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大研究 > 正文

省民政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8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8-21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蔡昆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保基本养老机构建设 ,健全养老服务行业保障体系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部门协作联动,推动养老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部门协作联动

  1.健全完善为老服务协作联动制度。2020年,由26个部门组成省养老服务联席会议,2024年,机构改革将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具体工作职责划入省民政厅,设立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省民政厅依托老龄工作委员会,通过不断健全省级统筹指挥、部门协同履职、市县贯彻推进、基层积极参与的工作体系,切实加强养老服务工作组织领导,多元合力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持续发展。

  2.强化养老服务领域工作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各级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作用,就社区养老设施配建、家庭适老化改造、养老机构预收资金管理、“黑机构”打击整治等关键问题,研究共商,出台《关于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的意见》《贵州省养老机构预收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建立养老服务领域“黑机构”打击整治工作机制的通知》等文件,合力化解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二)强化顶层设计

  出台《贵州省养老服务条例》,于2021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先后出台《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十四五”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贵州省促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贵州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宽养老服务投融资渠道、扩大养老服务就业创业、扩大养老服务消费、促进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不断优化养老服务发展政策环境。

  (三)强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保障

  经省政府同意,省级财政设立养老服务、民政事业发展等专项补助资金,积极筹措彩票公益金、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专项债券、世行和法开署联合融资贷款、养老产业基金项目等各类资金,用于补助百岁老人改善生活条件,支持公建养老机构设施建设,支持民办、民营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运营及示范养老设施奖补等。2023年,我省统筹世行贷款资金、福彩公益金和省级一般预算5.8亿元,改造老年养护楼4个,中心敬老院13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8个和农村区域性敬老院76个,共改造床位8528张。2021年启动标准化养老机构打造以来,我省统筹使用各类资金13.22亿元,改造老年养护楼65个,中心敬老院51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47个和农村区域性敬老院123个,共改造床位3.4万张。

  (四)做好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保障

  自然资源部门积极按照《“十四五”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指导各地在编制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时,充分与《各市(州)、县(区)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布局规划建设建议》相衔接,根据养老服务设施数量、规模和布局,确定独立占地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范围和非独立占地的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要求等,为项目建设提供依据。

  (五)做好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保障

  认真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规划和用地保障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指导意》,对养老产业项目用地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实行应保尽保,督促指导市、县自然资源部门加强对养老产业项目用地服务保障工作,对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积极指导组织申报建设用地,快捷办理。对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应,优先保障用地;对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采用租赁、先租后让、出让等方式供应土地。2023年,全省供应养老服务设施用地740亩。

  (六)用好用活支持政策

  一是加快补齐已建成城镇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历史欠账,鼓励企事业单位、个人对城镇现有空闲的厂房、学校、社区用房等进行改造和利用为养老服务机构,经有关部门批准临时改变建筑使用功能从事非营利性养老服务且连续经营一年以上的,五年内土地使用性质可暂不作变更。二是鼓励盘活闲置用地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对于各类已建居住区通过拆除违法建设、整治乱堆乱放区域等方式清理形成空闲用地,或利用小区内既有的空闲用地,在符合消防安全和日照、通风、采光、间距等技术标准规定前提下,支持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二、关于“加大托底保障力度,设立养老服务行业专项补贴资金”的建议

  经省政府同意,省级财政设立养老服务、民政事业发展等专项补助资金,加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投入力度。2021年以来,积极统筹彩票公益金、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专项债券、世行和法开署联合融资贷款、养老产业基金项目等资金74.79亿元。

  1.下达彩票公益金、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专项债券等资金39.76亿元,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养老机构设施设备配置、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等。

  2.争取世行和法开署联合融资贷款贵州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规模32亿元,重点支持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养老服务机构提质改造等。截至目前,已提款并拨付资金8.96亿元。

  3.省财政厅下达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基金资金3.03亿元,支持省民政厅设立养老产业发展基金,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市场,支持符合国家和我省养老服务产业政策要求的优质项目。

  三、关于“制定行业倾斜政策,培育、吸引养老服务行业人才”的建议

  (一)开设涉老养老服务领域相关课程

  一是支持全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开设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提高养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截至目前,我省共有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590302),共培养学生3180人。二是以项目建设提升养老专业质量。立项职业教育“技能贵州”智慧养老托育生产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护理类省级示范性人才培养方案6个,“三教改革”示范校30个。

  (二)加强养老服务领域人才培养

  1.借助世界银行、法国开发署联合融资贵州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对在职在岗养老护理员、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养老机构医护人员、政府部门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开展免费培训。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3074人次培训。同时,对4000余名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2327名养老护理员通过初级技能等级认证。截至目前,全省在职养老护理员5550余人,持证护理员占比达到31%。

  2.制定出台《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23〕13号),实施“黔灵家政”等4个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工程,聚焦家政医护和“一老一小”实际需求,大力开展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护理员等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工作。2023年以来,全省累计完成家政服务员培训9699人次,养老护理员培训4598人次,护工培训233人次。

  3.积极培育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评价机构,目前全省共62家机构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2021年以来,共计4.06万名养老服务人员经评价合格,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三级9000余名。

  4.举办职业技能大赛,进一步激发全省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提升业务水平的积极性和强烈的职业荣誉感,提升养老护理职业的社会影响,营造关心支持养老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2024年,2名养老护理员获得养老护理员项目个人赛优胜奖。

  (三)建立运营商遴选机制

  出台《贵州省公建养老机构委托运营管理指南》,并建立运营商遴选机制,将高素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作为运营商遴选的重要条件,并监督后续运营成效。全省涌现出工商康养、皇钻、柯瑞、康宁世纪等一批专业化的运营商,普遍能够提供生活照护、康复服务、慢病管理、机能促进、心理辅导、沟通交流等方面的专业服务。截至目前,全省公建民营养老机构216家。

  四、下一步打算

  (一)持续抓好养老服务领域人才培育。在“十四五”期间,全面开展在职在岗养老护理员、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养老机构医护人员、政府部门养老服务工作人员轮训,力争实现培训人员全覆盖、培训项目全覆盖。研究出台《连续在岗5年养老护理员一次性入职奖励发放实施办法》,对我省连续5年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高等学校、职业院校毕业生发放2000元的一次性入职奖励资金。

  (二)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及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促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开设养老类相关专业,加强对全省职业院校开设的养老相关专业建设指导,增强养老类专业吸引力,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办学优势,进一步提高养老专业人才质量,提升养老类专业匹配度,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培养,为我省养老专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三)着力加强制度供给。贯彻落实《贵州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出台《贵州省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贵州省关于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推动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四)持续强化财力保障。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等资金支持,统筹用好省级财政一般预算资金、省级福彩公益金和世界银行、法国开发署联合融资贷款资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后,争取将目前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经费转为购买基本养老服务。

     

  2024年6月26日

  (主动公开)

  (联系人:王冰;联系电话:0851-86827900)


原文链接:https://www.gzrd.gov.cn/gzdt/dbgz/yajy/202408/t20240819_8540295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省民政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45号建议的答复 下一篇: 省民政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35号建议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