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代表风采 > 正文

代表风采 | 黄琳:为推动社区教育添活力

发布时间:2024-05-19 作者:佚名 来源:湖北人大

  “社区是提升公民素养、锻炼公民技能最重要的基层单元,当公民参与治理成为常态,积极参与公共领域建构的公民在社区养成,整个国家治理的面貌将会发生改变”。武汉市武昌区人大代表、武昌区社区教育学院院长黄琳说道。

  2006年,36岁的黄琳当选为区人大代表,“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是她向选民许下的一份承诺。担任人大代表职务的18年中,黄琳以“当好代表为人民”为信念,积极参加武昌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专题调研与问询等活动,特别是近年来她参加区人大组织的代表三进活动中,善于用民众的立场、建设的态度、专业的视角履职尽责。

  长远谋划,推动社区教育“大变化”

  人大代表的履职经历,让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黄琳认识到:社区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增长点、社区建设的着力点、社会治理的创新点。但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社区教育,还面临着政策缺失、人员匮乏、经费不足等重重困难。为真正实现寓教育于管理、服务、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大教育格局,黄琳认真梳理当前社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掌握第一手资料,认真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大力争取各方支持,得到了武昌区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区人大党组书记、主任胡太荣多次调研武昌社区教育学院,要求区直各部门以大视野和大格局深化认识,共同推进社区建设和社区教育的发展。同时,还将黄琳代表领衔提出的《关于发挥社区教育作用 构建武昌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代表建议作为重点督办案,有效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社区教育发展的人员、经费等问题。历经多年努力,武昌社区教育学院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城市社区学习中心项目实验点,获评全国首届事迹特别突出的优秀成人教育机构,打造出六个全国终身学习品牌,成为全国获此荣誉最多的社区学院。

  多措并举,凝聚社区治理“大共识”

  当好代表,不仅是建言献策,还要立足岗位,竭尽所能,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面对社区治理中“政府在行动、社会无行动,居民不行动”的困局,黄琳及其团队通过对外招募扩师资、分组审核定教案、师徒结对研教法,有针对性地开发了党史教育、道德伦理、科学文化等系列课程。4年多来,200余场讲座吸引了3万多居民参与学习,公民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

  “公民素养教育的推进,唤醒了人性中的美好与良善,越来越多的居民拥有了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价值心态,使社区治理的志愿服务力量更加庞大。”黄琳表示。

  立足专业优势,黄琳指导成立了七宝、乐为、星辰、红树林、邻里守望等17个志愿服务组织。同时,为保障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她还建立了知行积分兑换系统,居民可以通过参加素养课程学习和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积分,以此兑换社区学校学费和武昌社区教育开发的“乐学宝、乐为宝、乐创宝”等系列文创产品,实现公民素养学习、志愿服务活动、积分兑换奖励、社区学校办学的有效联动。目前共计万余名学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助力解决了基层社区治安巡逻、邻里纠纷、文化养老等一系列问题。

  笃行实践,彰显履职尽责“大作为”

  人大代表要始终做推动发展的“实干者”、群众利益的“守护者”,以“硬功夫”“真本领”服务中心大局。当选人大代表以来,黄琳积极参与调研视察等履职活动,倾听群众心声,立足专业知识,先后参与国务院《老年教育规划(2016—2020)》的编写,执笔起草了教育部等九部门《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相关条文,为全国十六个省份近万名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授课,提出并督办《关于解决老旧社区无配套停车设施问题的建议》《关于拆除工程营小区门口闲置变电箱的建议》等代表建议,切实解决了多个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将惠民生放在履职的重要位置。

  谈及这十几年的履职经历,黄琳表示,当好代表为人民的信念,让我心怀希冀、追光而遇;人大代表的这份使命,丰盈了我的人生,由此而拥有了不一样的色彩。未来我仍将持续扎根社区,以社区学校为阵地,以培养具有正义心、判断力、公共心、团结力的良善公民为志,继续为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发展路径贡献人大代表力量。(补红英、王星妍)

  

  

  责任编辑:李靖


原文链接:http://www.hppc.gov.cn/p/3373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一心扑在社区的人大代表刘胜林 下一篇: 武穴市:扎实开展人大代表聚力共同缔造春季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