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大动态 > 正文

老河口市薛集镇人大助推“站”“庭”发力解锁新势能

发布时间:2024-07-18 作者:佚名 来源:湖北人大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灵魂和旗帜、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监督机关,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担负着重要职责。今年以来,老河口市薛集镇人大主席团把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作为重要任务,探索建立“人大+法治”联系制度,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推动地方法治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设置咨询专岗,“面对面”提供法律服务。为了更好地满足选民的法律服务需求,薛集镇人大充分利用薛集片区代表联络站设在便民服务中心的特殊地理优势,在薛集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设置了专门的法律咨询岗位,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法律帮助。在人员配置上,选择市级人大代表张雄伟、镇级人大代表杜贵民两位具备法律专业背景的代表担任岗位负责人,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法律理论基础,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在代表联络站向社会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援助和普法宣传等服务,帮助选民解决法律问题,提高选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在服务内容上,薛集镇人大办公室积极征求相关代表意见建议,制定了《薛集镇代表联络站法律服务工作室章程》张贴上墙,规范驻室代表的行为。为搭建起代表与选民沟通的桥梁,进一步拓宽社情民意表达的渠道,使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提供规则约束。在咨询方式上,选择“线上+线下”相配合的法律咨询服务,让服务方式更加多样、服务内容更加全面。即驻室代表现场接待来访群众,认真听取其法律问题,并给予耐心细致地解答。人大代表通过联系专业的律师、法务人员达成协作,将他们的个人资料、服务方向和联系方式等进行收集整理,专门制作成二维码。在驻室代表的引导下,来访群众只需扫描张贴在工作室的“法律咨询二维码”,即可快速联系到相关领域律师,可以通过微信、电话、腾讯会议等方式,一对一获取专业的法律帮助。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法律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通过这一措施的实施,成功地将法律服务延伸到了百姓身边,让选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法律服务。截至6月底,法律服务工作室线下已为18名选民提供咨询服务,线上为5名选民提供了服务。工作室不仅增强了人大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也提升了人大代表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二、深入法庭旁听,“零距离”提高法律素养。为提升人大代表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让人大代表更深入地学习法律知识、更深刻地体验法庭运作和民事诉讼程序,在听审观摩前,薛集镇人大根据法庭提供的每周诉讼案件信息,因案而行,针对性地组织安排各代表小组成员参与开庭,旁听审判,“零距离”观摩庭审过程,让人大代表们能够直观地学习到包括起诉、答辩、举证、质证、辩论等民事诉讼的各个环节和流程。截至6月底,以小组的形式,安排40余名人大代表参与庭审9次。代表们纷纷表示,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人大代表的法律素养和参政议政能力,也有助于推动人大工作的规范化和法治化。在听审观摩期间,为保证旁听秩序,薛集镇人大征求法庭意见,制定了《薛集镇人大代表参加庭审旁听规则》,在旁听中人大代表们需严格遵守旁听规则,保障庭审的公正、公开、公平。代表们现场旁听种种案例,不仅学习了案件审理中的法律适用和裁判逻辑,也对庭审程序、庭审规范、庭审礼仪等环节发挥监督作用,促进司法公正和透明化。庭审观摩结束后,参与旁听的人大代表与审判长在会议室进行交谈,审判长对案件概况、诉讼双方争论点、裁判依据等进行解读,并听取人大代表对法庭的工作意见。代表们轮流发言,针对案件思考合适意见,就如何在片区中避免此类诉讼的出现提出自己的建议。比如,在一起车祸庭审案件中,庭审后的座谈讨论中,代表们针对案件的情况,提出了加强机动车管理和加大公共交通知识培训的建议等。人大代表与审判长通过分享经验、探讨问题、提出建议,共同推动薛集镇的法治建设进程。

  三、现场参与调解,“心连心”化解矛盾纠纷。针对邻里纠纷、婚姻家庭、土地利益纠纷等常见多发纠纷,薛集镇人大要求各片区人大代表认真履职、彰显担当,当发生矛盾纠纷时,由司法所负责人牵头,组织部分人大代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亮出身份,发挥好“连心桥”的作用,迅速了解情况并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调解。如果调解成功,人大代表将调解结果反馈给法庭和相关部门;如果调解失败,人大代表会协助当事人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此外,为了提高解决矛盾纠纷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当事人达成和解,维护社会稳定,由薛集镇人大、司法所、法庭共10人组成专业调解队,建立“人大代表+法庭+司法所”调处模式,做到法庭和人大代表、司法所无缝对接,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有效衔接,努力将人大参与基层治理工作从过去的“孤军奋战”向“协作法治”转变,为矛盾纠纷的解决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调解团队通过代表联络站或者镇信访办、村党支部村委会反馈的信息,及时掌握社情民意,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法律法规的讲解,帮助当事人理解权利义务,引导他们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债务、合同、侵权、邻里关系、家事等适宜调解的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自法律工作室成立以来,代表参与现场调解成功化解矛盾纠纷7起。比如,天明齐村齐氏兄弟三人因给父母立碑尽孝产生纠纷,在两位人大代表的劝说调解下,兄弟三人达成和解,实现了和睦共处;在薛集村鱼塘转包合同发生债务纠纷中,人大代表现场参与调解,双方都做出了让步达成协议,现场支付完成鱼塘转包费欠款。

  四、强化宣传教育,“零门槛”学习法律知识。为了进一步加强“人大+法治”制度的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多层次宣传教育机制。首先,将在“线下”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月活动,利用各代表联络站的宣传栏、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人大+法治”制度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成效。其次,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加强新媒体宣传,建立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及时发布相关政策解读、典型案例等信息,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为进一步改善工作,让工作更符合实际,精心制作“满意度调查问卷”,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发放,了解不足和意见并及时改进。最后,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注重分类分批、有计划地组织代表赴外地实地参观、学习相关经验。定期邀请更高水平的法务人员对薛集镇人大代表、法官、律师等专业人士的法治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其法治素养和专业水平,为“人大+法治”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实施“人大+法治”制度将形成多方联动的合力,通过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多种社会资源,构建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民主监督、反馈民意的矛盾纠纷化解闭环,将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法官的“专业优势”注入矛盾化解合力中,不断提高解纷效率,筑牢社会治理法治根基。(何丽霞)

  责任编辑:李靖


原文链接:http://www.hppc.gov.cn/p/345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建始县红岩寺镇人大代表为留守儿童传递温暖与关爱 下一篇: 监利市龚场镇人大开展暑期防溺“六看”视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