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我国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并在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一个重要目标,即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强调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法治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凸显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特殊战略定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抓手,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功能,高质量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法律保障机制。
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法律、道德、宗教,在他们看来全都是掩盖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偏见”。法同国家一样,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阶级社会中,它总是有阶级性的。在我国,法治的政治性就是指社会主义法治的立场和方向问题,是法治为谁服务的问题。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三个坚持”深刻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由谁领导、依靠谁、走什么道路等问题,科学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前进方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入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提出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这也进一步彰显了党和政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决心。
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法治化建设为重点,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主要任务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而法治在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高水平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法治化的市场经济。根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内容,法治在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
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完善产权制度,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构建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产权执法司法保护,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健全依法甄别纠正涉企冤错案件机制。
必须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完成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和重点任务,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法治领域同样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高质量完成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和重点任务,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体现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中的“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两个方面。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体现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中的“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三个方面。这一系列重要思想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中得以贯彻执行。比如:
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体系,建立宪法实施情况报告制度。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完善覆盖全国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
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健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监察权、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确保执法司法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制约监督下运行。
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律师制度、公证体制、仲裁制度、调解制度、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建立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法治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和法治实施体系,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
必须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保障高效率完成各项法治工作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至关重要。我国专门的法治队伍主要包括在人大和政府从事立法工作的人员,在行政机关从事执法工作的人员,在司法机关从事司法工作的人员,律师队伍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立法人员必须具有很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具备遵循规律、发扬民主、加强协调、凝聚共识的能力。执法人员必须忠于法律、捍卫法律,严格执法、敢于担当。司法人员必须信仰法律、坚守法治,端稳天平、握牢法槌,铁面无私、秉公司法。律师队伍在整个法治队伍中具有独特职业特征和规律性要求,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律师队伍建设。要大力加强律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把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法治作为律师从业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领导干部还要担负起法治建设的领导责任。要完善领导干部法治建设考核机制,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
(作者系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分中心特约研究员,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