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盛夏时节,在霞浦县溪南镇西安码头,抬头望去,海面上渔排成片,塑胶浮球随波荡漾,勾勒出“深蓝牧场”的阡陌纵横。
霞浦是我省海洋渔业大县,特别是养殖面积最大的溪南镇,藻类养殖逾万亩,渔排养殖近35万筐。每年养殖高峰期,海上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其中不少为外来务工人员。
如何维护海域的平安和谐?
借助我省首个建制式海上社区——七星海上社区这个阵地,溪南镇因地制宜探索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聚焦海上养殖相关矛盾纠纷,推动干部力量下沉海区,实现小事不出排、大事不上岸、矛盾不上交。自2022年以来,溪南镇累计调解涉海涉渔纠纷51起,成功率100%。去年,溪南镇化解海上养殖纠纷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
溪南镇司法所调解员谢友忠每天都在奔波。不久前,他刚捧回宁德市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又匆匆赶回溪南镇甘棠村,调处两户人家间的纠纷。
2012年,谢友忠就任溪南镇司法所调解员。随着溪南镇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他的工作重心从陆地转移到海上。
“溪南镇海域面积广阔,若不能及时抵达现场,往往只能凭当事人的陈述来判断事发情形,调查取证较为困难。”他说。
针对以往海上纠纷底数不清、情况不明、被动应对等问题,溪南镇对海区矛盾纠纷深入研判,全面掌握辖区4680艘无证船舶、3万多名作业人员底数,对不同类别重点矛盾分别制定化解预案;同时坚持周研判工作制度,实行镇平安办初判、镇“海上枫桥”专班会商研判、镇党政领导班子集体研判的三级研判法,根据不同矛盾风险划定低、中、高风险等级,分类建档造册,同步报送属地海警部门,协同跟踪动态变化。
走进七星海上社区海上综治中心,透过“海上社区智慧综治平台”的大屏幕,海区各网格实时情况一览无余。据工作人员介绍,当地借助高位AI智能感知摄像机、热成像双光无人机等信息化设备,对海上24小时不间断动态监测,推动会商研判精准化、科学化。
溪南镇还组建了由退休村干部、沿海村网格员、党员养殖户等组成的“海管中队”,形成专职排查力量,分2组按片区一周3次巡查;群众也可通过热线电话等方式反映问题和诉求。
针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溪南镇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流动解纷、包案解纷、温情解纷等多元解纷新格局。当地更是购置2艘快艇设立“海上流动评理室”,在海上灵活解纷。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谢友忠感慨地说,底气来自当地打造的“1+6+N”法治服务矩阵。
在海上综治中心周遭,设立有海上枫桥便民服务中心、海上警务室、七星诉非联动工作站、海洋生态检察工作室、海上信访评理室、法学会海上工作室等6类载体;党员、法官、检察干警、民警、网格员等“N种”社会力量汇聚于此,形成基层治理合力。每当遇到“疑难杂症”,谢友忠既能与下沉一线的工作人员直接对话,也可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向上级政法部门求援。
去年3月7日,化解海上养殖纠纷工作法成功派上用场。彼时,七星海域东安海区养殖户谢某和李某在渔排上激烈争吵。“海管中队”成员在例行排查时发现情况,立即介入干预。原来,谢某发现其渔排受李某渔排挤压,产生经济损失,便要求对方赔偿。李某则表示,该情况因潮汐涨落所致,不应由其负责。
鉴于现场无法顺利调解,“海管中队”成员带领双方当事人前往调取“海上社区智慧综治平台”视频影像。在察看监控视频、实地确认损失情况后,谢友忠协同“1+6+N”法治服务矩阵驻点单位工作人员摆事实讲道理,终于使双方握手言和。
接下来,谢友忠和他的同事们还将把“海上流动评理室”的红旗延伸到海域的各个角落,为海上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