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大舆情 > 正文

上海人大:目标“无废城市” 上海迈出新步伐

发布时间:2024-06-15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人大网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下称《条例》)在这一天正式施行。

  无独有偶,2024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上海国际碳博会”)也在6月5日正式开展,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家国内外企业集中亮相。

  

  6月5日,2024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开幕。(新华社记者 王默玲 摄)

  一个是全国首部无废城市建设地方立法,一个是国内首个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博览会。一头连着“减污”,一头连着“降碳”,看似各尽其责的两件事,结合起来恰恰禀明了建设“无废城市”的核心要义。

  “上海市作为一个典型的超大城市,人口、产业高度密集,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大,生态环境容量有限,‘无废城市’建设尤为迫切。”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晏波表示,上海正向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无废城市”逐渐成为美丽上海的鲜明标识和崭新名片。

  从立法到“细胞”,“无废城市”骨血渐丰

  无废不是指固体废物产生量为零,也不是固体废物完全循环利用。“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上海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一边率先地方立法,用健全的顶层设计作为“无废城市”的强健骨架;一边建设“无废细胞”,用一个个深入城市运行单元内部的“无废”小循环形成“无废上海”的丰满血肉。

  “上海作为全国较早实行垃圾分类的城市,从市民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到强化资源循环利用,见证了上海固体废物治理的一步步深化。”上海市人大城建环保委相关负责人曾表示,自2019年出台全国首部由省级人代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到去年施行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固体废物资源化再利用若干规定》,再到《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充分体现了加快建设美丽上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法治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6月4日拍摄的静安区彭浦新村邮政支局营业窗口提供的生物可降解胶带。(新华社记者 王默玲 摄)

  法治是基石,实践是关键。2024年六五环境日上海市主场活动现场,授牌了首批上海市级示范“无废细胞”。“无废细胞”是上海在机关、社区、园区、工厂、商场、旅馆、饭店、景区、校园、医院、会展场馆、农贸市场等社会组成单元,培育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循环利用的典型。

  记者在获评“无废细胞”的静安区彭浦新村邮政支局看到,营业窗口边的打包台上整整齐齐码放的几个胶带都标注了“生物可降解”字样,打包台边的地上有一个包装废弃物回收箱,网点将回收来的纸箱清理干净后可以供寄件人免费使用。

  “你看我们的生物可降解胶带,不仅是材料环保,它相对于以前的打包胶带也变窄了五毫米,虽只有毫厘之差,但对环保却大有裨益。”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彭浦新村邮政支局副经理朱燕说,“不止是变窄,在确保货品安全的前提下,我们的营业人员运用‘一字、井字、十字’等方法进行打包,能最大限度减少胶带的使用。作为‘无废细胞’,就是要从细节处把绿色低碳这件事做细做实。”

  从减污到降碳,建设“无废”收获“至宝”

  位于浦东新区航头镇西部的长达村,虽运输繁忙的林海公路贯穿其南北,但走进这个河网密布的村落,却格外能感受到乡野趣味与清新静谧。漫步于村落的田间地头,不时就得穿过一座小桥,站在桥上往下看,水质清澈,水草小鱼清晰可见,河岸的植被高低错落、向水而生,将河水映衬得格外碧绿。

  作为上海市第一批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十大典型案例之一,航头镇长达村的党总支副书记汪磊告诉记者,“曾经因为周边工业污染、生活垃圾随意倾倒而变得黑臭的小河,已然回到了我童年时清澈的模样。”

  

  5月31日拍摄的浦东新区航头镇长达村治理后的河道。(新华社记者 王默玲 摄)

  从打通“断头河”恢复自然水系,到聚焦源头治理改善河流水生态和水环境;从用数字化手段破解农村垃圾分类难题,到增加更多人水和谐的基础设施激发自治活力……一个村落减污降碳的实践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美好家园,而这也是上海建设“无废城市”题中应有之义——良好的生态就是最为宝贵的财富。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6月5日发布的《2023年上海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上海生态环境的“颜值”更高了。2023年,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为87.7%;273个地表水断面优Ⅲ类占比为97.8%,无Ⅴ类和劣Ⅴ类断面;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持续保持100%;公园数量增长到了832座,更多公园实行24小时开放……优美生态环境正带来不断提升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而在上海国际碳博会上,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企业低碳实践,迸发着“无废城市”变废为宝的创新活力。

  “金山区廊下镇有一个上海规模最大的楼房养猪场,养猪场生猪年存栏量45000余头,但在规模化养殖的背后,畜禽废弃物的处理也是一个长期困扰的难题。”申汲环境总经理朱杰说,为实现生物质废弃物高值化利用,让猪粪资源变废为宝,申能环境联合上海燃气与松林食品三家公司,针对松林养猪场沼气的高值化利用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在提纯达标后实现了并入上海燃气管网的目标,最终实现了上海市首个沼气提纯生物天然气工程项目“金山现代农业园区松林楼房规模化生态养猪场沼气提纯项目”,“截至目前,项目运行良好,已完成约12万立方生物天然气的入网”。

  猪粪变生物天然气,厨余垃圾变绿色生态肥,废弃塑料变服装面料……碳博会上拥有着魔术般神奇魅力的新技术、新模式、新路径,让人看到“无废城市”建设拥有的巨大想象空间。

  从民生到发展,看见一个美丽的大上海

  一座城市的烟火气,一边是生活,一边是生意。“无废之城”的这座“城”也一定是民生温度与发展活力兼具的。

  记者在上海国际碳博会上看到,诸多展商都带来了服务生活、充满趣味的绿色展品:万豪国际集团的展台上,废弃咖啡胶囊的铝制外壳能回收制成一双球鞋的金属配件,剩余的咖啡渣则能成为鞋底的原材料;可持续宠物服饰品牌ZOZORIKA则带来一系列五彩斑斓的宠物毛衫,这些毛衫从纱线材料到产品废弃后的循环利用,力图做到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可持续;上海建工展示的绿色低碳建筑,探索在复杂机电管线布置下使用导光管,将自然光引入地下空间,能节约地下车库照明能耗10%……

  除了衣食住行用里的低碳,上海也瞄准了绿色里的“含金量”。

  上海此前发布了《上海市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围绕能源清洁化、原料低碳化、材料功能化、过程高效化、终端电气化、资源循环化等6个方面,打造2个千亿元、5个百亿元、若干个十亿元级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6月5日拍摄的碳博会上特斯拉展出的Megapack储能系统1:1大小图片。(新华社记者 王默玲 摄)

  碳博会的展台上,特斯拉用一张大图1:1还原展出Megapack储能系统的应用场景。就在不久前,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开工仪式在临港举行,开工仪式后,临港集团还与特斯拉完成了中国首批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Megapack的签约,开工即拿首单,这意味着特斯拉在华业务开启新征程。

  给绿色低碳产业的“含金量”进一步“提纯”,本届碳博会上一批创新机制接连推出: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启动上海市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准确对接国际标准和规则提供保障,进而为“有迹可循”的产品立足国际市场筑牢基础;上海市能效中心发布“能效导航”小程序,为企业了解自身能效水平、推进对标管理,为各级政府部门引进项目、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客观的评价标准和量化参考依据;国家电网在展会期间,将推出绿电消费清单、绿电消费核算标识首发等举措,首次实现国内绿色电力消费明确端到端的消费明细和减碳指标。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唐家富表示,接下来,市生态环境局将会同各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着力打造国际精品美丽中心城区,加快建设美丽街镇、美丽乡村,推动不同区域美丽模式创新,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以高效能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将宏伟蓝图转化为施工图、实景画,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打造美丽中国上海典范。(王默玲)

  

  编辑:李恒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rd.gov.cn/2024/06-12/1970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苏州姑苏区人大:建强队伍 夯实基础 激活街道人大工作新活力 下一篇: 广西南宁人大: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南宁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