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考察时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
今年7月25日,中国“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继平遥古城、丽江古城之后,第三个以城市名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项目。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城市。自2015年7月获得地方立法权后,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将历史文化保护立法放在首要位置,先后出台《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泉州市市区内沟河保护管理条例》《泉州市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等多部法规,为历史文化保护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对此次申遗成功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立法先行
——构建历史文化保护法治网
泉州古称刺桐城,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为东海与南海的分界处,湾多水深,建港条件优越。早在唐代,泉州就是我国的四大对外贸易港口。随着造船与航海技术的进步,东南沿海的海运业发展迅速。历经晋人南迁等三次中原人口南下大潮,泉州呈现空前的大繁荣景象。宋代朝廷在泉州设立市舶司,统一管理海关与外贸事务。元代,泉州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市井十洲人,梯航万国商,便是当年的生动写照。
时间流逝,历史永恒。至今,泉州古城的每一条街巷都保留着传统的建筑风貌,每一扇深宅大院依然珍藏着无尽的传奇故事。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保护泉州人民这份深沉的城市记忆、深厚的爱乡情怀,必须依靠刚性的法治支撑。
为民立法,立法为民。泉州市人大常委会经过深入的调研,先后把着眼点对准海丝史迹、内沟河、中山路骑楼建筑和整座历史文化名城,依次从点、线到面,逐步构建泉州特有的历史文化保护法规体系,依法守护泉州的历史文脉。
聚焦“点”,保护海丝史迹。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的一大窗口,泉州留下了众多代表性史迹,如海洋贸易行政管理机构与设施遗址、陶瓷和冶铁生产基地,以及由桥梁、码头、航标塔组成的交通网络,都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富有特色的海外贸易体系与多元社会结构,也证明中国自古就是拥有海洋文明的国家。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首部实体性法规《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对海丝史迹保护责任主体、保护措施、利用开放、法律责任作了明确规定,为规范和促进海丝史迹保护提供了法规依据。由于选题切口特色突出、内容针对性、可操作性强,较好地配合了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同志的肯定。
聚焦“线”,保护内沟河、中山路骑楼。泉州市区的八卦沟、小八卦沟等壕沟始建于唐代,是古城建设最早的见证实物。这些内沟河穿城而过,承载着一代代泉州人的乡愁,具有重要的历史记忆和保护价值。内沟河条例率先将河长制写入法规,并加强饮用水水源、历史遗存的保护,体现地方立法特色。“一条中山路,半部泉州史”。中山路骑楼建筑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由泉州籍华侨主导规划建设,融合了泉州传统民居特色和南洋建筑风格,是闽南近代商业建筑的代表性遗存,也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骑楼商业街。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依法合情合理地处理保障居民合法权益和保护社会共享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将建筑分为“重点”与“一般”两个保护类别,突出合理利用,促进古城“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文化活态传承。
聚焦“面”,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在泉州22处世界遗产点中,8处位于泉州古城区域,而面积6.41平方公里的古城区域,全部划入世界遗产项目保护的缓冲区范围。泉州市人大常委会正在制定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抓住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三大关键要素,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明确“谁来保”“保什么”“怎么保”“怎么用”,着力处理好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社会生活的延续性,促进优秀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融合,进一步擦亮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这张“金名片”。
加强监督
——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在地方立法起步阶段,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就坚持将地方立法和法规实施监督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以监督利剑守护城市文脉。
以机制聚合力。2019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推动地方性法规进入执法融入司法列入普法工作的决定》,在全省率先建立推动法规实施“三入”工作机制。“三入”决定明确了各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在法规实施中的主体责任,为一部部法规落地生根奠定了基础。
以监督求实效。动真格,求实效,一督到底。把握法规实施的关键节点,建立工作制度,明确法规实施一年内开展调研检查、二年开展执法检查、三年后开展立法后评估。市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对海丝条例开展执法检查,委托华侨大学法学院对条例进行立法后评估;对内沟河条例和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几年如一日的“跟踪监督”“持续监督”,群众感受到的是人大监督的“韧劲”与“硬气”。
抓专项出效果。如果说持续监督已成为增强人大监督实效、推动重点和难点问题解决的一个有效办法,那么当这个办法与“满意度测评”“专题询问”手段交叉使用、形成合力时,就激发出更为显著的监督效果。
落实配套制度和基础性工作是法规实施的关键环节。2020年5月,市人大常委会专门组织对海丝条例、内沟河条例、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等三部历史文化保护法规配套制度和基础性工作落实情况开展调研,提出审议意见,并于当年10月对落实审议意见的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今年6月,还组织对内沟河保护管理情况开展专题询问。这样的“前后呼应,一以贯之”,持续跟进、环环相扣的监督手段和方式,进一步增强了人大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让百姓看到人大监督的决心和担当。
严格执法
——形成守护文脉共识
在人大的监督推动下,各级政府各部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推动历史文化保护法规落到实处。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主动依法参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让守护城市文脉成为广泛共识。
《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出台后,政府相关部门加大机构、经费、人员保障力度,采取多重保护措施,加强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有效保护遗产点传统风貌、提升周边环境。《泉州市市区内沟河保护管理条例》施行后,市政府进一步理顺内沟河管理的体制机制,着力抓好内沟河规划管理、项目建设、清淤疏浚、卫生保洁、协调联动、整治提升等工作,有效促进了城市环境更加舒适、优美和整洁。《泉州市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颁布后,市政府及时推进中山路骑楼保护提升、29条相连街巷微改造、通讯水电管线统一归置等,从时间上形成无缝衔接;相关部门以法规为依据,做好基层群众的思想工作,很快获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参与整治的工作人员在做好修缮工作的同时,积极向群众普及法规内容,既是建设者,又是法规的宣传者,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项目工程取得显著成效,荣获2019-2020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专项二等奖”。已经完成整治的中山路,古早味更浓,时尚感更强,成为当地年轻人与外来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每一代人都有责任保护好、传承好。以法治力量赓续城市文脉,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要求,是地方人大的时代责任。一部部历史文化保护法规的颁布与实施,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对泉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固本强基,意义重大。以成功申报世界遗产为契机,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将围绕市委的中心大局,继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等工作,推动城市历史文化底蕴转化为新时代的发展优势,为把泉州建设成为世界海丝名城、中国制造强市提供强有力的法治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