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整合监督方式、健全协同贯通机制,发挥人大监督与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等其他各类监督的贯通协同“乘数效应”,持续助推提升财政绩效水平。
一是将人大监督嵌入到预算监督全过程。在市财政部门制定年度绩效评价项目计划时,市人大常委会提前介入,与财政、审计等部门进行充分沟通,明确预算审查重点部门名单。瞄准重大专项资金、政策、项目等方面,针对性地对重点部门预算绩效评价和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开展全链条监督。如紧盯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在审查年度决算草案时,重点就预算绩效管理情况对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询问、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及时给予答复、整改落实,推动绩效评价整改与成果应用。
二是将审计监督成果同步到监督全过程。建立人大、财政、审计三方协同预算监督机制,市财政部门将审计问题较多的单位、领域纳入年度财政监督、绩效评价计划,市审计部门将财政监督、绩效评价存在问题的单位、项目纳为重点审计对象。同时,加强财政监督、绩效管理和审计监督的成果共享,市审计部门动态向市财政局反馈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薄弱环节,市财政部门第一时间反馈财政监督、绩效评价成果及被监督单位风险点。此外,对人大监督、审计监督、财政监督和绩效管理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市人大常委会会同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开展联合研判,落细应对措施,实现“监督一家,规范一片”的监督效果。
三是将协同监督机制融入到监督全流程。建立人大财政审计协作联动机制,联合审计部门制定加强财政与审计协作联动推进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部门工作、激励和问责的重要依据。同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领导干部履职情况相挂钩,全力推动财政绩效融入部门管理,提高绩效水平。(戴隆浩 徐健)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