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大代表、湖南省祁剧保护传承中心主任肖笑波。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嫣 王杨 陈奥男 摄影 李长宏 长沙报道
过去的一年,你们是如何扎根基层、把戏曲送到群众身边?又是如何带动戏曲“破圈”创新,扩大中国传统戏曲的“世界朋友圈”?1月26日,在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上,面对记者的提问,湖南省人大代表、湖南省祁剧保护传承中心主任肖笑波回想起了自己入行时,师傅给她说的一句话:“观众是祁剧的衣食父母,要敬畏艺术,敬畏观众。”
“去年,我和我的团队持续开展送戏下乡演出近百场。这项演出从2004年开始至今,从未间断。不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我们都很重视与观众交流,注意听他们真实评价并收集起来,一步步打磨我们的戏,拜观众为师。”肖笑波说,“1月20日晚,我们演出了《清官李蛮牛》,观众在谢幕时对着舞台大喊‘感谢你们为我们演出这么好的戏’,我们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们听后,心情都十分激动。”
同时,肖笑波和同事们还把传统戏曲,创新结合时代特点推陈出新,观众十分认可这一方式。“这几年我们先后创作了祁剧《袁隆平》《魏源》《火种》《种子方舟》《清官李蛮牛》等新剧目,反映了伟大时代,讲述了中国故事,深受群众喜爱,也让古老剧种焕发青春光彩。”在肖笑波看来,传统戏曲只要与时俱进,扎根群众,就一定能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生生不息地传下去。
肖笑波介绍,过去一年,在做好青年传承人的培养、扶持工作上继续发力。新建的创新型数字传统文化产学研基地(试点),让青少年自觉融入到了传统文化中来,在体验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学习传统文化精髓,做文化自信的代言人。
近几年,祁剧《目连救母》《昭君出塞》陆续被列为中宣部、文旅部像音像工程剧目,成为中国戏曲板本库的样本之一,两次受邀赴香港参加艺术节,并被国家艺术基金列为全国巡演剧目。肖笑波自豪地说,“我们在10省区20个城市演出40余场,让祁剧湘音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作为传统文化大省,湖南戏曲有19个地方剧种,数千出优秀传统剧目,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肖笑波说,身为一名人大代表,自己一直关注地方戏曲的传承和人才的培养。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湖湘文化孕育了一大批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仁人志士、民族脊梁。“我建议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包括戏曲在内的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将其作为文化强省的战略举措,加大扶持力度,把湖南戏曲抢救好、保护好、传承好,打造赓续中华文脉的湖南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