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严守纪律是成就事业的最大底气

发布时间:2024-06-29 作者:佚名 来源:云南人大网

  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党员干部成就事业的保护线。“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当前,我们肩负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也面对着前进道路上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挑战。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使命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前进。要不断深化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重要性和忽视党纪、违反党纪问题危害性的认识,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强化遵守纪律的自觉,以严明的纪律确保全党坚定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知戒守纪、令行禁止、见行见效,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合力。

  修身守心,固本培元。“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内无妄思,方能做到外无妄动。为政之道,修身为本。严以修身对事业成就起着首要、基础和保障作用。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不会因为党龄的增长而自然增长,其道德修养也不会因为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升。遵守党的纪律永远在路上,是共产党员立身行事的底线,也是初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丧失底线就意味着违背初心。要常修信仰之魂、理论之基、道德之功、清廉之根、担当之责。志要高华,趣要淡泊。“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坚守克己慎独,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杜绝“择权、择利、择富”的庸俗交往,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将正心修身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从思想源头、灵魂深处消除贪妄之念,守住本真,保持清静素朴状态,形成诱惑面前“一心却之”的行动自觉,守住做人、做事、做官的底线,始终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将纪律持之为明镜、内化为修养、升华为信条。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去小恶以保本真,积小善以成大德,才能防止歪风邪气近身附体,知所趋、知所避、知所守,严修苦练,形成时时、处处、事事严守党的纪律的良好习惯。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增强人大工作的政治性、法定性、纪律性,聚焦解决自身存在的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真正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自觉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加强自我约束,保持如履薄冰、如坐针毡、如临深渊的警觉意识,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纪,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时刻铭记初心、对标初心、守护初心,深刻认识坚持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必然性、规律性、优越性,把理念行动建立在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笃行,清醒清爽清白走好人生每一步,做忠诚干净担当的人大人。

  明确重点,严守《条例》。“工于至诚,行以致远。”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知尺才能度量,明纪方能律己。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的基础性法规,与时俱进完善纪律规范,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释放出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划出“红线”,标出“禁区”,列出“负面清单”,为党员干部更好地履职尽责、行使权力打好基础、指明方向、创造条件,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发挥着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的功能,是我们党纪学习教育的重点。它具有强制性,遵守纪律是必须的、无条件的,其根本目的在于不让人做坏事、犯错误,违犯就要受到惩戒(处分);它具有约束性,明确规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重在约束人的行为。但纪律不是为约束而约束,约束性最终会转化成激励性,并明确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殊例外;它具有具体性,我们党始终把纪律说在前头、讲在明处,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树立看得见、可执行的标准,不是一般性的原则性要求,而是不折不扣的行为规则,不准什么、禁止什么明确清晰,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必须严守党纪国法,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破法者无不始于破纪,都是在不起眼的小事小节和日积月累中酿成大错,最后触碰了纪律红线。纪律是一面镜子,要严格对标党章贯彻执行纪律处分条例,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照一照,有助于我们正衣冠、端品行,时刻绷紧思想之弦,常悬纪律戒尺,坚定拒腐防变,使党规党纪成为扫除“政治灰尘”、清除“思想病毒”的锐利武器。通过警示教育明纪,把别人的深刻教训作为镜鉴,清晰“法”与“纪”衡量的尺度,时刻搞清楚纪律红线在哪里、言行界限在哪里,弄明白纪与非纪的界限、此纪与彼纪的区别,想透彻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让纪律规范在思想深处扎根。敬畏和守住底线,鞭策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真正使党纪学习教育的过程成为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坚决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把握标尺,知戒守纪。《条例》是遵守纪律的基本标尺。“法令既行,纪律自正。”纪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深刻剖析个人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切实用党的纪律校正思想和行动。对照政治纪律,检视自己在坚持党的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上做得怎么样,是否始终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照组织纪律,检视自己是否执行组织决定、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对照廉洁纪律,检视自己是否做到了秉公用权、公私分明、清正廉洁;对照群众纪律,检视自己是否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群众观念强不强,有没有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对照工作纪律,检视自己是否敢于担当作为、履职尽责;对照生活纪律,检视自己是否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时刻自警、自省、自重、自励。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党的六大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恪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等根本性问题上的刚性约束和不可逾越的标尺底线。要牢牢抓住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个纲,把政治要求体现在党的各项纪律中,把严肃其他纪律带起来,保证党组织和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促进全党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这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保障。要把严的纪律贯穿自我革命的全过程,以严格精准的纪律执行遏制党内消极腐败的现象,彰显不敢腐的震慑作用、不能腐的预防作用,以严的纪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让每个党员干部自觉把铁的纪律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培育自觉崇尚纪律、敬畏纪律、维护纪律、严守纪律的纪律文化,真正用纪律管住绝大多数,实现“全面”和“从严”的有机统一,使全党形成“一块坚硬的钢铁”,让党的事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敬“畏”促“为,”厉行法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人大工作者承担着重大的使命,手握公权力,代表人民利益,代表人民行使权力。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干部就要干事,干事就要干净。”在追求自我理想和事业时,不被名、权、利所惑,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把宪法精神、公权属性、公私界限牢记在心,公正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清醒认识到手中的权力姓“公”不姓“私”,公正用权不分亲疏,必须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要深刻认识纪律上的“严”与担当上的“敢”是辩证统一的,党纪学习教育既要在检身正己中“管住身心”,又要在担当作为中“放开手脚”,把“畏”与“为”有机统一起来,让“心有敬畏”护航“行稳致远”,在遵规守纪前提下安心工作放手干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新动能”。坚持人民至上,不断加强社会建设领域的立法和监督工作,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法律制度;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得到有效整治,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以“两个联系”为抓手拓展代表工作,密切联系群众,把为民用权、为民履职、为民服务落在实处。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和人大机关的形象,都会被人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只有身正、言正、行正,群众才会认你、信你、服你。视人民为父母的县委书记楷模焦裕禄,“绿了荒山、白了头发”的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全身心带领边疆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贡山县老县长、时代楷模高德荣……这些好干部之所以被人民群众铭记于心,就是因为他们有为党为国为民的公心,始终为人正直、办事公道、一身正气。“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身为人大党员干部,要消除到了人大工作就是进了“保险箱”,松点、软点、宽点无所谓的错误观念;也要防止利用人大这块“金字招牌”谋取私利,扎紧笼子约束小微权力,不断增强党性锻炼和纪律意识,强化自我约束,从严自我管理,防止“一篙松劲退千寻”。增强求知欲、为民欲、事业欲,推动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改善,厚植担当作为的为民情怀。时刻节制物欲、贪欲、私欲,确保人生不因财色名食的过度追求而堕落深渊。要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做遵规守纪的标杆,习惯在法规约束和党的纪律笼子里说话、办事、决策。严格守纪执纪,对“闯红灯”“破底线”“越雷区”者“零容忍”,让法纪“长牙”“发威”,让党员干部重视、警醒、知止,做党纪党规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持续强化纪法意识、纪法思维、纪法素养,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履职水平,切实维护纪律刚性和严肃性。自觉接受组织、社会和群众监督,以他律促进自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始终做到身有所正不歪邪、言有所规不妄语、行有所止不越界。不任性妄为,防止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以“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的危机感,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即知即改的紧迫感,改过宜勇,迁善宜速,不断磨砺和完善自己,切忌将权力“公器”变成追求私人利益的“私器”。做到公私分明、尚俭戒奢、见素抱朴,才能行得端走得正,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讲好中国人大故事、中国民主故事、中国法治故事,让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深入人心,在紧贴民心、更近民意中推动人大工作高质稳进。(卢显林)


原文链接:https://www.ynrd.gov.cn/html/2024/gongzuoyanjiu_0628/402864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 彰显新时代地方人大作为 下一篇: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探索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