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大调研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大论坛 > 正文

“一带一路”全面推进,看人大外交的独特优势

发布时间:2024-05-19 作者:佚名 来源:山东人大

  

  

  “一带一路”是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大国,在世界经济长期低迷背景下提出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倡议。其植根于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代表着中国价值观,具有与西方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所不同的精神内核。“一带一路”沿线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当今世界秩序主导国对这些国家极力推行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和安全附庸化,企图进行政治操控、经济剥削和安全控制,从而造成世界经济体系结构失衡,财富分配严重不公,总需求严重不足。“一带一路”是解决世界经济总需求不足等问题的中国方案。中国希望挖掘发展中国家的巨大潜力,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最终使地区乃至世界经济体系实现均衡、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然而,国际反华势力极力破坏“一带一路”建设,不遗余力地散布“中国领土扩张论”“中国人口扩张论”“中国经济扩张论”“中国经济附庸论”“中国环境污染论”等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歪曲中国民主、人权、生态等方面状况。大国博弈和宗教、领土等矛盾所导致的复杂局势亦给“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严峻挑战。人大外交作为中国特色的“议会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诸多优势,有条件也应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

  “议会外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独特优势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复杂,对中国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中国需要多视角、多渠道和多方式地与其进行交流。“议会外交”具有对外交往灵活、交流范围宽、对外影响大等多种优势,有助于中国在“一带一路”域内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

  首先,“议会外交”较政府外交更为灵活。一是对外身份灵活。可根据不同的任务选择不同的对外交往身份,既可开展官方性质的交往,也可开展半官方或民间性质的交往。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人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外国政要的会晤具有官方性质,在党政军机关任职的人大代表对外交往时可选择半官方身份,不在党政军机关任职的人大代表可以民间外交形式对外交往。二是对外表态灵活。人大代表作为民意代表,在以半官方或非官方身份对外交往时,可根据需要进行各种程度的表态,对某些敏感问题可充分阐述观点甚至表达强硬态度,从而达到配合政府外交的目的。三是交往方式灵活。人大外交可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如领导人互访、党团互访、各界别专家互访,组团参加官方或民间性质的国际会议,就某个问题与外国机构建立交流机制或联合举办活动等。四是交往时机灵活。中国不会以牺牲原则为代价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在某些“一带一路”国家触及中国核心利益时,中国政府会采取减少官方交流等措施,而人大外交可在此时成为国家间重要沟通渠道。例如,当年中法关系由于法国总统会见达赖而落入低谷时,全国人大接待了法国国民议会议长阿克耶率领的访华团,推动了双边关系重回发展轨道。

  其次,议会外交交流范围宽。一是交流对象范围宽。能够广泛接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阶层和利益集团。既可以接触外国政要乃至国家元首,也可以接触在野党和非政府组织代表。二是交流领域范围宽。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这使人大可就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各领域问题进行国际交流,从而促进“一带一路”的“民心相通”。

  再次,议会外交对外影响大。一是影响对方观点。议员通常被视为民意代表,其言论往往被视为民意表达。人大代表大多是某领域专家,如果其开展对外交流时不使用外交辞令,而是以民意代表的身份系统阐述自己观点,讲好中国故事,那么对方通常会愿意与其进行深入交流。这种交流在某种情况下可能起到 “二轨”作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智库专家谈一些中国政府希望说、又不便自己说的情况。二是影响对方决策。人大最直接的交往对象是外国议会,而“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的议会对政府决策拥有重要影响。人大可通过与外国议会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增加外国议员对“一带一路”的了解和支持。

  最后,议会外交有利于中国树立良好国际形象。活跃的人大外交本身就可显示中国政治的民主与开放。人大积极有序地开展国际交流,有利于中国树立负责任的民主国家的形象,可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国情,感受中国的宽松政治气氛,消除误解与偏见,增加对华发展关系的动力。

  议会外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着力方向

  人大可立足于自身优势,将营造“一带一路”和平、稳定和对华友好的外部环境作为着力方向,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宣传和平发展理念。中国提出的“亚洲安全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和平发展理念植根于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符合历史规律和世界发展潮流。大力宣传和平发展理念有利于中国扩大国际影响力和巩固世界大国地位。正是中国秉持和平发展理念,“一带一路”国际倡议被广为接受,并被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人大可利用交往面宽的优势,积极宣传和平发展理念,铲除“中国威胁论”的滋生土壤,推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纠纷,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稳定贡献中国智慧。

  其次,树立国家民主形象。民主形象是世界大国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必备条件。由于国情、历史和文化不同,各国对民主和人权的理解也不同。人大可向外国介绍中国国情、政治制度和政府在改善民主人权状况、保护多元文化、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以及人大和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鼓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制度。

  再次,改善国际舆论环境。随着世界步入信息时代,国际舆论对于任何一个世界大国的影响都非常巨大。人大可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精英开展广泛和深入的交流,呈现一个真实而生动的中国,揭露国际反华势力的谎言,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友好感情。例如,西藏人大代表团的出访有力地回击了反华势力歪曲中国宗教政策和美化达赖的言论。

  最后,夯实对华友好基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对华友好,其中很多国家与中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同时,很多国家的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十分有限。人大的交流对象多为外国议员等民意代表,其对中国的了解和态度可以直接作用于普通民众。人大可大力加强与这些民意代表的交流,增加其对华友好感情,促其发挥加强民众对华友好情谊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正能力。

  议会外交配合“一带一路”建设的举措

  中国实施议会外交,需充分考虑到人大的现实可能性,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加大外交力度。扩大对外交往范围,深入接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阶层民意代表。增加互访频次,扩展对外交流领域,更多地举办各种国际活动和组团参与国际活动,建立更多的对外交流渠道和机制。

  其次,加强调研策划。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建设新形势下的人大外交工作,广泛借鉴国外议会外交的经验,系统总结人大外交所涉及的各种理论问题。加强国际形势调研,深入分析制约“一带一路”建设的各种国际因素以及在议会外交中可采取的应对措施,全面系统和有针对性地制定对外交流计划。

  再次,健全协调机制。与外交部等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定期了解国家总体外交的需求,事先通过协调机制与外交部门加强沟通。

  最后,强化外事部门职能。为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建议人大外事部门设立专司国际调研的机构。针对国际社会关注的某些重要问题建立对外交流机制。

  缺乏足够的政治信任是某些“一带一路”项目推进缓慢的主要原因,中国特色的“议会外交”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大有用武之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差异较大,人大在外交实践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充分考虑不同国家的特点,因地制宜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是世纪工程,需要中国特色的“议会外交”持续发力。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秘书长)


原文链接:http://www.sdrd.gov.cn/articles/ch00617/201709/82915949-2963-487a-b8b1-f99a1a785ff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人大代表履职,大数据大有可为 下一篇: “四个善于”——当好人大代表的秘诀