道的每一个角落悄然绽放,既点亮了城市的温暖底色,也激活了社区的闲置空间。这些服务点不仅覆盖了电动车轮胎修补、锅具维修保养等居民日常所需的服务项目,充分考虑了居民的出行便利和生活习惯。
规范管理,优化服务,守护民生福祉
为了确保“小修小补”的长效运行和高质量发展,街道人大代表们还积极推动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他们与城管部门紧密合作,对服务点的经营和管理进行规范指导,确保环境卫生、服务质量等方面达到标准要求。同时,代表们还鼓励和资助手艺人参加技能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南钢街道人大代表们的努力得到了广大居民的热烈响应和支持。居民们不仅心怀感激,更以实际行动回馈这份关怀,纷纷投身于志愿服务之中,为社区“小修小补”服务点的顺畅运营添砖加瓦。社区居民们由衷地感慨道:“现在社区里多了这些便民服务点真是太好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地方修东西了!”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南钢街道人大工委正以“小修小补”为笔绘就了一幅幅民生温情的画卷,为居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温暖,成为基层人大新时代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注脚。(青山湖区南钢街道人大工委宋启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