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宣传工作是党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人大宣传工作搞得好不好,能否使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工作与人大宣传工作同步,对于让人民群众深入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依法治国,提升国家权力机关工作的透明度,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极为重要,特别是由于当前人大宣传工作还没有完全到位,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尚有待提升的情况下,造成一些人认为人大机关是“二线”,新闻宣传无关紧要的模糊认识。由此,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奋力开创地方人大宣传工作的崭新局面,为进一步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进一步推动民主法制建设营造强有力的舆论氛围,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广泛理解和自觉支持人大工作是一项重大的课题。
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以来,人大宣传制度逐步建立并不断加以完善,人大宣传工作逐步跨入了常规化、制度化的轨道。此外,地方媒体开辟专题专栏或专版逐年不断加大对人大工作的宣传力度,地方人大宣传工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也积累了不少宣传工作经验。但是,在新形势下,地方人大宣传工作尚有待提升和深化:一是一些人大工作者对人大宣传工作认识还不到位,存在对人大宣传工作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导致宣传工作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二是一些地方组织人大宣传工作的策略要领还没有把握到位,还存在“单打独斗”的“游击战”的局面;三是有些地方缺乏经验丰富的宣传人才,缺少专业性的“名编”、“名记”的主力军带动人大新闻写作,鲜见有深度的精品力作;四是一些地方宣传方式还停留在消息报道甚至是公文式的宣传报道形式上,报道方式呆板,新闻策划能力不到位,宣传报道的角度有待改进等。因此,如何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为引领,在新形势下如何切实加强人大新闻宣传工作,进一步拓展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强宣传工作的实效,显得尤为必要。
识时势强信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明确提出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对建设法治中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作出重大部署,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纲领性文献。 这些重要论述说明了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大工作,而人大宣传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由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因此,从事人大宣传工作者,要认识形势,在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及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要重点把握关于与民主法治建设有关讲话精神前提下,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运筹帷幄,增强做好人大宣传工作的信心,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以大谋划、大手笔、大气势的气魂,从高度上、全局性的角度上去谋略促进人大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科学方法。
把握角色定位
加强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需要。由于一些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对国家一些方针政策学习不足或诸种原因,有些同志认为人大宣传工作可有可无,有的甚至认为人大宣传工作是一件多余自找苦吃的工作。所以,人大工作者必须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端正自己的思想观念,明确人大宣传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大工作者,不仅要依法履职着力在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服务代表、调研视察等方面有所作为,还要高度重视和做好人大宣传工作,通过广泛的载体的宣传,让全社会知道人大做了什么工作、成效如何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全社会对人大宣传的要求越来越高。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依法治国,必然要求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快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与之相适应,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宣传力度也必须加大。因此,当前,做好人大宣传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大手笔构筑“大宣传”
人大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因此,要加强与党委的联系与沟通,争取得到党委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制定并完善“管大局、管根本、管长远”的人大宣传工作制度,使人大宣传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有序轨道,将人大宣传工作纳入党委、“一府两院”、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大格局中,避免陷入“单打独斗”或“单兵作战”的小格局中。凝聚各方力量,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及时沟通协调,提早策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抓好落实,增强人大宣传报道的广度和深度。要不断完善人大宣传工作考核评比办法,增强宣传意识,鼓励多写稿、写好稿。例如,在人大自身宣传阵地的刊物上,刊登党委支持人大工作的文章,刊登“一府两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或落实人大某项决定、决议的文章,刊登各级人大代表与社会各界撰稿的文章,人大自身宣传阵地的刊物的宣传内容才显得更加饱满,显得更有威、有为、有位,刊物的宣传内容才能更加和地方人大职能相匹配。同时,要加强对外宣传力度,除了争取新闻媒体多宣传报道人大工作的力度以外,人大工作者要积极撰写稿件向各级新闻媒体投稿,真正做到统筹规划,内外联动,不断提升人大宣传工作的广度。
把握规律打造精品
从事人大宣传工作必须掌握人大新闻写作的技巧,打造出叫得响,传得开的精品力作。人大新闻写作既要准确,又要鲜活,要把人大工作的规律和新闻写作的规律高度融合起来,使人大宣传工作达到一种全新的高境界。
当前,从事人大宣传工作者在写作形式上可以归结为6大模式:一是公文式的写作,在这一类写作中,总结类和调查报告类的文章并不少见;二是侧重工作动态的写作,这种写法一般不管题材新闻价值的大小,也不考虑人大工作内在的规律,一律采用单一的消息(新闻)体裁进行写作,这一类的作品很难达到宣传强势和应有的效果;三是从网上或传统媒体直接以“拿来主义”的形式进行堆积材料写作,这类作品的作者大多是抱着“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态度进行写作,因此,作品难于有创造性的东西,作品往往掩盖了自己思想的光芒,缺少自己的独立见解,文章宣传效果平淡难见“鲜味”;四是具有新闻专业知识的而不熟悉人大工作的同志来写人大新闻,这一类作者写作的效果往往是擅长写程序性的新闻报道,而难于写出由表及里既有深度又是专业高水准的文章;五是熟悉人大工作但不具有新闻专业知识的同志来写人大新闻,这一类作者写作的效果往往是文章有血有肉,但艺术性及新闻性明显不足;六是既有新闻知识又比较熟悉人大工作的同志来写人大新闻,这一类的作者往往能居高临下,善于捕捉有价值的题材,再用新闻和艺术的方式将有价值的题材高度结合起来,把具有政治性、艺术性、新闻性“三性”的文章盛宴奉献给读者,使宣传工作达到相得益彰、读者赏读后还能够回味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