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枝江,热辣滚烫。新一轮的“代表走访月”又拉开了序幕,湖北省枝江全市的人大代表走进代表联络站、企业车间、田间地头,倾听民声、收集民意……
从33年前第一次开展代表集中走访,到后来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再到丰富发展了一系列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现如今,在枝江,人大代表这座“连心桥”让“党和政府干的”与“老百姓盼的”紧密相连。33年前种下的那颗种子而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开花结果,民主的芬芳浸润着枝江的大街小巷、村组湾落。
缘起
一句“牢骚话”催生一场专项活动
2022年6月21日,湖北省枝江市人大常委会在仙女镇赵家冲村三组召开湾子会,收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题。
湖北省枝江县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尤祖芬回想起33年前那个盛夏的傍晚,仍感慨万千,那时她因为买不到肥料坐在屋檐下发愁,同组的村民李秀玉经过她门口发起了“牢骚”:“你看马上就要到给棉花施肥的时候了,肥料都不晓得从哪里搞来,真是急死人!你还是人大代表呢,就不能向上面反映这个问题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现在大家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得站出来为大家说话。”尤祖芬随后来到了县人大常委会,向时任代工委主任贺昌华反映了百里洲棉农急需化肥这一问题。“还有十来天就到棉花施肥的高峰期了,这涉及成千上万棉农的利益,等不起!”贺昌华立即向时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方正美汇报了这一情况。
县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向县政府交办,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协调生产企业,狠抓物资调运,改进供应办法,使化肥供应紧张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解了棉农的燃眉之急。
百里洲棉农的问题算是解决了,但是人民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怎样才能真正打通?如何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也是方正美在当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后一直思考的问题。在1991年8月初的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上,参会人员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最终决定在8月下旬集中开展一次代表走访活动。
同年8月20日,首场代表走访活动在枝江大地铺开。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县政府负责人共29人分为6个走访组,走访了分布于14个乡镇和县直八大战线的200余名人大代表,共收集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城乡建设等方面意见建议132条,在县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进行了通报并转交县政府办理。县政府组织召开县长办公会,对意见建议进行了分解,明确了领衔县领导、办理部门和办理时限。
“今年代表走访活动中,代表们共提出132条意见建议,目前81个已办结,44个正在推进,7个因客观原因暂时无法解决。”这是当年年底县政府向县人大常委会呈报的《关于县人大常委会代表走访活动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中的内容。
通过代表走访活动,一批批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大事要事、关键小事逐步得到了解决。“真是万万没想到,乡亲们的难题通过我向上反映就解决了,当人大代表真有成就感,以后我履职更有底气、更有信心了!”尤祖芬感慨道。
完善
在实践中不断迭代升级
1992年4月代表法颁布实施,学习宣传代表法成为县人大常委会当年的重要工作之一。
“去年组织开展的代表走访活动社会反响很好,我们可以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将宣传代表法、通报全县经济形势、收集社情民意等结合起来。”时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邹组芳说道。
这个提议得到了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的一致赞成。1992年8月,县人大常委会和乡镇人大再次组织开展代表走访活动,常委会组成人员共走访县乡人大代表600余人,人大代表走访选民1.3万余人次,向群众宣传代表法、通报上半年全县经济形势,收集意见建议168条。
自此以后,县人大常委会将每年8月定为“代表走访月”,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群众家中、工厂车间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收集社情民意。
1993年,代表走访月活动收集意见建议178条,办理落实率达68%。针对代表提出的马家店城区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县政府筹资2351万元,于1994年年底完成沿江大道东段、江汉大道南段、团结路中西段、水厂路的改造,城区的路宽了、平整了,居民出行更加便捷了。
1994年,代表走访月活动收集意见建议146条,办理落实率达69%。针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种子质量低劣问题,县政府组织工商、农牧、供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因种子质量问题遭受损失的农民,责令种子公司进行赔偿,同时要求种子公司就种子经营工作向县政府作专题报告。
1995年,代表走访月活动收集意见建议117条,办理落实率达67%。
1996年,枝江撤县设市,这一年,代表走访月活动收集意见建议128条,办理落实率达68%。
……
一个个建议、一串串数字,代表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代表着党和政府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真诚回应。
2004年是枝江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履职的开局之前。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健全代表走访月活动意见建议交办、办理情况反馈机制,明确代表走访月活动意见建议在“一府两院”联席会上交办,办理情况在人代会上向全体人大代表通报。
2005年1月20日,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代表走访月办理情况通报首次印发给全体市人大代表。“代表走访月活动中我反映了《关于给予农村离职主职干部一定生活补贴的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成立了调查专班,深入我们村干部家中走访调研,了解我们的想法和诉求。我看通报上说市政府已经制定了《农村离职主职干部生活补助发放管理办法》建议方案,我们村干部的一块心病就要根治了。”枝江市第三届人大代表,董市镇平湖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望运华激动不已。
百里洲是长江中上游第一大岛。打通对外陆路通道,是10万百里洲人民的梦想。在2009年的代表走访月活动中,百里洲的代表们提出了建设长江大桥的建议。参加走访的湖北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龚书玉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
在当时建设一座长江大桥,无异于天方夜谭。但再困难的事总要有人做。2010年,龚书玉首次在湖北省人代会上呼吁建设百里洲长江大桥。之后,历届百里洲镇、枝江市、宜昌市、省人大代表先后在各级人代会上建议,并积极争取长江大桥和当枝松高速公路项目的立项和建设。2016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张琼在全国人代会上提出建议,得到国家发改委的积极回应。经过前期工作,2020年枝江长江大桥终于被国家纳入长江干线过江通道规划,并于2022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
自2009年代表走访月活动中首次提出,经过五级人大代表十多年来接力建议,一座投资30亿元的枝江长江大桥即将“飞架南北”。大桥建成后,不仅彻底改变百里洲的“孤岛”历史,而且成为宜荆荆城市群重要的交通枢纽。
固化
将实践成果转化为制度规范
2014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枝江市人大常委会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这一年制定出台了《枝江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代表走访月”活动规范》,将代表走访月活动固化为制度规范。
走访时间上,考虑到枝江越来越多的农民种植瓜果,7月开始大量瓜果成熟上市,于是将活动时间由原来的8月调整到6月,避开了农忙时节。
走访内容上,明确了主要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征求人民群众对“一府两院”工作、代表履职和代表工作方面的意见建议,了解人民群众特别是特殊困难群体当前生产、生活、就业、就学、养老、就医等方面情况。
走访形式上,每年6月上中旬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至少走访5名选民,收集社情民意。6月下旬,由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带领常委会组成人员走访市人大代表和在枝的上级人大代表,听取人大代表走访选民和收集意见建议情况。
办理方式上,在7月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通报代表走访月活动情况,在市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两院”联席会议上交办;8月至11月,市人大常委会采取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专(工)委对口督办、人大代表参与督办等方式,对意见建议办理情况进行跟踪督办;12月底前,“一府两院”将办理情况形成专题报告后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并在次年年初召开的人代会上向市人大代表通报,接受代表监督。
“我是1988年来到人大工作的,这项活动我已经参与了33年,1991年首场代表走访月活动的意见建议就是我整理汇总的。”市人大常委会代工委有关负责人说道,“我有幸见证了这项制度一步步由‘懵懂青涩’走向‘成熟定型’的过程。”
升华
站在新的起点民主之声更加响亮
2021年10月,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拓宽联系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2021年11月,市县乡人大换届工作圆满完成,枝江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
“代表走访月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项好制度,我们必须坚持下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代表每年集中一个月走访群众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把代表走访月升级为代表月月走访,让代表走访联系群众成为常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方明柱说道。
2022年,枝江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建成9个代表之家、44个代表联络站,将人大代表全部统一编组进站,在坚持每年6月集中开展代表走访月活动的同时,确定每月的10日、20日为固定接待日,组织人大代表走进联络站或下沉村(社区),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为更好地发挥代表专业优势,枝江市人大常委会还结合各地特色新建了21个专业代表联络站,把代表活动延伸到化工、纺织、优质粮、水果等特色产业链,为“专业代表”提供“专业平台”,通过“专业活动”破解“专业问题”。
在工商领域,组织开展“三访三促”(访主体促发展、访部门促优化、访群众促满意)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活动,组织800余名市镇人大代表联系3000余家市场主体,定期上门走访,收集意见建议;35名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25家政府组成部门,及时反馈意见建议并跟踪督办。
在农业领域,组织开展“三强一促”(强示范、强产业、强基层、促振兴)活动,为人大代表设立科技创新、产业引领、技术推广、服务协调4类岗位,400余名农业领域人大代表“领岗”履职,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
这一年,通过开展“1020”代表接待日、“三访三促”、“三强一促”等一系列活动,人大代表共走访接待选民90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720余条,推进解决水利基础设施管护、城市交通管理、营商环境等方面问题510余个。
为进一步规范代表意见建议的提出、处理和反馈机制,形成办理闭环,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推出民情专报制度。每月底,代表小组将代表收集的群众诉求上报,市人大常委会整理形成民情专报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报送,市委书记、市长亲自签批交办,并定期将办理进度在各代表联络站公示,直至办结方可销号。
2023年3月16日,枝江市人大常委会编发了第一期民情专报,代表反映的商品砼价格偏高、百里洲镇急需配备消防车等问题受到市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3月17日,市委书记余峰批示:“民情专报办得好!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迅速分解交办,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并回复人大代表。”
一份民情专报虽只有简短的几页纸,但却承载着沉甸甸的民意,也彰显了市人大常委会为民办实事的决心。截至目前,已编发民情专报12期,梳理了需提请枝江市级办理的意见建议219条,已经办结172条,办理落实率达到76%。
民心所指即为监督所向。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对代表走访月活动情况通报和民情专报进行分析,将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纳入次年的监督议题或民生实事项目选题重点推进。近三年来,先后对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城区停车管理、燃气管道设施老化更新改造等11项工作开展专项调查、视察,将城区断头路贯通、饮用水源地保护等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并就办理落实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真正形成“代表提、人大定、政府办、群众评”的工作闭环。
近年来,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多,城区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代表多次反映。市人大常委会交办后,相关单位采取“一阵风”式执法,几个月后问题又卷土重来。
2023年10月,市人大常委会针对这一顽疾开展了城区车辆停放管理情况专题调研,发现城区停车难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僵尸车长时间占用临时停车位。11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代表有约·局长进站”活动现场问政。经过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人大代表、市民四方“会诊”,最终决定采取“盘活存量、培育增量”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2024年年初,枝江市启动公共停车泊位收费管理工作,12条道路1488个车位周转率从1.5提高到4.5,僵尸车、乱停车现象大为减少,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称赞。
“以前中午到马店路吃饭根本没地方停车,现在随时都可以找到停车位,而且半小时内不收费。”从业20余年的出租车司机胡师傅对公共停车泊位收费管理工作赞不绝口。
群众身边无小事,难得的是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33年来,枝江市(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代表走访月等活动,走访人民群众20余万人次,收集意见建议8300余条,城建交通、农业农村、社会保障等一大批问题得到解决和改善提升,让枝江人民生活更加美满幸福,让枝江这座城市更加温暖舒适。
代表走访月起源于33年前的盛夏,却不止于盛夏。它就像一颗投入江面的小石子,从一开始的泛起小小涟漪,到如今形成朵朵浪花拍击着江岸,发出雄浑的民主回响。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继续总结好运用好代表走访月活动33年的工作经验,探索出更多联系群众的好方法好机制,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人大代表时刻在身边,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家门口。”枝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方明柱说道。(李冬 郑小艳 )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