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以来,滁州市人大常委会扎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坚持从代表履职实际需要出发,积极创新,狠抓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中心建设,推动“家室站点”迭代升级,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代表履职平台建设思路,较好地服务代表履职需要。
注重顶层设计,发挥体系力量。2023年11月,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以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中心建设为抓手推动“家室站点”迭代升级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以“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中心”(简称“实践中心”)建设来推动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室、人大代表联络站、群众联系点(简称“家室站点”)迭代升级,构建一系列差异化的人大民主、民意平台载体,以方便人大代表服务有不同需求的人民群众。全市10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自建成以来,共开展接待群众、宣传法规政策等300余次活动,收集意见建议434条,办结363条。全市首家建成、位于琅琊区遵阳商业街区的遵阳实践中心,已就近就便组织40余名全国、省、市、区四级人大代表和街道选民代表进驻,开展代表活动12场次,解决了遵阳商业街区停车难等一批群众、商户关心的问题。
规范基层建设,打牢平台发展基础。采取市县两级联建模式,主要由市人大发起、推动、督促,市级重在搭台子、立框架,县(市、区)级重在用和管,创新具体工作方法、活动组织方式,发挥功能。平台基础建设在软硬件方面做到“三有”,即有位置适合的固定场所、有规范命名的统一标识、有固定的人员和完善的保障设施等。目前,市县联建的10个实践中心成为代表履职阵地矩阵的骨架支点,120余个分布在乡镇街道规模较大的代表联络站成为重要节点,带动500余个“家室点”共同构成阵地网络,实现全市910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进中心入站“全覆盖”,满足群众便捷联系代表的“全天候”需求。
完善功能定位,满足不同工作需要。市人大常委会强化平台联络功能、服务功能、协商功能、监督功能、宣传功能,满足畅通人大与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人大与“一府一委两院”工作联系需要。在发挥协商功能方面,立法协商是最具人大特色的协商实践。市人大在制定风景区管理条例,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物业小区管理等立法工作中,依托平台广泛听取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群众的意见,组织调研、论证以及实施效果评估,开展协商对话,取得积极成效。
健全运行机制,保障平台体系运行。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旨在推动平台全方位联系、多层次运行的六项工作机制,分别是一体联动机制、驻站值守机制、信息公开机制、定期活动机制、民声呼应机制、评估考核机制。要求县市区人大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制度或办法,提升使用管理、服务保障水平。来安县新安镇规范建设了镇“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和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明确了中心(站)的组织架构,制定了《代表接待选民时间安排表》《接待选民制度》等。在一体联动机制方面,按照实战实效的要求,通过代表主题接待、议案建议办理反馈、民生项目线索征集等具体工作场景建设,形成全局、全域性工作由“中心”牵头,“家室站点”协同配合,一体化联动开展的良好局面。(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