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大时评 > 正文

江西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关于开展2023年乡村振兴赣鄱行活动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4-08-15 作者:佚名 来源:江西人大新闻网

  ——2023年11月28日在江西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省人大农委副主任委员陈金印

  省人大常委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快推动我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安排,省人大农委以“产业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为主题,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乡村振兴赣鄱行活动。现将活动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活动开展情况

  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农业龙头企业是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力军,是带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2023年乡村振兴赣鄱行活动围绕优化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环境、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加工水平、发挥农业龙头企业推进产业融合作用、提高农业龙头企业联农带农能力、推动省委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等重点内容开展了一系列调研视察活动。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高位统筹深入推进。5月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印发了活动方案。5月底召开动员部署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小平出席会议并讲话。5月至10月,在张小平同志带领下,省人大农委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新余、鹰潭、赣州、宜春、上饶、吉安、抚州等地开展实地调研。二是倾听民意汇集民智。邀请乡村振兴联系点负责同志及农民贴心人16人次参与调研活动。面向各县(市、区)乡村振兴联系点负责同志、农民贴心人、基层群众发放评议表,对乡村振兴赣鄱行活动开展评议,并收集159条意见建议。三是创新形式凝聚共识。6月至10月,深入南昌、萍乡、新余、鹰潭、赣州、宜春、上饶、吉安、抚州等9个设区的市27个县(市、区),与江西广播电视台公共农业频道联合拍摄专题宣传片《“龙头”舞动风劲起乘势而上再出发》,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广泛凝聚共识,推动形成共促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是上下联动整体发力。乡村振兴赣鄱行活动动员部署会后,各设区的市人大农(工)委积极落实会议精神,形成全省各级人大共同助推乡村振兴的热潮。南昌市人大组织人大农业农村代表小组召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座谈会,介绍发展经验,宣传惠企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九江市人大采取市县联动、同步推进的方式对茶叶产业发展开展监督,形成工作专报,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景德镇市人大组织召开助推乡村振兴动员会,选聘20位农民贴心人,并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为主题开展助推乡村振兴活动。萍乡市人大开展冷链物流情况的调研,助力冷链物流带动农业龙头企业朝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新余市人大组织召开助推乡村振兴活动推进会,部分乡村振兴联系点负责人和乡村振兴联络员现场交流经验做法,同时对助推乡村振兴活动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交办。鹰潭市人大开展优势重点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及壮大龙头企业情况调研,推动市财政每年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优势重点产业发展等政策落地落实。赣州市人大深入开展调研,聚焦脐橙产业发展,制定《赣南脐橙保护条例》,促进地方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宜春市人大结合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调研。上饶市人大举办省市人大乡村振兴联系点负责人及农民贴心人培训班。吉安市人大以“产业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为主题开展乡村振兴赣鄱行活动。抚州市人大组织召开2023年乡村振兴赣抚行活动动员部署会暨乡村振兴工作培训会,积极发挥联系点和农民贴(连)心人作用,围绕“产业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主题开展专题调研,今年年底将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相关情况。五是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省人大农委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撰写的调研报告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和肯定。省人大农委将加强沟通协调,推动省领导批示落实见效。

  二、全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工作成效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做好‘土特产’这篇文章”等重要指示精神,强力推进农业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抓龙头、强引领”。牢固树立“抓龙头企业就是抓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念,先后出台金融支持龙头企业14条、绿色食品产业链13条、乡村产业振兴18条、“强链争先”19条、七大产业21条、富硒功能农业21条等支持龙头企业的政策文件,今年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并启动实施“头雁引航雏鹰振飞”行动。目前,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1058家,位居全国第7位,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总数68家。全省超10亿元企业53家、超亿元企业786家。

  二是坚持“抓招商、引项目”。近年来,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举办专题招商活动,加强宣传推介,招引头部企业,促成签约一批大项目、好项目。2022年农业招商引资实际进资突破400亿元大关,达到405.1亿元。今年3月以来全省各县(市、区)达成签约项目400个,签约金额926.34亿元。各地聚焦农产品加工短板,开展精准招商,招引农产品加工项目187个,占签约项目总数的46.75%,其中招引了盐津铺子、牧原集团、浙江华统肉制品等8家全国头部龙头企业,来赣投资9个农产品精深加工大项目。

  三是坚持“抓特色、扬优势”。我省加快培育了稻米、油料、果蔬、畜牧、水产5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链和茶叶、中药材2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链。累计培育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6317个,其中有机农产品3762个、居全国第4位,全省绿色有机农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赣南脐橙、南丰蜜桔、赣南茶油、庐山云雾茶、狗牯脑茶、崇仁麻鸡6个地理标志产品获区域品牌(地理标志)100强称号;《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中有275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我省入围13个。先后打造了小龙虾、富硒蔬菜、鄱阳湖稻米、赣中南肉牛、油菜、麻鸡黄鸡等6大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累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48个。

  四是坚持“抓加工、补链条”。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聚焦稻米、油料、水产、果蔬等主导产业,支持一批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加工项目,延长加工链条,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多年来,积极争取省级以上财政资金支持,共安排近7.5亿元用于支持300家以上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加工项目,撬动近43亿元社会资本,投入农产品加工领域,新增农产品加工产能500万吨左右。同时,安排超1.5亿元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享受农产品加工贷款贴息补助,引导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

  五是坚持“抓平台、树品牌”。今年以来,坚持市场牵引理念,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沟通对接,共同搭建江西农产品流通销售监测平台,用市场的“尺子”衡量龙头企业发展水平。据监测,今年1-10月份,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54.61亿元,同比增长44.8%,位居全国第16名。74个优质农产品进入了华润Olé、盒马、山姆会员店、米其林、黑珍珠餐厅等高端商超、餐饮企业。43个产品通过深圳的“圳品”认证,比去年新增10个;建设8个京东农场、3个盒马村、3个天猫基地。今年6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江西优质农产品上海推介会,山姆会员店、华润Olé、盒马等商超企业,米其林、黑珍珠等餐饮企业,以及美团、蜀海(海底捞)供应链公司等近40家知名采购商参加,推动了一批江西优质农产品走出去。

  六是坚持“抓联农,促增收”。培育了农业龙头企业牵头、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省级联合体131个,带动农户近80.9万户。据统计,我省1058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通过多种带动模式,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户近360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1.7%,户均增收3850元。2023年前3季度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42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

  三、存在的问题

  我省农业龙头企业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对标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新部署新要求,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需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一是思想认识有待深化。有些地方存在重视不够、领会不深现象。有的干部对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的重大战略意义认识不足,依法履职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强,对相关项目推进及存在困难协调解决力度不够。在市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和农产品流通销售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运转上,大部分还“有其形、无其实”,工作效率不高。

  二是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全省1058家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中,加工类企业460家。460家加工类企业中,初加工类企业262家,精深加工类企业161家,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工类企业37家。我省还存在加工专用原料不足、不能满足加工产能需要的状况。

  三是科技研发投入不足。我省对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科研的支持力度不够大,投入资金不够多,支持方式不够科学,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科研效果不是太好。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与科研单位合作不够紧密,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四是品牌溢价不够突出。我省开展了“四绿一红”“鄱阳湖水产”“江西地方鸡”等品牌整合工作,但缺乏系统规划和科学指导,难以培育全国知名的大品牌。品牌溢价不高,往往以原料的形式供应其他知名品牌,处于贴牌状态。我省农业企业在电商新销售渠道销售份额还不大。

  五是扶持措施还需强化。《优先保障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用地的若干措施》明确指出“各地要在县、乡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预留不低于5%建设用地规划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建设用地”,但实际上,农业企业很难拿到用地规划指标或建设用地指标。由于规模偏小、固定资产少、授信额度低等原因,部分农业龙头企业还存在一般性融资难问题。

  四、几点建议

  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事关全省“三农”工作大局,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务实管用的举措、一抓到底的韧劲推动解决当前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着力营造良好氛围。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抓龙头企业就是抓农业产业化,抓食品加工就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理念,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坚持“外引内培”双轮驱动,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县两级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和农产品流通销售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机制,统筹推进“外引内培”各项工作。要大力实施“头雁引航雏鹰振飞”行动,持续强化服务意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广泛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切实帮助企业松绑减负、轻装前行。

  (二)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强链延链补链。各地各部门要打破常规,突破农业产业化瓶颈,推动农业领域由更多关注种养环节拓展到全产业链条。要围绕1-2个特色产业,做实“土”的文章、做响“特”的文章、做强“产”的文章。要聚焦本地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知名度、文化底蕴、市场前景的优势特色品种,以强链、延链、补链的方式,推动农业产业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产业强镇、农业产业园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要围绕1-2个主导产业发展,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开展精准招商、有效招商。要聚焦稻米、油菜、水产、果蔬等主导产业,支持一批龙头企业实施投资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产业链条较长、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项目。要持续做大做强县域经济,鼓励引导各地依托县域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尽可能把产业链留在县域,改变农村卖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

  (三)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各地各部门要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科研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要支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牵头承担农业科研项目,采取后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研究攻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科研高校加强合作,采取联合建立新型研发机构等多种方式开展科研攻关,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要通过建立新型农业科研平台,整合农业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力量,面向企业需求,开展联合攻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

  (四)进一步深化品牌建设,着力推进以销定产。各地各部门要主动对接盒马、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加快推动项目合作落地。要积极发挥全省农产品电商监测平台作用,通过平台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我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数量、全国排名等情况,更好地指导各地拓宽农产品上行渠道。要加大农村电商达人的培养力度,每村至少培养1名电商达人。要大力实施“创品”行动。建立“赣鄱正品”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加快建立“赣鄱正品”管理体系、发展体系和运营体系,打造一批品质好、特色足、带动强、名气旺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要大力实施“优供”行动。加快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富硒农产品发展,推行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完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以销定产机制,对一些有市场、销路好的产品要扩大面积、做大规模、做好标准,真正发挥溢价效益。

  (五)进一步强化利益联结,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各地各部门要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标准化生产模式,依托农业龙头企业牵头,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主体跟进,共同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立合理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互利互惠关系。各地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大力推广就业务工模式带动、订单生产模式带动、土地流转模式带动、资产托管模式带动、入股分红模式带动、产业帮扶模式带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带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户”模式带动等,让更多农户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各环节带来的产业增值收益。

  


原文链接:https://jxrd.jxnews.com.cn/system/2023/12/22/02034543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省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组织召开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汇报会 下一篇: 省人大监察司法委在抚州开展生态环境资源保护领域执法司法工作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